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开口谈微信支付:冷静想想,社交支付真没什么价值
【摘要】支付宝极有可能一统印度和东南亚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这是马云冷静想想的底气。
湖畔大学第三期开学典礼上,中国互联网界公认最有战略格局的马云,主动谈起了微信支付:微信红包一夜之间起来,确实一度“打得我们满地找牙”,不过冷静下来想,社交媒体可能真的不会为公司带来价值,能带来价值的还是数据。
马云说这话的当儿,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并没有处于停战状态。
1、失败的社交历程
2014年的春节,马云称微信红包是“珍珠港偷袭”,然后阿里系和蚂蚁金服走向了社交对抗腾讯的征程,当时的口号叫做“把企鹅赶回南极去”。
阿里系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冲动,2014年初全阿里系力推来往,倾注大量资源,但来往战略失败,黯然转身称点点虫,阿里系转向钉钉,押注企业社交。
作为阿里系的兄弟公司,蚂蚁金服在2015年当仁不让一肩挑起了社交任务,作为阿里系最活跃的APP之一,支付宝9.0的改版,加入了社交因素。
自此,阿里系的社交重任就落在了支付宝APP上。
不管是推出News Feed,还是集五福,亦或是圈子,都是支付宝为了增加用户社交频率而煞费苦心。
因为2016年底支付宝圈子引起争议,蚂蚁金服的领导层架构随即调整,实际上2017年年初的时候,蚂蚁金服已经事实上放弃了社交战略。
数位蚂蚁金服的高管对外吹风,社交和高频不是支付宝追求的方向,蚂蚁金服的最大优势在于对商业和金融的经营和理解。
外界都在翘首以盼马云的表态,而在湖畔大学的开学典礼上,靴子终于落地了。
2、搭车阿里出海获得支付蓝海
社交败了就是败了,这没有什么好掩饰的。
不过蚂蚁金服在高喊社交的“瞒天过海”之下,却实实在在有几手杀招。
经过几轮投资,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获得了印度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aytm超过50%以上的股份,获得控股权。
Paytm 的创始人 Vijay Sharma 表示在印度,Paytm做到了每九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它的用户。目前,Paytm 已经有 1.35 亿活跃用户,在 2016 年一季度成为了世界第四大电子钱包。
阿里巴巴还入股了印度第二大电商平台Snapdeal,还有传闻说阿里巴巴将收购Snapdeal。
这也不是没可能,毕竟Snapdeal最大的投资人是软银孙正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这也是阿里巴巴一贯的做法,Lazada是东南亚市场最大的电商,阿里巴巴获得了控股权。
印度拥有12.5亿人口,东南亚拥有6亿人口,两者人口超过18亿,远远超过中国人口。
借助阿里巴巴电商的国际化征程,蚂蚁金服和菜鸟网络搭上快车。
为什么马云直到今天才松口?那是因为经过三年的出海,阿里和蚂蚁金服的国际化基础架构已经搭建成功,已经不再惧怕微信在用户量和使用频次上的威胁。
根据腾讯最新的财报,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8.89亿,基本上接近中国移动用户的极限,而众所周知,微信的国际化并不成功。
微信的天花板马上就要到来,而国际化的Facebook的月活用户达到了18亿,而且远远不是尽头,毕竟庞大的中国后备用户还远没有开发。
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四分之三的交易都是现金完成的,在一个没有路的市场造更快的车是没用的。
单纯聚焦支付的公司,包括Line支付、苹果支付都走错了路线,即便微信支付全力进攻,在这个市场也未必能捞到好处。
在这两个市场,建造基础设施也就是修路是最重要的,阿里巴巴电商就是修路,而支付宝和蚂蚁金服就是阿里的“特洛伊木马”。
支付宝极有可能一统印度和东南亚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这是马云冷静想想的底气。
3、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能战胜腾讯的,一定不是另外一家社交或者游戏公司;同理,打败支付的,一定不会是另一个支付。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风险和回报,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所有对数据的论断基本都认同,数据的价值并不在于大,它的质量、性质以及谁拥有它,才决定大数据能被挖掘出来的价值。
对腾讯来说,最独特、最有价值的数据源就是其海量社交数据。但社交数据对金融的价值并不大。
吴军在《智能时代》认为大数据有三个特点,大量、多维度、及时。
微信和微信红包虽然产生大量数据,也很及时,但这些数据大量重复,维度不够,跟支付的相关性也不大,在金融上难以使用。
比如,腾讯宣布,微信和QQ支付(也即财付通)日均交易笔数超过6亿。
而根据央行的数据,2016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平均整个中国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等)日均交易笔数4.5亿。
部分大于了整体,这怎么可能?
唯一的解释是,腾讯统计口径和央行不同。
腾讯的交易笔数包含了红包的首发,而央行的统计里,支付业务是指“真正”的支付,而不包含红包这种娱乐性居多的支付。
央行在《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解释,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量不包含红包类等娱乐性产品的业务量。
有人认为,微信红包+账户间转账的数量占微信支付的7成,真实的支付数据日均大概1~2亿笔,并不会超过支付宝。
红包数据在维度和相关性上都里金融太远,这是腾讯做金融最大的障碍之一。
一个人把微信里的10块钱拿出来发红包,又抢回来,再发出去,这样来回10次,对个人来说,账户里的钱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微信支付的交易笔数增加了10笔,这样的市场份额有意义吗?
这不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实际上很多人就是把微信支付当作零钱包来用,把抢来的红包在线下的一些场景花掉,而把大额的交易、理财的资金放在支付宝进行。两个平台沉淀的不同数据,当然支付宝数据的丰富度更高。
另外单凭社交数据在现阶段并不能单独对用户进行清晰画像。比如微信如果定位了一个客户是高净值客户,那么跟这个人高频率社交的其他人,可能就会被微信判定为也是同一个圈子的高净值客户,这种方法,对客户的发展扩散可能会很快,但其实是非常不精准的。
这也就意味着腾讯很难建立自己的风控模型,并且把它应用到金融产品上。
2015年初央行准许民间征信机构试行,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迅速崛起,如今已经在租车、酒店、签证甚至是共享单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同时拿到牌照腾讯旗下的征信产品,迟迟不能问世。
在支付笔数上,微信支付或许能够超过支付宝;但在生态的厚度上,微信支付不如支付宝。
辗转三年,阿里系和蚂蚁金服彻底放下社交,这个失败的尝试,让蚂蚁金服认清了搭车阿里发展支付、固守大数据练好金融内功的前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