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39亿票据案四责任人终身禁业 票交所遏制乱象
【摘要】其实,票据业务风险从2015年1月开始便偶露端倪,正常的票据交易融通资金,赚取利差,本来是风险极低的银行间业务,但因“中介”为了套取银行资金,采取内外勾结、“一票多卖”的手段,最终出现重大案件。各路“中介”尽出奇招,利用空壳公司开出商业承兑汇票,经过农信社、村镇银行或某些商业银行背书后,从银行间套出资金,金额达百亿级。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各路“中介”尽出奇招,利用空壳公司开出商业承兑汇票,经过农信社、村镇银行或某些商业银行背书后,从银行间套出资金,金额达百亿级。
时隔近两年,曾轰动一时的银行间市场票据“黑天鹅事件”——农行39亿票据案监管处罚落槌。罚款近2000万,4名责任人被给予行政处罚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近日,北京银监局官网公布了对农业银行北京分行39亿票据案的处罚决定书。京银监罚决字〔2017〕1号、京银监罚决字〔2017〕19号显示,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同业票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北京银监局决定对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给予罚款合计195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姚尚延、张鸣、王冰、刘咏梅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对其他几名责任人也给予了罚款或禁止从事相关工作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地方银监局针对银行分行开出的最重的罚单之一。
票据变“报纸”案情还原
2016年对于票据行业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年初接连爆发的票据大案引来了监管重拳,票交所在年底落地,中国票据市场迎来改革元年。
1月23日,农业银行北京分行39亿票据案拉开了票据市场乱象的导火索。根据媒体报道,票据包内出现部分票据被报纸替代的怪事,而且票据进出未建立台账。此后农业银行公告称,该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分析称,该案件背后,农行北京分行可能与某银行进行一笔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在回购到期前,承兑汇票本应存放在农行北京分行的保险柜里,不得转出。但实际情况是,承兑汇票在回购到期前就被某重庆票据中介提前取出,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但资金并未回到农行北京分行账上,而是非法进入了股市,农行北京分行保险柜中原来封包入库保存的票据则被换成报纸。直到股市暴跌,资金断链,无法填补窟窿,才终于“纸包不住火”。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人士指出,其实,票据业务风险从2015年1月开始便偶露端倪,正常的票据交易融通资金,赚取利差,本来是风险极低的银行间业务,但因“中介”为了套取银行资金,采取内外勾结、“一票多卖”的手段,最终出现重大案件。各路“中介”尽出奇招,利用空壳公司开出商业承兑汇票,经过农信社、村镇银行或某些商业银行背书后,从银行间套出资金,金额达百亿级。
案发短短一周时间后,1月29日,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再次爆出9.69亿票据风险事件。随后,天津银行上海分行(涉案金额7.86亿)、龙江银行(涉案金额6亿)、宁波银行(涉案金额32亿)、广发银行(涉案金额10亿)、工商银行(涉案13亿电子票据)等风险事件先后爆发。
从已有的公开数据看,发生在银行间转贴现市场的纸质票据是票据业务风险重灾区。上述6起票据大案累计风险金额高达108.7亿元。
乱象初步得到遏制
针对2016年初接连发生的票据大案,2016年5月开始,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126号文”)。126号文规定,“受理转贴现业务时,拟贴入银行必须确认交易对手已记载背书,禁止无背书买卖票据。”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将此前票据大案中过桥行的混乱做法全部杜绝。此外,126号文还要求加强交易对手资质管理。
为了从根源上杜绝票据市场乱象,2016年年底,人民银行颁布《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票据市场参与者,票据市场基础设施(票交所)、票据信息登记与电子化、票据登记与托管、票据交易以及票据交易结算与到期处理进行了规定,旨在规范票据市场交易行为,防范交易风险,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
2016年12月8日,由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下称“票交所”)正式上线。
杜绝票据大案发生,充分释放票据价值、统一市场,是摆在票交所面前的一场“攻守”之役。攻,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票据功能,专家预计,未来票交所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交易规模达百万亿级别的票据市场。防,则需要构筑大案防火墙。票交所上线后,在银行间市场从事票据转贴现时,票据中介乱象将得到有效遏制。“票据中介没有接入票交所,自然无法做‘期限错配’。”上海某票据中介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今票交所上线已经快满一年。接入成员不断增多,业务快速发展。
2017年前6个月,电子和纸质商业汇票共达成承兑业务402.66万笔,金额6.4万亿;办理贴现业务68.61万笔,金额3.35万亿;转贴现业务210.64万笔,金额22.89万亿;质押式回购业务20.27万笔,金额3.53万亿。
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将是后交易所时代票据市场的一个转折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参与,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并存、银行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参与;与此同时,票据市场将以电票为主,纸票仍然有一点生存空间。”招商银行总行票据部负责人李明昌表示,这一过渡期到2018年将基本完成。
(编辑:杨少康)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莉莉财经



- 情报 | 华为Mate50系列或将再成为理财产品;快狗打车上市3个月股价跌超70%;小音咖被强制执行1.9万
- 情报 | 红岭创投周世平等18人被立案移送深圳中院;商汤收缩智慧城市事业群;腾讯音乐将以介绍方式于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京东成立互联网医院新公司;Meta被裁员工至少补偿71万元;马斯克欲在推特上线余额宝功能
- 情报 | 银保监会约谈前海人寿实控人姚振华;跨境电商Shein最快2024年在美IPO;女子称买9本书全盗版起诉当当网
- 情报 | 汇丰据悉拟拆分印尼业务上市;腾讯新闻回应传言;开课吧裁员规模控制在30%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光年速递 | 紫光集团宣布更名为“新紫光集团”;雷军将重新主持手机发布会;萝卜快跑无人车售价仅20.46万元...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