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融:多家银行发布新规实施用途管控
【摘要】
2022年7月7日,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即“信用卡新规”),其中明确要求严格管控资金流向。如今,信用卡新规实施将满一年,按照新规要求,各家银行对信用卡业务进行了调整。对于信用卡新规中明确严控的资金流向问题。据东融了解,截至本月初,自新规实施以来,已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等近20家银行作出相关业务调整,严格限制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
近两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信用卡凭借使用便捷、购物优惠、全球通用等特点逐渐普及起来。从发卡量看,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65亿张,在国有六大行的累计发卡量中居于首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分别为1.40亿张、1.38亿张。除此之外,数据显示,六大行信用卡2022年消费额合计超13万亿元。
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在信用卡如此庞大的发卡量和消费额背后,是信用卡不良率的上升。
截至2022年底,24家披露信用卡不良率的银行中,有17家银行2022年的不良率较上一年有所上升,占比达70.83%。其中,不良率最高的是广州农商行,达8.24%。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90.04亿元,环比增长14.35%,可见信用卡逾期压力较大。
如今信用卡市场趋于“饱和”,如何在存量时代降低不良率,成为银行机构的共性问题。
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规范信用卡的使用,各大银行业陆续出台了相关条约。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规范信用卡资金使用,近期将对信用卡在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进行管控,主要包括:该行信用卡不得在境内房产税费类商户、投资理财类商户进行交易。此外,该行信用卡在房产类商户的商户交易,按客户实施管控: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3万元人民币,日、月、半年累计交易金额均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人民币。
广发银行
广发银行也发布相关公告,对信用卡资金用途作出了更加具体清晰的规范。公告显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领域,如购买房产、支付购房首付款、购买车位、缴纳房产税等;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期货、理财产品、投资性贵金属及其他权益性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领域,如批发经营、烟草类商品配送及结算货款、缴纳经营性税款等;不得用于偿还债务,如偿还信用卡、贷款、借呗、微粒贷等欠款等。
除上述两家银行外,今年以来还有海口农商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了相关公告,自新规发布以来,已有近20家银行作出相关业务调整。严控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限制,一方面是为了符合监管要求,严控信贷资金用途,避免信用卡消费类信贷流入股市楼市进行投机炒作,另一方面是为了银行自身风控需要,防止客户信用卡套现后拒绝归还的事情发生。实际上一旦出现信用卡提现,银行贷后追踪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东融提醒大家,对于部分偿债能力差的持卡人,如果挪用信用卡资金至非消费领域或使用信用卡循环套现,将会使得持卡人在短时间内还款压力增大,债务负担过重,容易引起债务危机。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