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保险姓保” 险企转型在路上
【摘要】保险业回归保障功能成为大趋势,各家机构都在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减少万能险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保险业回归保障功能成为大趋势,各家机构都在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减少万能险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
第一季度是各种寿险的严控时期,规模保费下降应该是正常的。另外一方面,增速回落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寿险公司已经在对前期高速增长的业务进行调整巩固,相信后面寿险的发展会更稳。
近日,保监会发布了多项2017年的保险公司数据,其中,第一季度业绩盘点备受市场关注。从保险业绩来看,今年一季度,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635.2亿元,同比增长12.69%。而寿险公司则出现了规模保费数据披露以来首次的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13230.8亿元,同比增长37.24%;规模保费15627亿元,同比下降2%。与此同时,曾在市场上广受追捧的万能险保费及占比却在急速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减六成。具体来看,一季度81家寿险公司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2313.4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1.24%,去年一季度寿险公司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5968.99亿元。
“第一季度是各种寿险的严控时期,规模保费下降应该是正常的。另外一方面,增速回落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寿险公司已经在对前期高速增长的业务进行调整巩固,相信后面寿险的发展会更稳。”业内人士如是指出。
一季度寿险规模保费首降
万能险同比锐减6成
当下,保险业回归保障功能成为大趋势,各家机构都在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减少万能险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
数据显示,一季度35家寿险公司规模保费同比下降,其中,23家万能险占比较高的寿险公司规模保费降速超过30%,先前多家投资驱动型险企今年将面临大幅度规模调整,这将引起持续几年的寿险业格局大变。
事实上,万能险等理财型险种降温在年初就已经开始了。皆源于去年保监会三度收紧万能险监管,对中短存续期产品进行了规范,完善人身保险产品精算制度,对万能险的规模、结算利率等进行了限制,要求不符合新规定的保险产品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
由于在此之前的部分中小险企的大部分保费收入来源于理财型保险产品,在越来越严的监管之下,这些险企被迫转型,但是自身并没有搭建起较为强大的营销团队,所以在渠道铺设方面,显得较为迟缓。相比之下,大型险企作为转型“主力军”,转型趋势总体比较令人满意。上市险企公布的一季度保费数据则非常可观,保费收入出现环比全线上行的态势,四家上市险企今年一季报保费收入达5946.47亿,同比增长23.65%。新华保险的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72.51亿元,较2016年一季度下挫20.12%。对此,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在经营分析会上表示,公司做到了“坚持转型发展”和“坚持回归保险本原”,而且,“转型的力度更大、转型的成果更丰富”。公司创造了首个以“期交”和“保障型产品”为引领的“开门红”,是五年内公司“开门红”新高。
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险企投资收益率有所降低,险企各类投资型产品的利差损风险都在加大。但是,在严控寿险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之后,监管层又决定停止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试点,先寿险再财险,强化风险管理的决心可见一斑。
严密防控内部现金流风险
中小险企转型迎挑战
在回归“保险姓保”的过程中,风险问题需要及时有效防控。此前多家保险公司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及万能险产品的变化,尤其是万能险产品新增保费不足而退保量预期较高给其现金流带来的压力。
瑞泰人寿表示,在相关压力情景下,未来一个季度现金流预测中,整体净现金流出现较大资金缺口,主要是由于万能险和投连险有效业务保单退保现金流出高于新单业务现金流入。无独有偶,中华人寿同样表示,由于万能险业务未来存在集中给付,未来一年内的综合流动比率有所下降。
据悉,截至5月3日,共有146家公司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公告,其中52家为财险公司,58家为寿险公司。而在目前已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公告的146家公司中,有66家出现了净现金流为负的现象。
对于部分保险公司所面临净现金流压力,有分析人士表示,到期退保或为寿险公司净现金流为负的主因。随着保监会对万能险等中短存续期业务监管加强,长期销售短期业务的中小型险企转型之旅仍然艰难,不仅有可能面临销售业绩大幅下滑的难题,还可能因部分高现价产品到期退保而面临净现金流出压力。至于部分财险公司现金流为负值的原因,上市分析人士指出,可能是由于部分险企取得的保费收入金额下滑,但同时赔付款项增多。
中小险企面临的压力不仅是如何转型调结构,还有随之而来的兑付洪峰。中金公司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除了销售额大幅下降,中小险企还面临着现金流压力。目前中小型险企依赖持续大量的销售来兑付到期和退保的存量保单。为了保证销售额,即便投资出现亏损,保险公司也会兑现此前销售的高预定收益率产品。
在监管机构严控各种万能险以及投资型险种时,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和赔付能力,确实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时候,正是各个保险公司修炼内功、寻求创新发展的时期。
互联网责任险猛增31.8倍
风险转移意识普遍加强
此次保监会公布的一季度保费数据,除原有保险统计数据之外,还新增了互联网保险运营数据。互联网保险公司一季度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78亿元,同比增长175.3%,发展势头较好。互联网保险签单件数19.58亿件,同比上升112.46%。其中,退货运费险签单件数11.54亿件,同比上升59.56%,继续保持高增速;责任险类业务签单件数达1.98亿件,同比增长31.8倍;保证险类业务签单件数达1.98亿件,同比增长13.3倍。
以退货运费险为主的互联网场景消费保险保单数持续领跑,可以估算出场景消费保险保单数仍占据整个互联网保险签单数七成以上。而此次报告中责任险猛增31.8倍。
对此,海绵保创始人兼CEO许贵生表示,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普遍强制医生或医疗机构购买医责险。而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其本身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强,此时责任险的意义更为重大。作为互联网保险生态定制平台,2017年初海绵保推出专门针对多点执业、会诊手术的手术医责险,保险的购买对象是医生个人,保额达到100万元,可以按次购买。与此同时,海绵保也为企业按需定制了譬如食品安全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生态保险,降低企业风险的同时保障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企业或者个人保险意识的增强,以保险的形式满足企业或者个人的风险保障需求将持续提高,互联网责任险的增量空间不可估量。
(编辑:田跃清)
来源: 金融时报

天乐
蓝魅财经责任编辑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关注者

- 非洲手机市场变天了!小米、realme轰开传音手机堡垒!
- 药企跨界美妆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 TCL中环发布年度报告,2025年首季度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 2025 年亚洲金融科技独角兽名单公布,Matrixport、Hashkey均上榜
- 喜报!王世平获“2024年无锡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2025年4月28日圆梦终章:泓基控股最高限度开放二级市场原始股权置换及抛售 ——泓基控股携手香港港交所释放全民持股共同富裕政策红利
- 此物不只应天上有!宇航级民用食品如何惠及万千消费者?
- 宝付支付再获殊荣,以数智科技赋能电商企业创新发展
- 哈尔滨银行 2024 年报出炉:多维发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圆梦之路已然开启,全民持股担当泓基控股开启二级市场抛售赋能共同富裕,释放全民共享红利


- 情报 | 威马汽车再次大规模降薪;特斯拉炒币亏损1.7亿美元;宝马锂供应商拟赴美借壳上市
- 情报 | 违规运营“团贷网”非法集资案一审宣判;腾讯一年关闭超40个项目;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被爆离职
- 情报 | Meta本周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推特每天亏损近3000万元;许家印7亿港元山顶豪宅被建行接管
- 光年速递 | 扎克伯格看好智能眼镜;OpenAI向部分用户开放GPT-4o语音模式...
- 情报 | 广汽菲克4个月仅卖2辆车;村镇银行更新APP后提现按钮消失;小鹏P7部分车型部分配置调整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腾讯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汽菲克破产4S店已无售后;法拉第未来宣布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POS机套现百万将被立案;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6.9亿
- 情报 | 造车新势力10月份销售平淡;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蔚来整车工厂生产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