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车贷事件再回顾,“自退现象”是否为昙花一现?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虽然不能说“寒冬已至”,但行业的窗口期显然已基本关闭。究竟大量平台被迫退出的预测能否实现?我们尚且无法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抱着“侥幸心态”存在的平台仍不在少数,而这批处在龙卷风区域的弱小平台,极有可能成为不断追逐“风暴眼”的探险客之一!

  七月的MiuMiu  ·  2016-09-16 11:10
聚车贷事件再回顾,“自退现象”是否为昙花一现? - 金评媒
作者: 七月的MiuMiu   

距离聚车贷事件已过去一周有余。在这段时间里,舆论纷纷,危机声四起。除了少量持其他意见者外,大部分业内人和媒体人都将此事件看做监管办法出台后平台自退现象的开端。一切是否真如世人预言的一样“顺利”发展?从目前看来,仍属茫然。且不论平台转型的可能性如何,单从“自知之明”这点来说,绝大部分平台运营者都无法做到凛然坦荡。

监管后的首例“良性自退”

2016年8月30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一周后,主营汽车抵押贷款类P2P平台聚车贷即发布公告称,因网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规定,股东会决定暂时停止聚车贷平台的正常运作。并在停止发标的同时,进行财务结算工作。

据悉,负责运营聚车贷平台的宁波崇骏聚车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3330万元。自今年4月开展线上业务以来,投资总额达1218万元,待收总额423万元。而关闭线上平台,也意味着聚车贷将把主要精力放在总部和其他6家线下门店上,正式转型做线下业务。

虽然同样是“良性自退”,但却由于其发生时间的特殊性,很多业内人纷纷将此事件与管理办法的颁布联系到了一起。一时间,众多投资人似乎看到了来自监管政策的些许曙光。

单从体量上看,像聚车贷这样的规模最多只能算中小平台,跟很多动辄几百亿的平台相比,显然不是一个量级。所以小平台转型快,成本少的特点,让聚车贷的自退显得不那么“费力”。再加上保有的线下业务这一盈利模式,充其量只能算“自断臂膀”而已。所以与其花力气在一年也搞不定的整改上,不如转型做老本行或者专耕资产端。而这也是在很多资深人士看来,聚车贷自退的最根本原因。

不过,这种当断则断的想法却并不见得每家中小平台都受用。

“自知之明”架不住“侥幸心理”

其实在P2P行业现运行的2000多家平台中,大部分平台都是像聚车贷这样整改有困难的平台,但真正能够像聚车贷一样当机立断的平台相信不会很多。除了实在无力转型以外,很多平台仍会抱着侥幸心理拖延运营时间。

虽然管理办法明确了十三项禁令,但12个月的缓冲期,起码也给平台运营者留下了一点“想象空间”。

我们都知道,此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实际上引发了一部分业内人士的争议。而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中介or信用中介?

由于受到民间借贷的长期影响,老百姓对信用中介的接受程度显然要高于信息中介。再加之国家征信体系数据的完善程度偏低,如果真的推行纯信息中介模式,除了投资人的金融意识教育是个问题以外,这些资产端质量是否真的优质可信才是业内人士质疑的关键点。

2)禁止期限错配,设定金额上限

禁止期限错配实际上触及了行业绝大部分平台的生存基础,按当前行业平均坏账率来说,如果无法依靠趸交服务费、期限错配、资金截留带来的现金流不断提升资金杠杆,平台的坏账率根本无法得到覆盖。而金额上限的设定,更是直接打击了大部分可转化的优势资产端,将平台的生存空间挤到了危机边缘。

3)不得销售其他任何金融理财产品

在办法发布前,或许很多平台抱着向“综合性理财平台”转型的想法来扭转平台发展的颓势。不过这条禁令的出现,彻底打消了P2P平台理财综合化的念头。而这样一来,P2P平台或许将采用各种“技巧”从名义上规避交叉销售,从而导致产品体验的继续恶化。

不难看出,监管部门想尽办法地让P2P回归信息中介的本质和金融补充的角色。不过由于办法中存在的某些争议及缺失,想必在这12个月内,部分平台可能依然会冒险经营,而另一部分平台则会想尽办法在形式上满足合规要求。因此,是否真能达到“不正规者自退”的效果,仍将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行业问题。

 真正该转型的,是运营者思路

此次办法引起的争议,不仅反映出市场的亟待成熟,同时也将运营者思路上的问题暴露无疑。

回观中国P2P发展,由传统金融从业者参与筹建及运营的平台占了绝大多数,而真正像英美这样依靠富有经验的线上金融和互联网创新人才所创建的P2P平台少之又少。所以在中国,“P2P≠点对点”的模式反而得到了业界的默认。所以不仅是管理办法需要“向下沉”,许多业内人士的运营思维反而更需要“向上看”:

1)行业规范度持续提高,合规成本提升

虽然现存诸多争议点,但行业的规范程度毋庸置疑会不断提高。随着时间推移,P2P会将向着“点对点”的方向靠拢,届时合规成本也会越发提升。所以那些仍然抱着侥幸心理的运营者,需要从多方面去判断,这种“侥幸运营”是否还值得。

2)市场规模增速放缓,行业集中度上升

从2015年e租宝事件后,行业交易额已呈下降趋势。纵然各大媒体凯歌不断,市场增速放缓却为事实。一方面新平台带来的市场增量减少,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相应增加。品牌效应已开始左右投资人的行为决策。所以此时新晋平台再想“分一杯羹”将会难上加难。

3)科技应用加深,告别粗放式发展策略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像TalkingData、聚立信、FICO等一些服务于P2P行业的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开始逐渐成型。而其主要模式还是通过完善风控体系、满足用户偏好和提高系统处理效率三方面来为平台用户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服务。当然,对接这些机构不仅需要P2P本身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费用方面更是相当“带劲”。

虽然不能说“寒冬已至”,但行业的窗口期显然已基本关闭。究竟大量平台被迫退出的预测能否实现?我们尚且无法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抱着“侥幸心态”存在的平台仍不在少数,而这批处在龙卷风区域的弱小平台,极有可能成为不断追逐“风暴眼”的探险客之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七月的MiuMiu

5年金融媒体人、文字工作者。从事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新媒体、内容运营、新闻公关等职业。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