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联合放贷面临强监管 权威人士称联合贷款管理尚在征求意见
【摘要】对《通知》所提到的“联合贷款”模式是否为目前各家互金公司与银行合作的助贷业务,业内对此有分歧。但共识是助贷业务未来将面临监管。南都记者获悉,目前大多数助贷机构均希望通过获取牌照的方式化解来自监管的风险。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目前《通知》并未正式下发,仍处于业内小范围征求意见阶段。“监管肯定会对联合贷款进行相应规范,但具体细节未最后确定。”一名熟知《通知》情况的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监管对于联合贷款以及助贷模式研究已久。
正急速扩张的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之间的助贷业务遭遇监管封杀?过去两天,一份未经官方证实的《关于联合贷款模式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业内流传。根据《通知》,“贷款人应将联合贷款的合作机构限定于经银监会批准设立,持有金融牌照并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一规定被看做监管层针对“助贷”模式的限制。
不过,对《通知》所提到的“联合贷款”模式是否为目前各家互金公司与银行合作的助贷业务,业内对此有分歧。但共识是助贷业务未来将面临监管。南都记者获悉,目前大多数助贷机构均希望通过获取牌照的方式化解来自监管的风险。
求证
联合贷款管理尚在征求意见
据悉,上述《通知》涵盖了下发目的、互联网贷款的定义、“联合贷款”的环节,以及联合贷款的准入、资质和风控等等。南都记者多方采访权威人士获悉,目前《通知》并未正式下发,仍处于业内小范围征求意见阶段。“监管肯定会对联合贷款进行相应规范,但具体细节未最后确定。”一名熟知《通知》情况的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监管对于联合贷款以及助贷模式研究已久。
一名与监管就联合贷款及助贷业务进行沟通的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上述文件的背景是过去两年互金公司和银行合作的助贷业务或者联合贷款发展快速,但同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银行的低成本资金通过联合贷款模式最终未能流向实体经济,形成资金空转;二是部分合作机构通过联合贷款模式,做了银行合规框架下做不了的产品和客群,监管担忧风险最终传导至银行体系内。
分歧
助贷模式是否遭遇围堵
“如果(该政策)落地,对不少公司的业务将造成极大冲击。”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认为,《通知》直接围堵了不少互金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因为根据《通知》,与银行合作的联合贷款人限定为必须是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银行金融机构。“这等于把这两年发展很快的部分助贷业务模式直接否定了。”罗浩杰表示。
罗浩杰表示,过去两年,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小贷等持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收取固定收益,中腾信、我来贷、平安普惠等助贷服务机构设计贷款产品,并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包括获客、面签、审批、贷后管理等全流程服务的助贷业务模式发展迅速。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北表示,助贷业务发展快速与银行迫切扩展C端业务有关。
《通知》所提到的“联合贷款”模式是否为目前各家互金公司与银行合作的助贷业务?对此,南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对此有分歧。因《通知》提到了“联合放贷”的概念,而非“助贷”,事实上,关于这两个概念,业内并没有统一说法。也有观点认为,联合放贷本质上就是助贷。
北京一家从事车贷助贷业务的公司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该公司与银行的合作模式是助贷公司将线索给银行,而最终放款以及贷后管理均由银行完成,并非《通知》提到的联合贷款模式。
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传统的联合贷款模式中,如小贷和银行的联合贷款模式系银行放大头、小贷公司贷小头;而在助贷模式中,助贷机构向银行提供借款人信息,并没有直接进行资金放贷,因此不算联合贷款。不过,罗浩杰则认为,当前不少助贷机构实际上需要向银行提供保证金以及贷款出现不良后的最终兜底,因此属于《通知》中提到的联合放贷模式。
对策
助贷机构力争申请牌照
“监管的意图比较清晰,将风险控制在银行体系内,避免银行体系外的风险传导进来。”一名地方监管人士在看到上述《通知》后表示,对于类金融机构,特别是非持牌金融机构,银监等监管部门难以实施非常有效的强监管,因此,对于助贷业务的风险控制,将采取收缩银行端合作的方式。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将提高银行与助贷机构的合作门槛。
事实上,尽管目前尚无具体《通知》,但助贷业务未来将面临进一步监管已成行业共识。
北京一家与多家银行开展助贷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尽管联合贷款并非限制其目前的业务,但他们的担忧在于趋势性发展。据其透露,该公司正在努力申请各类牌照。北京一家大型投资银行互联网金融项目组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在政策变动期,目前不少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都有合规压力,担心正在进行的业务突然遭遇监管围堵。而化解的方式就是尽可能获得各类牌照。据其介绍,不少创业公司甚至融资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资本实力以及股东背景,以便获得更多的金融、类金融牌照。
(编辑:田跃清)
来源: 粤一网

企业新闻



- 情报 | 360数科明日香港上市;迅雷网游加速器将于12月1日正式停运;蔚来手机或将在一年内发布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软银正式终止旗下的小灵通服务;天际汽车发布停工停产通知;ChatGPT开始大面积封号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嘀嗒出行重启港股IPO;阿里本地生活或将进行新一轮裁员;美团打车上线半指派功能
- 情报 | B站将转为双重主要上市;Tims中国将于今日登陆纳斯达克;每日优鲜浙江公司注销
- 情报 | 嘀嗒顺风车内吸烟扣除行为分6分;华为账号好友消息于6月30日起停服;美的集团裁员力度加大
- 情报 | 京东众筹宣布将于10月10日起暂停运营;蔚来申请注册咖啡商标;开课吧被诉拖欠490万合同费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