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归频现股东清仓撤离 套利背后鲜有靓丽业绩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有业内专家表示,在当前中概股回归A股套利明显的形势下,监管层应该也不欢迎所谓的中概股回归A股,应该会有所限制。

  颜汐  ·  2017-06-21 09:10
中概股回归频现股东清仓撤离 套利背后鲜有靓丽业绩 - 金评媒
来源: 第一财经APP 黄思瑜 王娟娟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类似的清仓撤离举动也曾发生在暴风集团身上,这再度让市场质疑,中概股回归A股套利动机明显。

从美股退市回归A股一年有余的分众传媒,近日遭到两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套现上百亿。而类似的清仓撤离举动也曾发生在暴风集团身上。这再度让市场质疑,中概股回归A股套利动机明显。

而潮水退去,裸泳者逐渐露出本来面目,后遗症频发。暴风集团2016年亏损2.42个亿掌门人股权质押警报难解,曾经高效借壳回归的学大教育也遭遇被*ST紫学抛弃出售的命运。少数大股东清仓割韭菜,赚得盆满钵满,而一地鸡毛之后,股价下跌,风险正不断在向投资者逼近。

有业内专家表示,在当前中概股回归A股套利明显的形势下,监管层应该也不欢迎所谓的中概股回归A股,应该会有所限制。其建议,监管层可以鼓励中概股以“多地挂牌”的方式回归A股,同时在A股市场和境外市场挂牌,这样回归A股后上市公司仍受发达的监管市场约束。

股东清仓难逃套利嫌疑

近日,分众传媒的两则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公告,再度激起市场对中概股回归A股套利动机的关注。

6月16日,分众传媒连发两份公告称,其股东Gio2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下称“Gio2(HK)”)、Power Star Holdings (HongKong) Limited(下称“Power Star(HK)”)计划在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所持该公司5.91亿股、6.47亿股股份。这些股份分别为上述两家公司持有的全部股份,属于清仓式减持。

上述两家公司所持的分众传媒股份,均为2015年4月2日分众传媒第一次进行股权转让所得,Gio2(HK)、Power Star(HK)分别以78.94亿元、39.47亿元的对价,获得其中17.5427%、8.7714%的股权,累计出资约118.41亿元。至分众传媒借壳前,上述两家公司分别持股占比7.54%、8.77%。此后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之后,上述两家公司分别持有上市公司3.23亿股、3.76亿股,持股比例分别为7.85%、9.13%。上述两家公司持股锁定期为自对价股份上市之日起的12个月。

2016年4月,分众传媒以每10股转增10股进行利润分配,两家公司的持股数量增加至7.52亿股、6.46亿股。今年一季报显示,上述两家公司分别减持了5500万股、1.04亿股,持股比例降至为6.77%、7.41%,分别位列分众传媒第二和第五大股东。

若仅以目前计划减持的股份数来看,按照分众传媒6月20日的收盘价13.27元/股计算,上述计划减持的股份市值超160亿元。这意味着在不考虑已套现金额的情况下,上述两家公司的此番减持收益就已超过最原始出资金额40多亿元,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中概股回归主要目的是寻找高溢价的机会,寻找市场套利的机会,所以这个动机本身就是短视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中概股回归A股上市后,大股东清仓撤离是可预见的。

在董登新看来,中概股在在国外成熟发达的市场挂牌后,退回到A股市场,主要是因为A股市场泡沫化严重,估值在全球相对较高,“回归A股主要是为了倒腾差价”。

这差价便主要来自于境内外市场的估值差所造就的股价暴涨神话。分众传媒自2015年9月2日复牌后连续收出7个涨停,在获得证监会批准后又连续走出4个涨停板,股价最高时较复牌前涨超4倍。暴风集团上市后连续拉出29个涨停板,股价由上市时的7.14元/股飙升到157元/股那天才打开涨停板,之后再用11个交易日将股价冲高至327.01元/股,至此也成为该股的历史最高价。

董登新表示,回归后的中概股经A股市场投资者炒作,股价不断被推高,而公司股东作为内部人士心里对公司的真实价值有数,所以高价位减持也成为股东的必然选择。

类似分众传媒的股东清仓式减持行为,在暴风集团身上也如出一辙。原本计划赴美上市的暴风集团,最终掉头转向A股市场,于2015年3月24日登陆A股创业板。而在解禁期将满之时,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的两大股东就纷纷发出减持计划,欲减持完全部持股。

2016年3月29日,该公司股东青岛金石暴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刚发布减持计划后,次日,股东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也接力发布减持计划。两股东均计划在2年左右减持完全部持股。

除了重要股东欲撤离之外,暴风集团的高管们也纷纷减持手中持股。Wind资讯显示,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共有7位高管进行了减持,累计减持21次,合计减持181.95万股,减持部分的参考市值达到9672.63万元。而在此期间没有一位高管或者其他股东有过增持的行为。

中概股回归后遗症难消

中概股回归潮退之后,裸泳者逐渐露出真面目,随之而来的后遗症往往让公司落的一地鸡毛,风险也正在向投资者逼近。

2016年,美股中概股学大教育借壳回归A股,紫光系以23.5亿元现金全资收购该公司股权,一度被作为高效私有化的范本。但一年后,被借壳的紫光学大已因连续亏损变成*ST紫学,还沸沸扬扬地闹出了出售学大教育事件。

5月19日晚,上市公司*ST紫学发布了一则《关于筹划重组停牌期满申请继续停牌的公告》,宣布拟以现金方式出售其所持有的Xueda Education Group 、学大教育等在内的数个资产,以实现对Prime Foundation Inc51%股权的购买。上述方案遭到投资者强烈的质疑,在不到一个月后*ST紫学不得不对重组方案进行调整,不再出售学大教育等的股权。

回归一年就遭弃,*ST紫学朝令夕改,与学大教育回归“后遗症”和糟糕的业绩不无关系。

为收购学大教育,*ST紫学曾向控股股东紫光卓远借款23.5亿元,并计划通过定增计划进行偿还,但该笔定增于2016年12月流产,最终导致*ST紫学面临巨额的利息支出、以及较高的负债率。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负债率高达98.7%。

除此之外,*ST紫学已连续亏损两年,若2017无法扭亏为盈,将让一众股东面临所持股票暂停上市的局面。数据显示,*ST紫学2016年营收为13.07亿元,同比增长5114%;但净利亏损9868万元,同比亏损扩大628%。第一财经查阅年报发现,即使隔离来看,学大教育的业绩也并不乐观。该公司2016实现营业收入25.5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860.97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自回归合并后至2016年年末,学大教育净利润亏损2191.90万元。

“回归的公司多数都是一些基本面不太好的公司。”董新登对第一财经称,不仅学大教育,更为典型的暴风集团,回归A股之后业绩就“水落石出“了。“回归主要是为了倒腾股权差价,从高级市场到低级市场是一个倒退行为。”他认为。

同样存在高管减持套现问题的暴风集团,2016年净利润亏损2.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1万元,同比下降69.53%。不仅如此,一季报继续亏损1647.8万元,同比下滑585%。而暴风掌门人冯鑫曾给暴风TV定下的年销量200万台的目标,一季度仅完成了12%。

冯鑫所持股份还被高比例质押。第一财经查阅其公告发现,二季度以来,冯鑫以融资为理由,将所持股份进行了9笔质押,共计质押675万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冯鑫累计质押股份4100.86万 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 69.98%,占公司总股本的14.82%。

随暴风业绩“水落石出“的还有股价。回归A股,暴风集团曾创下最高涨幅近50倍的神话,但Wind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暴风集团股价累计下跌47.09%,最新股价仅剩24.34元,与曾经的高价相差甚远。股价的下跌不断将股东陷入浮亏的窘境,更让投资者担心冯鑫质押股份的风险,质疑其不断质押或是因触及平仓而补充质押。

对于一度被市场称作妖股的暴风集团,业绩持续下跌,让其也遭到造假质疑。“2015年回归的时候每股收益是0.7元,2016年跌至0.2元,今年目前是亏损的,可以说是蹦极式的下滑。”董更新对第一财经如是称。

在其看来,中概股回归已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专门有一部分人为中概股的回归铺路搭桥,垫资帮助从美国私有化,收回股份上市之后,再“分赃”,如果纵容这种部分人的套利行为,将是任由中概股对中小投资者的宰杀。

(编辑:杨少康)

来源: 第一财经APP 黄思瑜 王娟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颜汐

金评媒责任编辑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