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再获政策青睐 盈利与风控能力竞技加剧
【摘要】扩大内需成为当前宏观政策的重要发力点。消费金融对于激发消费潜力、打造消费新增长点的积极作用备受重视。近日,消费金融又迎来利好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指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扩大内需成为当前宏观政策的重要发力点。消费金融对于激发消费潜力、打造消费新增长点的积极作用备受重视。近日,消费金融又迎来利好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指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消费金融市场整体发展已经很成熟,主体多元、分工细化、层次立体。”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评价说。此前,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与百融行业研究中心联合撰写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洞察报告》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元级以上规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主要参与方有银行、分期购平台、电商平台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与众多商户开展广泛合作,开发了独具特色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从2009年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试点消费金融,2010年首批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北银、锦程、中银、捷信)相继成立至今,历经两次扩容,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扩容至24家。
2016年,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也随之进一步放开。《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补充流动性;大力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据统计,目前有12家消费金融公司被允许进入银行间市场,5家获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从盈利状况来看,受居民消费提速及政策利好影响,专业的消费金融机构在规模和利润方面都有较大发展,部分业绩基数较小的消费金融公司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不过,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行业分化显著。对于竞争激烈的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场景、风控、获客能力的比拼仍在继续。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虽已普遍实现盈利,但分化明显,能适应互联网运营模式、实现科技驱动发展的消费金融公司数量有限,多数公司受获客难、风控难、产品定价单一等困扰,盈利能力和经营水平仍有待提升。”薛洪言表示。
截至8月27日,共有1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情况。数据显示,有10家公司实现盈利,只有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亏损0.43亿元。4家公司净利润超1亿元,其中,招联消费金融7.1亿元,兴业消费金融4.42亿元,马上消费金融3.01亿元,中邮消费金融1.39亿元,其余6家盈利则在千万元不等。
控股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名单中,银行的存在感很强。据统计,24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17家属于银行系,其中全国性银行4家,分别为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地方性银行13家,分别为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等;其余6家银行控股股东则分属于信托系、外商独资、民营企业等。
不止参股消费金融公司,薛洪言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商业银行主要是信用卡和消费贷两条腿走路,且不同银行的策略不同。大行以消费贷固守优质客群阵地,靠信用卡外拓用户边界,实现用户下沉;中小银行则以助贷为桥梁,借助互联网平台流量和风控优势,实现规模快速增长。
除了盈利能力的高低之分,行业分化还表现为,在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合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自2017年开始,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和监管政策相继出台,“合规”成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生命线。针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存在的贷款资金被挪用、贷前调查未尽职、信贷管理不审慎、以贷收费、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等行业乱象,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经过一年多的行业整顿肃清,高危平台退出市场、校园贷被禁止,消费金融逐步“脱虚向实”,回归促进消费增长的正轨。不过,暴力催收、变相收取利息、恶意扣费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此,薛洪言认为,可着重夯实行业基础设施,如完善征信体系、共享反欺诈数据、打击恶意逃废债等,同时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行业竞争环境。
此外,近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上半年,居民杠杆率累计上升2.1个百分点,短期消费贷款被认为是拉动居民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动力。不过,该报告同时指出,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抬升了部分居民债务水平,但规模有限,且绝大部分属于居民部门内部的债务债权关系,不会带来太大的金融风险。对此,薛洪言也表示,居民杠杆率整体水平处于可控范围,不过要关注特定群体尤其是90后群体杠杆率快速提升问题。这部分客群收入低、负债高,杠杆率超载,资金链紧张,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稳健发展的薄弱环节,需重点关注,避免出现大的风险。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五年夏耳
- 情报 | 马斯克承认推特可能会失败;特斯拉新款Model 3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Skype国内10月1日停止运行
- 情报 | 字节跳动与摩根大通合作将进军支付领域;粉笔港股上市发售价每股9.9港元;恒驰5将推送首次OTA更新
- 情报 | 寺库公司被立案调查;钟睒睒再度成中国首富;吉利拟与雷诺成立合营企业公司
- 情报 | 蔚来汽车申请在新加坡交易所暂停交易;汇源果汁欲回A股上市;钉钉回应基础版超过10人将收费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光年速递:OpenAI解除AI安全负责人职务;扎克伯格称未来将有AI克隆体来分担工作;Meta正式发布Llama 3.1开源模型
- 情报 | 嘀嗒出行重启港股IPO;阿里本地生活或将进行新一轮裁员;美团打车上线半指派功能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银保监会约谈前海人寿实控人姚振华;跨境电商Shein最快2024年在美IPO;女子称买9本书全盗版起诉当当网
- 情报 | 中国互联网大厂订购50亿美元英伟达芯片;吉利与百度合资成立汽车科技公司;极氪百万超跑 ZEEKR 001 FR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