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逾期与不良缺口超2600亿,新分类法将推动风险暴露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新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标准,让A股上市银行更为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面临着新的压力。

  财经光年  ·  2019-05-08 09:50
上市银行逾期与不良缺口超2600亿,新分类法将推动风险暴露 - 金评媒
来源: 第一财经   

新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标准,让A股上市银行更为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面临着新的压力。

银保监会4月30日出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将非零售债务人在本行5%以上债务被划为不良的以及逾期超过90天的贷款全部划入不良贷款,并将风险分类对象扩大到全部金融资产。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A股32家上市银行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的缺口达到2627亿元左右。

“不良贷款都已经按户分类,新规定执行后影响也不大。”业内人士说,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虽会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但冲击有限,主要影响的是不良资产分类情况。

对商业银行来说,征求意见稿影响最大的是风险分类对象扩大到全部金融资产。业内人士称,在银行资产中,投资类资产目前虽然也进行分类、计提拨备、但一般不会纳入不良贷款。一旦强制纳入不良资产,将会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产生一定影响,部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也将面临压力。

逾期与不良缺口2600亿

根据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对非零售债务人在本行的债权5%以上被分为不良的,对该债务人在本行的所有债权均应归为不良。

“现在不良贷款都是按户分类,而不是按笔分类,同一户贷款分笔发放,只要有一笔不良,剩下的全部都划进不良。”某上市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根据监管要求,银行计算同一贷款人的不良贷款时,要按合并口径计算,而非单笔计算。因此这项规定对银行影响不大。

“合并计算不良贷款的规定,已经执行十多年了。”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人士亦对第一财经称,早在2007年,监管就已对此做出了具体规定。影响较大的主要是2018年以来一些企业债券违约后,贷款也成为实质不良贷款,但由于时间较短,一些银行未将其纳入不良。

上述华南股份制银行人士称,虽然一些企业债券违约、贷款逾期的比例远远超过5%,一些企业甚至已经丧失还款能力,构成实质不良,但这部分资产的风险的影响,将主要在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影响。

根据征求意见稿,逾期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的标准主要以逾期时间、减值比例为依据进行划分,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90天、同一非零售债务人在银行的债务中逾期90天以上的已经超过5%,分类时应划入次级类;逾期超过270天、债务人逃废债、金融资产已减值40%以上,则归为可疑类;逾期超过360天、债务人已进入破产程序、金融资产已减值80%以上,则归为损失类。

A股上市银行逾期90天以上与不良贷款之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根据Wind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A股32家上市银行中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与同期不良贷款之间的缺口金额共计达到2627亿元,且缺口大多是时间在一年以上的逾期贷款。

其中,逾期时间90天以上、一年以内的贷款,与同期次级、可疑类贷款存在缺口的银行只有一家,金额为140.46亿元。而逾期一年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存在缺口的更为普遍,共涉及29家银行。从缺口规模来看,金额在200亿元以上的共有4家,合计金额约为1589亿元;100亿元以上的亦为5家,合计金额约647亿元;10亿元以上的1家,金额53.7亿元;金额在50亿元以下的19家,合计金额约196亿元。

按照监管现行规定,存在以上情形的贷款,均需纳入不良贷款范围。这意味着,仅上市银行部分,按2018年底数据计算,全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就将增加超过2600亿元。

“逾期90天、一年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存在缺口,并不等于这些贷款全部没有被算进不良。”上述上市银行人士说,银行一般都根据资产可回收情况对风险资产进行分类,回收率达到30%-50%时,即便逾期超过一年甚至更久,一般也会算进次级、可疑类中,而不是损失类。

该人士还称,目前对不良贷款的划分,通常按照可回收比例划分,而不是而按逾期时间划分。划分标准调整后,可能会导致部分次级、可疑类贷款转入损失类。因此,新指引对不良贷款规模、不良率影响不大,但对不良贷款分类影响较大。

投资资产风险分类冲击资产质量

相对于信贷类资产,金融资产全部纳入风险分类,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影响将会更大。

根据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应对表内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债券、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等。表外投资资产也要进行风险分类。

此外,商业银行对投资的资管产品或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分类时,应穿透至底层资产,按照资产风险状况分类。无法穿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应按最差的资产确定风险分类。

“除了现金、央行存款、贷款之外,买入返售、债券、应收款投资等都属于投资资产,银行也会进行风险分类,有些银行也计入了不良资产,并且计提减值损失。”上述上市银行人士说,由于此前没有强制性要求,而且各家标准不同,金融投资资产纳入贷款五级分类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投资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并不是一个新要求,监管以前也出过指引,现在也是按表内贷款的方式进行分类,而且按风险分类进行拨备。”上述华南股份制银行人士说,由于没有强制纳入规定,银行一般不将投资资产的风险计算在不良贷款和不良率中。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实行新要求,投资资产纳入计算范围后不会影响银行利润,但对不良资产、不良率的影响将是最大的,“上市银行的不良率就没那么低了”。

从可查数据来看,上市银行的金融投资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普遍处于较高状态,除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此类资产的占比均在30%以上。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工行拆出资金、买入返售、存放同业、金融投资四类投资类资产,金额分别为3846亿、5778亿、7340亿、6.75万亿元,合计金额达8.45万亿元,约占其同期27.7万亿元总资产的31%左右。

建行的情况也基本相近,截至2018年12月底,该行存放同业款项约4670亿元、拆出资金约3497亿元,买入返售资产2018亿元,金融投资余额约5.71万亿元,合计约6.75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超过29%。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截至2018年底存放同业、买入返售、拆出资金、金融投资的余额分别约为1001亿元、3134亿元、1994亿元、1.67万亿元,合计占比约为33%。

一些城商行的投资类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更高。例如北京银行的存放同业、拆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总额达到1万亿以上,在同期总资产中的占比超过40%。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国有大行的投资资产占比,已经超过29.5%,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则分别达到30.8%、43.9%、32.8%以上。

上述上市银行人士说,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银行虽然根据可回收情况,对投资资产进行分类、计提拨备、减值损失,但一般不会纳入不良贷款。纳入的通常放在关注类贷款中,如果征求意见稿实施,投资资产占比高,没有进行风险分类的银行,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拨备压力上升

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称,如果债务人在他行的贷款出现不良,且达到5%,而在本行贷款处于正常状态,则不会影响本行风险分类,通常都会计入关注类贷款。若在本行的不良贷款也到5%以上,则全部贷款已计入不良贷款,不会形成银行间的交叉传导。而对于逾期90天、一年以上的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范围,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2018年年初以来,在监管的要求下,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基本都放到不良贷款里面去了。”上述上市银行人士说还称,逾期一年以上的贷款,与损失类贷款之间的缺口,并非将全部转化为不良贷款,而是已经包含在次级、可疑类之中。新规实施后,影响的将是不良贷款分类,次级、可疑类贷款规模甚至可能下降,损失类则有可能上升,但不良贷款不会大幅增加。

中银国际也认为,对不良认定尚不够严格的银行来说,短期内会带来潜在的不良确认压力,部分尚未达标的银行,需要在2019年底内将全部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

相对于整个银行业庞大的资产规模、存量不良贷款相比,即便将上述逾期90天以上不良贷款,全部纳入不良,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也并不是很突出。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约为2.03万亿元,不良率1.83%。加上上述部分,总体不良贷款接近2.3万亿元,不良率则处于2%略高的水平。

真正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影响的,将来自金融投资类资产。上述华南股份制银行人士说,部分银行虽然对投资资产进行了风险分类,并且计提了风险准备,但却没有纳入不良资产。新的标准执行后,此类资产必须纳入不良,因此将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不良率上升,从而导致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下降。

“计提了拨备之后,拨备覆盖率就会下降,如果没有处理掉或收回来,拨备又没有同步增加,拨备覆盖率会进一步下降。”该人士说,金融投资资产全面进行风险分类,会导致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等指标,面临较大压力。

上述上市银行人士也称,金融投资类资产中,非标资产类别发生风险,但未纳入不良,为银行隐匿、修饰资产质量提供了渠道,今后纳入不良范围,将无法隐藏,必然使银行的资质质量更为真实,对拨备覆盖率、不良率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

中银国际认为,投资资产如果过去没有严格参照信贷类资产的分类标准来执行,在穿透式管理的要求下,将面临重分类和拨备计提的压力。但原先资产分类管理已经较为严格,风险管理审慎的银行,将能够享受拨备覆盖率更低的监管要求,监管压力反而减轻。

来源: 第一财经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财经光年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