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编内编外”暗战万亿级市场
【摘要】消费金融在中间场景非常分散,信贷额度也是小而分散,利润微薄,能够把握大批量的客户趋势性的增长,保证营收和利润稳定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挑战。
站上风口的消费金融市场迎来更多资本的争抢。
9月19日,银监会批准哈尔滨银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这已是银监会核发的第17张消费金融牌照,其中银行系手握14张。不过,尽管消费金融牌照主要掌握在银行系手中,但网贷、保险、电商等资本亦纷纷布局消费金融市场。
记者发现,受网贷新政影响,不少P2P平台转型消费金融,其中不乏知名大平台如红岭创投、PPmoney等。华中地区国资平台汉金所负责人亦向记者称,正在与第三方携手布局消费金融。
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的规模以及增长率平均年化达20%,绝对值也从2010年的7.5万亿到2015年的18.1万亿,未来五年还要新增差不多20万亿。10月8日,数据显示,仅在湖北,国庆期间的消费金融贷款总额同比提升超三成,消费者数量则是去年的1.4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个性化需求增长,消费金融市场空间非常大。在其看来,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又添新军
9月19日,银监会官网发布审批通过哈尔滨银行发起的消费金融公司申请。根据相关文件,哈尔滨银行将出资2.95亿、持股59%发起设立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银行、保险、信托、电商、支付公司等多类机构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但迄今为止,获得牌照的仍以银行系为主。
记者查询发现,17张消费金融牌照中,除了捷信、海尔、苏宁、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外,其余14张牌照均为银行主导或参股设立。中国银行、北京银行、永隆银行(招商银行旗下)、兴业银行、成都银行、湖北银行、邮储银行、杭州银行、盛京银行、晋商银行、长安银行、哈尔滨银行等12家银行主导发起设立了12家消费金融公司,南京银行、重庆银行参股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从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股东结构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商业银行与线下商贸类企业合作,由银行负责产品设计、风险管理、负债端资金。比如湖北消费金融公司、杭银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等。另一类则是商业银行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如锦程消费金融公司等。
业内人士介绍,消费金融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目的的贷款(不包括买房买车)。除此之外,消费金融公司衍生的权利还有不少,如可以通过同业拆借、接受股东存款、进行债券投资等多种方式融入资金,资金成本将显著低于小贷公司与非持牌机构。因此,不少机构对消费金融牌照十分渴求。
一家大型P2P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公司试图联合几家资本申请设立消费金融牌照,但监管部门设定的门槛很高,公司基本不可能申请下来。
记者查询发现,非金融企业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其出资人的条件主要有:主要出资人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且近一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消费金融公司至少应有1名具备5年以上消费金融业务管理和风控经验、且出资比例不低于拟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总股本15%的出资人。
对此,一家股份制上市银行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金融业的风控要求非常高,监管部门出于审慎监管考虑,对民营资本申请消费金融牌照设立高门槛可以理解。
电商、保险等资本绕道发力消费金融
尽管银行坐拥消费金融牌照,但各路资本不会放弃这个高速增长的十万亿级的市场,电商、保险等纷纷绕道抢食。
记者发现,目前在消费金融市场上,除了正规的17家持牌公司外,还有“编外”消费金融公司,其主要有 “白条”类电商消费金融、P2P消费借贷、线上线下的购物分期、信用卡代偿等组成。
最早做电商消费金融的当属京东白条,2014年2月正式上线。由于京东采用的是B2C电商模式,京东“白条”尽管与信用卡实现的功能并无二致,但其本质是一种商家对客户的赊销,尽管业内对其有争议,但很难界定其是否违规。
去年4月上线的阿里巴巴的“花呗”则属于小贷公司绕开监管的消费金融。
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淘宝采用的是C2C电商模式,利用阿里小贷牌照,“花呗”通过阿里小贷公司给消费者发放小额贷款,成功实现消费金融业务。去年6月,发放贷款则走网商银行通道。
除了电商,保险也创新方法绕道切入消费信贷。
典型的当属众安保险,其通过个人信用保证保险的方式切入,用户通过“买呗”消费后,蘑菇街先垫资给商户,等到还款日期,用户再还钱给蘑菇街,否则,众安保险替个人向蘑菇街进行保险赔付。
记者注意到,受网贷新政影响,不少P2P平台转型消费信贷。汉金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正在与第三方商谈合作,将力推消费金融。而目前,国内知名大平台红岭创投、PPmoney等亦在发力消费金融。
其实,除了上述资本,传统保险公司等也在发力消费金融。比如,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普惠贷款余额已达1200亿元,其不断通过技术手段简化客户贷款手续,切合年轻客户群体的消费金融需求。
银行系与“编外”公司各存优劣
在十万亿级蛋糕的诱惑下,各路资本争相抢食,消费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有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的规模以及增长率平均年化达20%,绝对值也从2010年的7.5万亿到2015年的18.1万亿,预计到2019年,这一数据将达到37.4万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个性化需求增长,消费金融市场空间非常大。在其看来,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一名消费金融公司高管人士告诉记者,消费金融自身存在四大短板,即资金、风控、大数据处理及IT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发现,正牌消费金融公司与编外公司在竞争上各有优劣。正牌消费金融公司在资金、风控方面优势明显。而编外公司在数据处理、建模能力方面较强,且互联网运作能力较强。
上述高管人士则认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习惯于传统风控,往往将传统风控系统运用到网上,会存在障碍。在成本方面,线下消费信贷成本较高,且会与信用卡等用户产生竞争关系,会挤压银行其他业务。相反,编外公司多从消费场景中生长起来的,能与电商本身产能协同效应。
不过,湖北一银行人士则认为,如果要做四五亿规模的消费信贷业务,至少需要上千万的IT成本投入。编外公司往往受限于资金,在建模等投入上会有欠缺,也将会导致其生态系统难以完整。
上述消费金融公司高管人士表示,消费金融在中间场景非常分散,信贷额度也是小而分散,利润微薄,能够把握大批量的客户趋势性的增长,保证营收和利润稳定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挑战。
专家认为,消费金融存在量小、业务分散、风险较大等特征,逐步完善中国征信体系并实现共享,或能降低消费金融公司的成本和风险。
来源: 金融之家
小幸运
- 情报 | 腾讯混元大模型或于明日发布;新东方不执行政府定价被罚15万;一嗨租车1.1万个直营网点接入滴滴APP
- 情报 | 小米自研芯片将在今明两年亮相;阿里云「通义千问」已完成备案工作;特斯拉新款Model3或9月1日上市
- 情报 | 软银正式终止旗下的小灵通服务;天际汽车发布停工停产通知;ChatGPT开始大面积封号
- 情报 | 恒大汽车达成复牌指引;苹果公司被评美国最糟糕雇主;特斯拉被曝成立秘密团队
- 情报 | 寺库再被申请破产审查;网易云旗下社交App被指涉黄;多家共享单车被曝优惠价杀熟
- 情报 | 腾讯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汽菲克破产4S店已无售后;法拉第未来宣布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第二梯队”反超“蔚小理”;小马智行将接入曹操出行;茅台市值接近腾讯
- 光年速递 | 鲁花直播间主播喝油自证品质;普华永道回应“广州所关闭”传闻;中文大模型2024半年报出炉...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