欧科云链研究院:准确看待DC/EP与跨境支付的关系
【摘要】目前,市场上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最大期待在于DC/EP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并以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目前,市场上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最大期待在于DC/EP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并以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对此,欧科云链研究院表示,诚然,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的跨境支付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比如当前的一笔电汇通常需要2-5个工作日到账,在手续费上通常收取汇款金额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外加150元的电讯费;而基于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则拥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跨境转账的速度,而且降低汇款的手续费。例如,若不考虑监管因素,仅从技术角度出发,直接使用比特币进行跨境支付,那么只需要10min即可确认完成汇款交易,并只需支付大约10元左右的手续费;此外,目前央行数字货币采用松耦合账户设计,这意味这用户在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转账支付,这对海外那些处于贫困偏远地区,以及缺少传统金融基础设施(银行)的本国民众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因此,基于以上优势,欧科云链研究院认为,如果海外民众均采用DC/EP进行跨境汇款或交易支付,那将提高人民币在贸易结算领域中的使用量。
然而,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尽管上述蓝图很美好,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限制,这些限制都基于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功能与特性,它涉及两个基本问题:DC/EP的定位是什么?使用场景是什么?
对此,欧科云链研究院解释道:在我国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上,DC/EP被划分为M0一类,这也是名至实归,因为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就是电子现金,即把原现金的载体由纸质或金属形式变为电子形式。
正是因为将DC/EP定位在M0,同时基于各方面考虑,DC/EP主要面向小额零售场景,并且根据账户类别在支付时具有金额和时间上的限制。
表3. 货币统计口径划分
在当前日益发达的国际贸易中,采用M0实现“钱货两讫”(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模式在逐渐减少。外贸商们更多地是采用各类贸易融资模式(如保理、福费延、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等),在这过程中基于信用而产生的货币,属于M1,M2甚至M3的范畴,不是仅仅依赖DC/EP就能实现的,需要本国发达的金融市场给予支持。资料来源:欧科云链研究院
其次,前文我们提到,一个国际化货币,必须在贸易和金融交易的结算和计价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DC/EP仅仅面向小额支付场景,这也意味着人们在在贸易领域很难采用DC/EP进行大额支付交易,这限制了DC/EP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中发挥作用。
当然,即便DC/EP没有上述限制,我们也不应该将央行数字货币看成跨境支付领域上的“万能药”,正如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言:
“跨境汇款的不便利主要还不是技术上的障碍,不是技术选择、技术系统上的障碍,主要是政策和体制上的障碍,....,一旦涉及到兑换就涉及到全球汇率体制的协调问题。[6]”
实际上,在前文我们也有提及,跨境支付领域目前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监管上的问题。我们知道,资本开放和本币自由兑换是一种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而这两者又涉及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未来的改革。因为一旦一款货币完全实现国际化,即意味着国际游资可轻易获得本国货币,在本国资本市场尚未发达的情况下,国际货币的发行国极易受到国际投机者的攻击。在当前我国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账户的情况下,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上面有限制是必然。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只需要DC/EP即能实现人民币的跨境自由流动,这还需要我国在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包括利率及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可兑换性及资本管制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