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步入整改深水区 金融牌照或成2018年命门
【摘要】切割、整改、转型,与一切被监管层认定为违法违规的业务划清界限,以在专项整治工作到期前满足合规性要求,是当下各大网贷平台的重点工作。然而,一再推迟的专项整治工作期限,或许从侧面表明,经过了长期野蛮生长的网贷行业,存在着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切割、整改、转型,与一切被监管层认定为违法违规的业务划清界限,以在专项整治工作到期前满足合规性要求,是当下各大网贷平台的重点工作。然而,一再推迟的专项整治工作期限,或许从侧面表明,经过了长期野蛮生长的网贷行业,存在着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
2017年一系列针对网贷行业的政策陆续出台,意味着网贷行业的合规性整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这种态势下,现金贷平台必须赶在整顿前抓紧催收,而一些死撑着的借款人,寄希望于等平台关门即可不还钱,新的博弈又拉开了帷幕。
长期野蛮生长,而今积重难返?
纵观2017年,对于网贷行业而言,“合规”二字贯穿始终。
如果说,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发,为网贷行业进入严格监管期定下了基调,那么2017年一系列针对网贷行业的政策陆续出台,则意味着网贷行业的合规性整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曾几何时,利润回报丰厚的校园贷和现金贷,是各大网贷平台捧在手心的香饽饽;现如今,在强大的监管压力下,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被叫停、现金贷被套上紧箍咒,香饽饽俨然成为了烫手山芋。
切割、整改、转型,与一切被监管层认定为违法违规的业务划清界限,以在专项整治工作到期前满足合规性要求,是当下各大网贷平台的重点工作。然而,一再推迟的专项整治工作期限,或许从侧面表明,经过了长期野蛮生长的网贷行业,存在着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
2018年6月,是目前确定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完成最后监管验收的时间表,也被不少人认为是网贷行业涅磐重生“生死线”。究竟哪些业务模式能经得起监管验收,哪些网贷平台能在监管大限到来之时从容越过,请拭目以待。
合规成为2017年主线
在2016年监管强势介入网贷行业后,今年2月22日,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则从规范网贷行业资金流向入手,拉开了今年网贷行业的监管大幕。自此,央行、银监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行业监管机构在年内相继推出十余项政策,节奏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让针对网贷行业的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在这样的监管风暴中,一直被高利率、暴力催收、“裸条”等负面信息围绕,却受众多网贷平台所青睐的校园贷、现金贷,可谓首当其冲。
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手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未经监督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从事校园贷业务。
事实上,监管部门叫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并不是完全忽略大学生群体的借贷需求,而是在堵“偏门”的同时,积极开“正门”:推进银行进入校园,目前,包括中国银行、上海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也通过与高校深度合作的方式,开展正规的校园消费信贷服务。
至于现金贷,监管机构则从今年4月开始在多项文件中要求进行行业整改,到今年12月,监管部门更是明确现金贷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同时,暂停网络小贷牌照批设,并要求严格执行36%的贷款利率上限。
政府监管的持续加强,给了近两年蓬勃发展的网贷行业当头一棒;在此之外,来自第三方合作商业机构的压力,也让依赖第三方征信数据开展普惠金融的网贷行业雪上加霜。如在11月下旬,对金融政策分享十分敏感的蚂蚁金服,就以不当催收、各类费用超过法定保护利率上限等为由,暂停了与部分网贷平台的合作。
监管趋严,大浪淘沙,网贷行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根据网贷之家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目前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为1954家,相比于今年1月的2407家减少了453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2016年网贷平台跑路常态化的现象,今年网贷平台通过转变经营业务和模式后选择良性退出的居多。
而在今年整个市场逐渐收紧的背景下,网贷行业的领头羊们,则纷纷抓紧时机赴外上市——截至12月,今年已经有6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挂牌海外股票市场,谋求资本市场的认可。
有观点认为,这是网贷龙头企业在监管高压下完成业务合规审查后的顺势而为,以数据透明来证明自身实力,并能获得明显的背书作用;而也有观点指出,网贷行业的风险累积、空前高涨的监管压力,都给网贷巨头的上市前景蒙上了阴影,在行业整顿完成之前的这段时间,或许是这些企业完成IPO的最后机会。
牌照将成2018年命门
在2017年政府的严格监管下,网贷(校园贷)的市场环境得到了有效的精华,不过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技术平台的监测,仍有部分平台仍然在开展校园贷业务,或者采取培训贷、创业贷等名称等更为隐蔽的方式违规开展业务。
其实,根据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度安排,目前已经有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这也将成为未来校园贷发展的正途;未来一些试图通过违规、打擦边球方式提供校园的平台将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
而对于此次网贷行业整改的另一重点,现金贷在一系列监管接连出台的强压下,也面临着众多亟待调整的问题。首先应当解决的,就是平台必须持牌经营。
根据零壹财经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开业的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19家为银行系持牌公司;截至11月底,全国已经有至少223家网络小贷公司注册开业;而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统计,目前仍在运营现金贷平台的有2600余家。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曾指出,如果严格按照持牌运营的要求,未来能够留存的现金贷平台数量,很有可能不会超过当前的10%。
牌照化强监管的推进,加上网络小贷牌照暂停批设,已经让小贷牌照的价格,从年初的1000万元左右的报价,翻了好几番;而另一方面,已经持有牌照的现金贷平台也并不能掉以轻心,对于产品利率水平、客群定位、经营模式及风控规则等国家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认真应对;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未来现金贷业态、现金贷行业格局均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科学智能风控系统将成决胜关键
在退出市场的压力面前,为避免资金无法回笼,不少现金贷平台正在抓紧收回已经放出的贷款,甚至连夜加班进行催收;与此同时,暴力催收的现象或将有所抬头。
其实,关于催收的合法边界、如何通过正当手段实现逾期待还贷款的管理,探讨也一直在持续进行。目前由于我国尚没有就催收出台全国性的行业规范,面对催收乱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本着急用先行的原则,着手对催收制定相应的标准,目前已进行立项。
不过在12月1日出台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这也将意味着从事现金贷服务的平台,不能再延续过去那种通过高利率覆盖高坏账率、通过暴力催收控制风险的风控手段了,谁能拥有更为科学、智能化的风险识别、定价手段,谁才有可能符合监管要求、并从市场竞争中胜出。
老玩家的“逍遥游”
“现在监管严了,再想像以前那样借新还旧、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可能做不到了。”谈到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的现金贷规范整顿工作,圈子里的老玩家——刘鑫(化名),只有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监管重拳频频出击,目前多家现金贷平台要么降低放贷额度,要么直接停止放贷,让很多“以贷养贷”的现金贷参与者,直接面临着资金链断裂、多笔贷款逾期的风险。
然而,身负十几家现金贷平台贷款的刘鑫,并不为欠款即将逾期无法偿还而感到紧张和害怕。在他看来,监管部门规范整顿现金贷行业,让他有了和平台博弈的“资本”。
“持牌经营、严格执行36%贷款利率上限等要求,让众多现金贷平台自身处于违规经营的状态,断了他们的活路。等我的贷款到期了,忍忍催收电话,没准再拖个两天,这些平台就倒闭了,还还什么钱?”刘鑫说,他之前了解过,他借款的这些现金贷平台,没有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所以他并不担心逾期不还对自己产生多大的影响,“除了催收,他们还能拿我怎么办,难道还去起诉我?为了几个借了个几千、上万元不还的借款人,一个个打官司划算吗?”
有刘鑫这种想法的借款者不在少数,他们寄希望死撑着不还钱等着平台关门;有的则以政策作为“挡箭牌”,以平台存在多处违规为由,要求减免息费。
借款者的这些举措直戳当下一些现金贷平台的痛处:为了避免坏账大幅攀升,他们只能赶在整顿合规前连夜加班进行催收,以至于部分平台催收手段不断升级。
“现在,一些现金贷平台希望规范整顿工作再宽限些时日,让他们能够从容处理存量业务,而一些打着不准备还款心思的借款人,则指望监管部门尽快采取行动,加速涉嫌违规的平台倒闭,好让他们的欠账一笔勾销。”面对这场由监管政策出台而引发的闹剧,某现金贷平台工作人员感慨道。
“凡金融必监管”不是空话
十年前,首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彼时这种欲借助互联网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借贷模式,在信用体系尚不完备的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经过十年的历练,网贷行业的参与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批脚踏实地、立志用互联网技术将金融服务和产品惠及更多普通民众的践行者,为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当然,应当看到,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前期监管缺位、规范不明的情况下,一些在传统金融领域也曾出现的乱象,也悄悄蔓延进网贷行业;野蛮生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大力提倡普惠金融的同时,需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法和欺诈行为。
从今年2月《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出台,到12月《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发布,覆盖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整治方案、备案管理、信息披露等诸多领域的相关政策不断落地,让人们看到曾经乱象丛生的网贷行业,正在被一步步纳入正规化运营的轨道。
坚决整治违规业务,逐步规范存量业务,严格控制新增业务,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开展净化行业环境,而非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一禁了之,此次国家监管部门针对网贷行业的清理整顿工作,得到了广泛肯定和支持,也让不少人明白,“凡金融必监管”并不是一句空话。
在严格的整治措施出台背后,配合着行业整改进度,国家监管部门不断调整最终监管验收期限以延缓企业压力,张弛有度的做法体现了监管层人性化的考量。“生死线”延期,对于不少平台而言是一次喘息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各家平台可以放松合规步伐。
然而,我们也应当反思,作为行业另一端的用户,在享受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金融基础知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在金融服务领域,供给端和需求端从来都不可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只有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参与者共同成长,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健康发展。
(编辑:杨少康)
来源: 法治周末 作者:李含
莉莉财经
- 情报 | 百度文心一言今日正式开放测试预约;宁德时代赴瑞士上市或被推迟;美团买菜重启扩张计划
- 情报 | 字节跳动寻求以50亿美元出售沐瞳科技;小米在汽车研发投入超70亿;电视家发公告称绝对不跑路
- 情报 | 苹果AR眼镜或将推迟上市;币安将收购竞争对手FTX;美国科技公司10月裁员近万人
- 情报 | 开课吧被申请破产审查;腾讯音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京东快递将推全新保价服务
- 情报 | 特斯拉年底前或推出新降价手段;法拉第未来称FF91今年不会交付;马斯克恐失去世界首富位置
- 情报 | 蔚来手机终于来了?车车科技完成SPAC上市;中国恒大回应恒大财富事件
- ESG每周资讯 | 碳市场行业纳入优先序: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因成熟度高被列为优先纳入碳市场
- 情报 | 华为投入研发金额全球排名第四;蚂蚁集团否认重启IPO;飞书国内业务短时间无法盈利
- 情报 | 首辆FF91量产车4月15日下线;腾讯大股东或再度减持;推特已解雇八成员工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