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潮涌:企业融资需求大增 近七成遭遇破发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今年以来已有100余家企业登陆港股,其中不乏内地新经济领军企业。即便期间近七成公司遭遇破发,多家上市公司调低发行价,企业IPO热情依然不减。

  爱财经  ·  2018-07-18 10:35
港股IPO潮涌:企业融资需求大增 近七成遭遇破发 - 金评媒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文/陈健 黄淑慧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今年以来已有100余家企业登陆港股,其中不乏内地新经济领军企业。即便期间近七成公司遭遇破发,多家上市公司调低发行价,企业IPO热情依然不减。

“近期接触到的处于可上(市)可不上(市)阶段企业都加快了赴港IPO节奏。除港股市场自身改革对新经济企业包容度提升的原因以外,在去杠杆背景下,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融资的需求大增。”17日华北某私募股权投资人士与中国证券报记者谈起当前港股上市潮时说道。

今年以来已有100余家企业登陆港股,其中不乏内地新经济领军企业。即便期间近七成公司遭遇破发,多家上市公司调低发行价,企业IPO热情依然不减。

赴港潮涌

12日8家公司同一天上市,“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成为资本市场热议话题。截至17日,已有127家企业登陆香港市场,较去年同期增长58.75%,其中云集了一批内地新经济企业,包括平安好医生、小米、51信用卡、映客等。此外,沪江网、宝宝树、找钢网、美团点评、信达生物5家公司在聆讯队伍之列。

对于这波上市潮,国泰君安国际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随着沪港通、深港通开通,近年来两地互联互通愈发密切。4月港交所IPO上市新规的实施更为港股市场注入新动力,有利于吸引更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具体来看,为吸引更多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港交所针对同股不同权架构、第二市场上市以及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提出改革新政。天风证券分析师何翩翩表示,新政实施后港股市场开放度较高,更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诉求的新经济企业上市和融资需求。随着更多新经济公司加入港股并带来国际市场更高关注度,港交所有望取代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成为内地新经济公司境外IPO首选市场。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认为,H股全流通试点也使得赴港上市吸引力增强,一些内地企业愿意通过H股模式上市。

12日在港交所敲锣的齐屹科技人士表示,港交所对上市企业限定的财务标准相对宽松,公司自2017年年底开始筹备香港上市事宜,4月递交申请,12日挂牌交易。内地家装市场与美国差异较大,与赴美上市比较,公司的商业模式在香港市场更易获得认同。

普华永道6月底发布的《独角兽CEO调研2018》显示,共有101家超过13个行业的内地领军企业高管参与调研,65%的企业未来两年有上市计划。

破发为哪般

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显示,今年以来上市的127家企业,截至17日,破发企业已达80家。其中,“新经济五剑客”中,除腾讯系的阅文集团外,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平安好医生均告破发。

华东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内地企业破发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内地企业对在香港上市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其次,港股市场是国际化市场,上市门槛虽然较低,但对行业和企业未来发展空间要求较高;最后,受大环境影响,近期港股二级市场走势低迷。

从企业上市估值定价角度看,国泰基金一位投研人士表示,港股IPO采用市场定价,因此像阅文、平安好医生这种有效申购倍数高达600倍以上的热门股,基本在IPO定价时就反映了市场高涨的需求,留给二级市场的溢价空间有限。

二级市场新股破发的影响甚至在向一级市场传导。近期一些公司IPO不得不顺应市场,“临阵”调低发行价。例如,12日上市的直播平台映客最终发行价仅为3.85港元/股,按2017年7.92亿元净利润计算,PE为8倍多。

为何要紧抓上市“窗口期”?背后是PE/VC在推波助澜,还是企业嗅到了一级市场“资金寒冬”的气息?有PE机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17年年底以来赴美和赴港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大多成立于2012年前后。VC/PE陪跑6年至7年后,基金期限将至,此时上市是正常节奏。

章晓洪表示,面临“资金寒冬”的说法言过其实,但在去杠杆大背景下,企业融资环境趋紧,对企业而言,尽快上市是最优选择。至于破发率较高,主要是受近期二级市场影响,真正的优质公司最终能走出破发的尴尬境地。

创投业的新期待

普华永道预计,2018年将有220家企业赴港上市,全年集资总额预计将达到2000亿港元至2500亿港元,香港有望再次成为全球最大IPO市场。

上述华北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人士表示,香港市场上市制度改革后,医疗、科技等新兴行业企业符合港股上市条件的,可以考虑去上市。此外,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港股市场更青睐消费、房地产、金融等行业。

“美团等新近IPO公司3个月内的股价走向将深刻影响创投行业价值取向。好,则大家继续做爆炸成长梦想;不好,则风险投资的一个泡沫时代结束。”此前,鼎晖创投的创始人王功权在朋友圈公开表示。

华中某券商直投机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未来券商直投机构的投资肯定要往前端走,这意味着风险更高,要求对产业理解更透彻,行业把握更清晰;有更高质量的团队人才储备,如具有深厚产业背景人士或资深投行人士。公司今年的投资方向在由偏后期向前端PE乃至VC阶段转移。“以前觉得风险高、不敢做的偏早期项目正在慢慢接触。公司的计划是,深耕一两个熟悉的行业,如教育、医疗等大消费行业,做产业链投资,进行上下游整合。”

“这些偏早期阶段的投资项目,不一定要走IPO退出的路子,只要投资项目有一定增值,可以通过并购、转让等渠道退出。虽然这些渠道退出的收益低一些,但周期相对短。”上述华中某券商直投机构人士说。

(编辑:杨少康)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文/陈健 黄淑慧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爱财经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