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万亿信贷聚合模式:小贷手续费收入为何5倍于息差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一张互联网小贷牌照,既可以放贷数百亿,更可以刷出5倍于利息收入的手续费。这一玩法,在2018年以来逐渐浮现并规模猛增,但其受到注意,还是由于近期的“套路贷”整治,大数据风控和网络爬虫清理,数个“大数据”公司被警方搜查。近日,记者独家获取的内部数据,揭示了这一玩法的“新花样”。

  Super  ·  2019-11-27 10:34
拆解万亿信贷聚合模式:小贷手续费收入为何5倍于息差 - 金评媒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张互联网小贷牌照,既可以放贷数百亿,更可以刷出5倍于利息收入的手续费。

这一玩法,在2018年以来逐渐浮现并规模猛增,但其受到注意,还是由于近期的“套路贷”整治,大数据风控和网络爬虫清理,数个“大数据”公司被警方搜查。

近日,记者独家获取的内部数据,揭示了这一玩法的“新花样”。

在互联网贷款产业链上,当前流行的玩法是“信贷聚合模式”,即助贷或联合贷款,由蚂蚁金服、平安普惠、度小满金融、微众银行或新网银行等金融科技机构牵头或撮合,引入大数据风控、担保增信、银行等资金方。

这条产业链的参与方各取所需——银行获得个人贷款息差、金融科技机构继续掌握流量入口,并实现“科技输出”。

其结果是,原本以互联网小贷牌照放贷的金融科技机构,手续费的收入远超贷款息差,“一张小贷牌照放出千亿贷款”的旧模式已成过去时。

记者独家获取的数据显示,2019年1-6月,蚂蚁金服旗下蚂蚁小微小贷的手续费净收入接近14亿元,远超2.5亿的利息净收入。平安普惠旗下的平安小贷,去年利息净收入7.28亿元,但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28亿元,使得该公司“缩表”40%的同时,营收增加了近29亿元。

“助贷的风险是跨地域、跨机构的。实际上,助贷机构作为实际风险管理者,不承担风险,不受资本约束,利益冲动下,追求规模是必然选择。”一位助贷机构负责人坦言。

对中小银行而言,通过金融科技机构,以助贷或联合贷款方式投放贷款,几乎是“上量容易、不良又低”的不二买卖。

但是,除却头部机构,“隐性兜底”问题在信贷聚合模式中始终如影随形,银行沦为纯粹的资金提供方。对于中小银行,采用大数据风控管理单笔贷款风险,实际上缺乏操作的基础,导致各银行各种办法规避监管,表面合规。

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反问,信贷聚合模式下的数据安全和风险认定,“和过去的联保业务有什么差别?”

11月12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监管部门一直密切关注银行与第三方机构、金融科技平台的资金、技术等各类合作。对此,监管部门一方面持开放态度,允许银行业务经营有创新,另一方面也会密切关注“助贷”业务的潜在风险,比如科技安全风险、KYC风险、信誉风险等。肖远企还强调银行必须将“合规、风控”等核心业务掌握在自己手中。

11月25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指出,经过近年来的专项整治,网络借贷机构数量大幅减少,互联网金融风险有所收敛。2018年末,互联网金融行业个人贷款余额(统计口径包括网络平台借贷、网络小贷、互联网消费金融和赊销)同比下降22.7%,增速较2017年下降63.6个百分点。

信贷聚合模式

信贷聚合模式一般为:由金融科技公司搭建开放平台,将获客、数据、风控、增信、资金等业务节点中银行、保险等机构接入。

实际上,通过互联网公司而非自己APP放贷,是近两年城商行、农商行转型“大零售”的一个不二法门。不过,尽管互联网消费金融如火如荼,但规模究竟有多大,并无权威统计。目前,业内普遍认为规模比较大的从事联合贷款/助贷业务的机构包括蚂蚁金服、微众银行和平安普惠。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联合贷款从2016年开始兴起,既是由于P2P网贷、现金贷整顿,使得金融科技平台转向从机构获取资金,也是银行对公业务不良上升,需要借助消费贷款提升业绩的双重后果。

“放量很快,半年就可以冲到上百亿,不良还低。”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如是表示。

不同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打法有所不同。蚂蚁金服在2015年推出“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引入银行、理财和保险机构。例如,邮储银行与蚂蚁金服和腾讯在合作提供线上消费金融服务并搭建线下新零售体验中心。

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中指出,互联网金融借贷近年来发展尤其迅速,在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便利居民借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部分居民利用互联网金融征信不完善,过度借贷,造成逾期无法偿还。

那么,互联网贷款的规模到底有多,资产质量如何?

记者独家获悉,蚂蚁金服旗下的主力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目前账单分期、交易分期的户均贷款大约为1600元、2500元。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蚂蚁花呗整体逾期率1.54%,不良率1.16%。

微众银行的“微粒贷”,模式是建立同业合作模式下的“联合贷款”合作放贷,到去年8月累计放款超过万亿元。截至去年末,微众银行有效客户已经超过1亿人,不良率为0.51%,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平安普惠的主要模式为“普惠信贷聚合模式”,引入场景方、增信方、资金方等信贷业务产业链。截至6月末,借款对象包括1100万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为主的普惠金融人群。

实际上,在联营贷款引入银行等机构资金之前,蚂蚁金服、平安普惠主要通过旗下互联网小贷牌照放贷,但小贷牌照受到资本金的限制。

记者获悉,蚂蚁金服旗下蚂蚁小微小贷在今年6月末的贷款余额刚超180亿元,上半年其利息净收入仅2.5亿元,但其手续费净收入接近14亿元,净利润达4.5亿元。

平安普惠旗下的两家小贷牌照,也是类似的营收结构。

记者同时获悉,以平安小贷为例,2018年,平安小贷利息净收入7.28亿元,但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28亿元。而在2017年,其利息净收入为12.86亿元,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仅为129万元。

其结果是,截至2018年末,平安小贷总资产132.78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0.11%;但是,2018年度营业收入38.30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8.91亿元;净利润17.9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3%,同比增加1.79个百分点。

三波整治

上述互联网贷款产业链,实际上是在获客/场景、数据风控、担保增信、资金来源等关键节点互相配合。

这其中,蚂蚁金服、平安普惠、微众银行等金融科技机构手握场景、流量入口,需要引入外部资金解决资本金不足(银行、小贷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负债端来源受限的难题。而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主的中小银行则需要做厚利润冲抵不良。

经由这一互联网贷款产业链,包括天津银行、上海银行(9.290, -0.03, -0.32%)、江苏银行(6.970, -0.02, -0.29%)、南京银行(8.330, -0.03, -0.36%)等借助该模式实现个人消费贷款金额突增。例如,上海银行的互联网消费贷款2018年末达1095.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8%,但随后按下了暂停键,到今年6月末降至1076.34亿元。该行在2017年报中表示先后与微众银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唯品金融等合作。

截至2019年6月末,天津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为1011.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9%。该行表示,主要是由于采用助贷、联合贷款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及电商平台加强合作,通过平台引流、切入消费场景等方式实现批量获客,本行独立风控审批,大力发展个人在线消费贷款业务。

2019年三季度末,西安银行(6.770, -0.08, -1.17%)个人消费贷款218.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2%。其招股书中披露,个人消费贷款大幅上升的原因是“与优质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小额线上消费贷款业务”,该行与蚂蚁金服合作开展支付宝“借呗”线上贷款,人数近100万人。南京银行与度小满金融在2018年达成战略合作,南京银行为度小满金融提供三年100亿元授信额度,在金融科技、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等合作。

而这些业务的关键,在于风控。而今,这一风险正在外溢。

“整治大数据爬虫是第一波,清查违规数据来源是第二波,调查APP个人隐私数据获取是第三波。”一位大数据机构人士表示,监管和警方已经连续对“大数据”应用进行了排查。特别是,大数据“爬虫”整顿已有时日,涉及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对各家合作的大数据公司都产生了影响。“而且影响很大,尤其是非持牌机构。”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当前银行对大数据风控很严,已经停掉了部分大数据合作。警方、监管对大数据行业整治,各行内部也需自查和第三方数据平台的合作方情况。

“数据的采集、使用和保存,目前其法律边界尚比较模糊,但这与没有主体对助贷机构的监管负责有较大关系。”一位华东助贷机构负责人坦陈。

大数据的边界在哪里?华东某城商行人士表示,目前合作的大数据合作方,采用爬虫技术的只剩一家,标准就是公开信息。目前主要爬取的是法院公开信息,经评估后认为合规合法,合作暂时不受影响。

11月12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争取再有一段时间完成网络借贷的整治任务,对427家在运营的机构,在年底之前每家都完成分类处置的路径。对能力强、有金融科技基础的机构让其逐步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个别符合条件的可以转为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Super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