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消费金融,城商行能否觅得新机?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近日,晋商银行信用卡首发仪式在太原举行,其也成为山西本土发行信用卡的首家城商行。晋商银行此次发行的信用卡产品,将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各类人群,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这是当地城商行在普惠金融和促进消费升级方面的一次重要实践。

  财经360  ·  2017-07-26 15:25
布局消费金融,城商行能否觅得新机? - 金评媒
来源: 蓝鲸财经 金磊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在这个科技主导的时代,金融更加追求和专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而城商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已陷入瓶颈期,在经营风险加大,盈利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消费金融成为了城商行当下的主旋律。

近日,晋商银行信用卡首发仪式在太原举行,其也成为山西本土发行信用卡的首家城商行。晋商银行此次发行的信用卡产品,将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各类人群,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这是当地城商行在普惠金融和促进消费升级方面的一次重要实践。

实际上,晋商银行并不是唯一一家布局消费金融的城商行,包括重庆银行、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在内的数十家城商行都在积极地进行布局。在这个科技主导的时代,金融更加追求和专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而城商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已陷入瓶颈期,在经营风险加大,盈利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消费金融成为了城商行当下的主旋律。

城商行压力山大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国内目前有133 家城市商业银行、859 家农村商业银行,总计资产规模占整个银行业22%左右。另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千亿规模以上的城商行中,共有27家已披露年报(已上市的除外),净利润在最近三到五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城商行约占40%。

城商行最初的定位正逐渐制约着城商行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地方企业的成长,开始走出地方区域,而城商行经营区域局限于地方,难以全面地服务原先的企业,从而造成地方企业和城商行“分道扬镳”,其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就内部隐患而言,城商行线下业务偏重,以传统零售业务为例,城商行的获客依旧是依靠线下网点的人与人交流,性价比低,难以形成规模,这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吊车尾”。

除了内部出现种种隐患外,在金融业创新变革时期,城商行还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生存压力。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同业竞争加剧,“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常态,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凭借品牌、用户量等综合优势“泰然处之”,但城商农商行受制于自身规模、企业实力等因素,在传统零售业务竞争中处于弱势。

因此城商行必须寻求业务的创新与经营方式的转型,要更加注重通过完善服务质量来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转战消金一路艰辛

当部分城商行正在通过诸如上市等不同方向的转型应对困局,绝大多数的城商行还是依据自身特点将“消费金融”作为业务重点发展的方向。

在已经建立的23家消费金融公司中,由银行发起的有20家,其中城商行发起的超过10家。例如湖北银行发起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哈尔滨银行发起哈银消费,南京银行联合苏宁云商等发起苏宁消费金融公司等。另外,大多数城商行因为自身条件限制没有成立消费金融公司,但也在积极地布局消费金融业务。

而城商行布局消费金融业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于消费金融庞大的市场规模。

据艾瑞咨询预计,2014年至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依然将维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7年将超过27万亿。庞大的市场体量可以让城商农商行快速扩大规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解决当下的生存困境。

除了庞大的潜在市场外,基础设施成熟、数据互补、模式匹配等也是城商行布局消费金融的原因所在。

消费金融基础设施的成熟,使得用户行为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转换为线上数据,有助于风控的开展。

不仅如此,相比互联网企业,城商行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在数据上可以实现互补。消费金融风控的核心是基于大数据,并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果,数据是消费金融的生命力所在。目前,城商行大多拥有数十年的历史,沉淀了众多的数据,过去受技术的制约并没有实现其价值最大化,但随着城商行对大数据等科技的深挖,将对其未来的消费金融业务颇有裨益。另外,经过实践证明,银行自身数据的有效性超过行为、社交等非结构化数据。

在商业模式的匹配性上,相比于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业务经营上有地域限制,而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范围没有地域限制,因此可以借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契机变相实现异地扩张,这也是城商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动机所在。

尽管城商行布局消费金融前景可期,但转型的同时也伴随着阵痛,如风控升级所带来成本的提升,传统的网点获客方式效率低下等,城商行急需寻求解决之道。

借助外力效果几何

其实,城商行布局消费金融,风控及获客是是摆在其面前的两座大山。

布局消费金融,经营性风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因而,能否做好风控是关键。以往,城商行在风控方面,主要依靠央行征信数据及大量的人工审核。不过,低利率的消费金融肯定无法覆盖高昂的线下风控成本,而具有线上化、轻量化、精准化的大数据风控似乎更占优势。

所谓的大数据风控,是指通过运用大数据构建模型的方法对借款人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提示。拥有庞大的数据源是城商行最大的优势,也是大数据风控的基础,但是大数据分析、建模、应用等却还有一段路要走,而这恰恰是大数据风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高昂的时间成本、技术成本、人力成本等阻碍了城商行自主研发大数据风控体系,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有望成为其“捷径”之一。金融科技公司是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科技公司。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金融科技公司作为第三方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现象,例如蚂蚁金服、前隆金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等。

以前隆金融为例,其已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出风控体系,紧密结合贷款消费场景,直接将数据模型应用到贷前审核、贷中监控、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同时研发出智能实时申请反欺诈系统,包含大数据实时计算、反欺诈规则、反欺诈系统、网络图谱、策略配置引擎五大模块,使反欺诈工作更加智能,可以灵活地支持各种反欺诈策略的更新,目前已获得专利。而这些服务恰恰能弥补城商行布局消费金融的不足,助力城商行消费金融业务稳健而快速发展。

城商行布局消费金融除了风控问题外,获客也是重中之重。

目前,城商行的获客方式依旧是依靠线下网点,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被动筛选客户需求,成本极高,而效率却比较低下。相反,专注线上的金融科技公司在获客上依然有着较大的优势。

在获客方面,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大数据判断潜在C端客户的需求,从而进行主动获客;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公司通过纯线上的品牌运营辐射更多潜在C端客户,挖掘客户需求。最终,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流量导入、构建品牌矩阵、营销支持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符合其需求的C端客户。

事实上,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为银行提供获客及风控支持,在金融科技公司的支持下,银行可以快速构建科技体系,从而在未来B端业务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编辑:杨少康)

来源: 蓝鲸财经 金磊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财经360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