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两个月落地11单债转股项目 规模超1400亿
【摘要】银行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正在加速落地。12月14日,农行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与贵州省政府共同签署《六枝工矿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银行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正在加速落地。12月14日,农行首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与贵州省政府共同签署《六枝工矿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
据第一财经日报12月15日报道,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自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至今两月时间内,工行、中行、建行三家大型商业银行共落地11单债转股项目,总计规模超过1400亿元。
多家机构预计,银行此轮债转股主要涉及大型央企、地方国企等的债务去杠杆,预计债转股规模会达到上万亿。与上一轮债转股有所不同的,不单单是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还有银行此轮市场化债转股以子公司模式参与,而不再主要通过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来操作。
“这一轮市场化债转股主要是整个金融去杠杆中的一个配套政策,必然与行业去产能、去杠杆、企业改革关联在一起。”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一些特定行业中特别需要去杠杆的国企,会成为主要债转股对象。通过债转股安排能够实现这些行业整合、企业之间重组,同时推动国企制度完善,这是这轮债转股的主要目的。
从《指导意见》发布后已经落地的银行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来看,其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其中,基金模式颇受青睐。
信达证券预计,本轮债转股不仅限于不良资产,潜在不良和正常类贷款也有望进行转股,预计规模能达到5000亿元左右,总体而言,预计本轮债转股的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
面对上万亿规模预期的市场,这轮市场化债转股,银行决定“自己动手”。曾刚表示,银行如果通过第三方AMC来做债转股,相当于卖断不良资产或者信贷资产,转股之后的收益就没办法享受。而通过自己的子公司来做,后续转股收益可以内部化,可能更有积极性去做债转股。
但曾刚同时担忧,银行如果只做本行的债转股,可能会涉及关联交易问题,如果与其他银行交叉实施债转股,可以在名义上规避这个问题,不过不一定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这块有待于监管在制度上完善。
来源: 中国证券网

郭晓东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B站被爆年底裁员;中公教育现2.92亿元折价大宗交易;中国银行元宇宙支付专利公布
- 情报 | 富途控股预计于12月30日在香港上市交易;蔚来将在 NIO Day 2022 推出全新车型;睿蓝汽车宣布将进行价格调整
- 情报 | 搜狗科学百科11月11日正式停运;特斯拉中国宣布降价;飞利浦宣布裁员4000人;无忧筹回应加收3元打赏费
- 光年速递 | 华为起诉联发科专利侵权;美团推出“省钱版”;问界M9上市7个月大定破11万辆...
- 情报 | 蔚来拟在新交所二次上市;王思聪香蕉计划公司已注销;印度法院解除对小米7.25亿美元资产的冻结
- 光年速递 | 马斯克启用全球最强大的AI训练集群;OpenAI正在制定AI安全级别;Meta 模型最新版本被提前泄露...
- 情报 | 腾讯回应出售美团股权传闻;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金控股权获监管批复;恒大物业和中国恒大遭香港财汇局调查
- 情报 | 华为Mate50系列或将再成为理财产品;快狗打车上市3个月股价跌超70%;小音咖被强制执行1.9万
- 情报 | 京东七鲜长沙大悦城店宣布闭店;台积电或成全球最大半导体销售公司;乐视908件商标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