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前景诱人:科技激活新零售潜力 新金融加速入局
【摘要】新消费市场“蛋糕”正越做越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多位专家近日表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需求衍生出巨大的新消费市场,越来越多企业向新零售转型,金融机构也快马加鞭布局消费金融市场。新消费市场“蛋糕”正越做越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科技激活新零售潜力
新消费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以网上购物为例,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业主管合伙人钱亦馨表示,中国网购商品总值为4万亿元左右,2011年以来,网购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爆发性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全部消费品零售额的比例由2015年的10.8%激增至2017年的15%。
在钱亦馨看来,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类型开始从发展型向享受型转变。消费升级下,居民用更多收入购买非必需品,以改善生活质量和体验。
从消费主体来看,未来5年间,“千禧一代”(指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生的人)将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这代人更追求品质与个性化的需求,对奢侈品的需求增长,喜欢在网上分享反馈购物体验。展望未来,网络购物会更普及,电子商务也会在更多的农村市场普及,线下零售会被赋予新角色,与在线平台进行挂钩。
新消费迸发,零售业面临转型。钱亦馨强调,企业应当创新,但不能停留在科技本身。企业要拥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要提供给客户无缝衔接的体验,快速简便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运用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消费金融“加持”
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增速较快。据联讯证券统计,消费贷款从2015年1月的15.7万亿元增加到2018年5月的33.9万亿元,增长116%。
消费金融市场吸引了多方“玩家”进入,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租赁公司等。
据恒大研究院统计,银行是消费信贷最主要的供给方。其中,信用卡是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最重要的途径,预计2022年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将达13.23万亿元,占据消费金融半壁江山。此外,近年兴起的直销银行也成为传统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消费金融服务的切入口,是银行拓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平台。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持牌运营,在资金、风控、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
来源: 赵白执南 · 中国证券报

财经360



- 情报 | 软银旗下Arm 计划9月IPO;松下宣布清算LCD面板子公司;大众旗下捷达品牌或购零跑技术平台
- 情报 | 京东闪付将于12月31日暂停HCE支付功能;黄光裕本月第四次减持国美零售;腾讯手游玄中记明年2月停运
- 情报 | 寺库再被申请破产审查;网易云旗下社交App被指涉黄;多家共享单车被曝优惠价杀熟
- 情报 | 张飞出行被曝押金难退;小音咖拖欠课时费超9亿元;抖音将推独立种草App“可颂”
- 光年速递 | 孙正义重回公众视线;原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程道放离职 ;上半年超万人离开证券业...
- 情报 | 特斯拉已正式开始裁员;趣店创始人罗敏开卖预制菜;快狗打车香港IPO孖展暂录逾1.12亿港元
- 情报 | 刘强东成为中国首善;QQ音乐叫停数字藏品业务;字节跳动推出番茄音乐App
- 情报 | 威马车机App暂停服务;Mate 60系列供应商回应涨价;网易有道推出虚拟人口语教练Hi Echo
- 情报 | 特斯拉年底前或推出新降价手段;法拉第未来称FF91今年不会交付;马斯克恐失去世界首富位置
- 情报 | 摩拜可通过美团退押金;金融业出台限薪令;阿里董事会新增2名独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