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市险企前三季原保费出炉:新华保险同比降3.83%
【摘要】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今年1~9月,中国平安、中国太平及中国人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14.33亿元、1169.64亿元、4500亿元,同比增长31.29%、25.67%、19.59%。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截至目前,共有四家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今年1~9月的保费收入情况。由于更加倚重传统保障业务,在“回归保障”的监管号召下,上市险企一直保持了比较亮眼的业绩。
“回归保障”的监管导向之下,以传统保障业务为主的上市险企经营持续稳健。
日前,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平(00966,HK)、中国人寿(601628,SH)及新华保险(601336,SH)这四家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保费收入公告。从数据来看,除新华保险受转型调整影响,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3.83%,其他三家公司业绩增速均比较理想。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今年1~9月,中国平安、中国太平及中国人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14.33亿元、1169.64亿元、4500亿元,同比增长31.29%、25.67%、19.59%。
从寿险业务结构方面看,上市险企普遍采取了“强化个险,发展期交”的转型理念。以平安为例,今年前9月,公司的个人业务占全部寿险业务的比例已经达到95.85%,其中的续期业务占比也接近六成。东北证券分析指出,当前寿险回归“个险为王”的经营思路,上市险企个险渠道坚持转型拉长期限,实现续期拉动总保费规模抬升。
三险企原保费收入增加
截至目前,共有四家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今年1~9月的保费收入情况。由于更加倚重传统保障业务,在“回归保障”的监管号召下,上市险企一直保持了比较亮眼的业绩。
具体来说,今年前9个月,中国平安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14.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29%,增速领跑四家上市险企。
从子公司角度来看,据中国平安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涨势最为强劲的是平安健康,其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58亿元。由于基数较小,平安健康的保费增幅达到了172.96%。其次为平安人寿,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979.07亿元,同比增加36.35%。此外,平安财险和平安养老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达到了1575.07亿元和143.61亿元,同比也有23.61%和14.51%的增长。
除中国平安之外,中国太平与中国人寿也录得了两成左右的保费增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公告发现,中国太平在前9月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69.64亿元,增幅达到25.67%。旗下太平人寿、太平财险及太平养老的保费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增幅分别为27.8%、14.42%和22%。
中国人寿公开的保费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9月30日期间,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4500亿元,与去年同期3763亿元相比有接近20%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的四家上市险企中,仅有新华保险一家录得了负增长。受转型调整影响,新华保险最新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98.40亿元,同比有3.83%的减少。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华保险一直在贯彻落实“银保渠道主动收缩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取消趸交业务计划,聚焦期交业务”的转型策略。新华保险中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新华保险个险渠道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8%,相反,银保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大幅减少61.3%,其中,银保趸交的保费更是下降了99.8%。
而对于略微下降的保费收入,业内也早有预期。相关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华保险的转型力度够大、决心够强,这种调整肯定会反映到经营数据当中。”
寿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实际上,新华保险转型部署中的“聚焦期交”也是几家上市险企寿险业务调整的主流方向之一。目前,在“回归保障”、“回归本源”等监管号召之下,上市保险公司普遍把“强化个险、发展期交”作为人身险业务的转型主题。
以中国平安为例,今年1~9月,该公司95.85%的寿险业务由个人业务组成。与上年同期的94.32%相比,这一比例有所上升。
中国平安方面表示,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以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及平安健康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数为统计口径,中国平安通过这三家子公司经营寿险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在上述全部的个人业务中,续期业务为1748.07亿元,占比达到58.09%。而去年同期,这一比重为58.80%,续期业务占比大致稳定在六成左右。
除此之外,中国平安在银保渠道方面也同样呈现了价值经营加强的趋势。据东北证券测算,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业务的新单期缴保费占比近六成,25个月保单继续率为90.1%,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业务质量同样保持优化。
东北证券相关分析人士也指出,当前寿险回归了“个险为王”的经营思路。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新华保险的代理人规模分别为157.8万人、132.55万人和33.3万人,较上年末分别增长了6%、19%和2%,增速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另外,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新华保险的个险续期业务占渠道总保费比例分别为70.2%、63.1%和71.6%,是上市险企个险渠道坚持转型拉长期限,收获续期拉动总保费规模抬升的成果。
(编辑:郑惠敏)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颜汐
金评媒责任编辑

- 非洲手机市场变天了!小米、realme轰开传音手机堡垒!
- 药企跨界美妆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 TCL中环发布年度报告,2025年首季度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 2025 年亚洲金融科技独角兽名单公布,Matrixport、Hashkey均上榜
- 喜报!王世平获“2024年无锡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2025年4月28日圆梦终章:泓基控股最高限度开放二级市场原始股权置换及抛售 ——泓基控股携手香港港交所释放全民持股共同富裕政策红利
- 此物不只应天上有!宇航级民用食品如何惠及万千消费者?
- 宝付支付再获殊荣,以数智科技赋能电商企业创新发展
- 哈尔滨银行 2024 年报出炉:多维发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圆梦之路已然开启,全民持股担当泓基控股开启二级市场抛售赋能共同富裕,释放全民共享红利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宣布进军中东市场;马云成立马家厨房公司;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征战「黑五」
- 情报 | 刘强东成为中国首善;QQ音乐叫停数字藏品业务;字节跳动推出番茄音乐App
- 情报 | 京东众筹宣布将于10月10日起暂停运营;蔚来申请注册咖啡商标;开课吧被诉拖欠490万合同费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字节跳动已开启裁员;小米注销网络小贷牌照;富途控股推迟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嘀嗒顺风车内吸烟扣除行为分6分;华为账号好友消息于6月30日起停服;美的集团裁员力度加大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宁德时代”理财骗局曝光;京东重试前置仓卖菜业务;法拉第未来股票增发提议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