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代偿灰产浮出水面,商机还是骗局?
【摘要】信用卡代偿难以阻断,各类风险不断发生。

最近,“信用卡代偿”问题又出现了。
部分第三方机构先行垫付一笔资金,持卡人再偿还第三方机构欠款,最后甚至发展成“套现贷”。此类信用卡风险不小,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据相关媒体报道,部分催收中介近期做代理索回信用卡罚息、滞纳金生意,自称可帮向银行索回罚息,即“代要罚息”。此模式本质为平台代偿,但与模式一不同的是,借款人不再欠款信用卡,而是欠款代还平台。
之前,信用卡代平台层出不穷,在优可生活yoki信用卡代偿平台下线后,一些代理人转而开始面向一个新的代还平台——“蜂收”。
据京城一家媒体报道,“蜂收”是持牌支付机构广州市汇聚支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聚支付”)旗下产品,而“蜂收”平台存在违规帮助用户进行信用卡套现,商业模式存拉人头、涉嫌传销的嫌疑。
另悉,在“蜂收”平台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交易通道选择,并且可以开启自选地区功能,平台会根据用户选择的地区自动匹配商户。
这类通过各种收款App进行信用卡套现的操作早已引起清算机构的关注。
今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持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兴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业内简称“85号文”)规范了特约商户与受理终端管理要求,包括要求收单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审核特约商户申请资料、严格受理终端管理等。
一位 “蜂收”平台代理人回应称,汇聚支付主要为“蜂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并未参与日常运营当中。汇聚支付人士也表示,在接到监管机构下发的通知后,已下架相关功能产品。
然而,截止目前,“蜂收”平台自选地区功能仍未下线。那么,对汇聚支付来说,旗下平台违规操作是否需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
对此,有相关人士认为,需要承担,支付牌照业务是为合法商业经营而开展的,对于合作擦边球乃至违规业务,一旦被上级部门查实,将面临相应处罚。旗下业务比合作业务定性可能会更进一步,合作业务有可能是风控不严,而旗下业务则不可能不了解情况。

金评媒JPM
JPM责任编辑



- 情报 | 诺基亚在多市场起诉OPPO侵权;Apple Music将登陆Windows;特斯拉移除USS
- 情报 | Meta本周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推特每天亏损近3000万元;许家印7亿港元山顶豪宅被建行接管
- 情报 | 京喜拼拼并入零售业务;豆神教育收关注函;全球15家数字支付公司中支付宝居首位
- 情报 | 江淮拟转让蔚来工厂资产;钟薛高回应欠薪风波;谷歌旗下多公司裁员
- 情报 | 百度将于3月公布ChatGPT产品;恒大地产再被执行超12亿;比亚迪诉汽车大V侵权案将开庭
- 情报 | 首辆FF91量产车4月15日下线;腾讯大股东或再度减持;推特已解雇八成员工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曹操出行回应裁员消息;马斯克收购推特进程或暂时被搁置;比亚迪市值跻身全球前三
- 情报 | 卫龙香港IPO定价10.56港元;美国大型床垫制造商席梦思申请破产;法拉第未来将于明日公布FF 91车辆交付计划
- 情报 | 天眼企服将于7月关停;Meta开始使用新股票代码;社交平台Soul宣布撤回美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