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乱象过后,巨头丛生
【摘要】乱象过后,相信会孕育出许多新的巨头!
继上个月富士康集团成立富中富,跨界进军互联网金融后,本月,又一巨头宣布进入互联网金融——深圳佳兆业集团,佳兆业金服上线。
这两年来,跨足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地产巨头比比皆是,万达、恒大、绿地、碧桂园等都先后成立了自己的互金平台,近来跟宝能斗得火热朝天的深圳万科,也传出将入股上市系互金平台,互联网金融行业一时间成为了资本家们热捧的宠儿,各路巨头争先进入互金行业,为的是追赶投资热潮还是见有利可图前来分杯羹?
笔者认为有两大因素。
第一,房地产行业自身的问题。常年高居不下的房价与国家去库存政策相冲突,房产利润下降,且房地产市场泡沫持续膨胀,短期内房地产行业想要获取资金补充或利润的互补,必须找到新的盈利点。纵观经济,产能过剩导致制造业疲软,人工成本日益上升,企业利润空间被双面挤压,去工业化是许多一线城市发展的趋势;再看科技信息行业,尽管科技信息行业被许多巨头布局,但鉴于行业的不成熟,短期内还是维持烧钱的局面,想要盈利,仍需很长的路要走;而反观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其融资周期短,投资参与灵活(限制少,投资门槛低),产业构成简洁(表面来看,可分为投资人、平台、需求方)等特性,成为了巨头们青睐的对象。
第二,互联网金融自身的发展现状,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以p2p行业为例,截止20116上半年,历史累计成交额已经突破两万个亿,然而,这一光鲜数字背后,历经了风雨彩虹。从2007年的默默无闻,到2012年的爆发式增长,从举国震惊的跑路事件,到习以为常的遍地暴雷,再到今天的监管高压,p2p行业的发展史更像一部血泪史,还好,风雨以后,终有彩虹。
从高峰时期的4000多个在运营平台到如今的2000多个,一面是平台的逐渐递减,一面是交易额的迅速上升,形成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现象。
先来看平台锐减现象,实际上,平台退出潮的出现,与交易额的上升并没有矛盾关系。监管层面对p2p的严加管制,把动机不纯和不走正道的违规违法平台加速淘汰出局,不仅净化了行业环境,而且还为一心谋发展的企业提供了利好的生存土壤,提升了行业信用度,一改跑路的负面形象;行业竞争的加剧,促使平台运营成本上升,无论资产端还是资金端的获取,难度大大增加,这使得纯碎凑热闹、实力薄弱的平台生存之路愈发艰难,或许唯有退出才是救赎之路。
再看交易额猛增的现象,事实上,发展至今,p2p行业的活跃投资人维持在300~500万人之间,大量平台宣称的超过500万、1000万的投资用户,泡沫成分很大。这些活跃的投资人,促成了2万亿的历史累计交易额,第一个万亿,是在2015年10月前完成,前后用了八年的时间,可谓进展缓慢,而第二个万亿,只用了短短7个月的时间(即2015年10月——2016年5月)便达到了,这火爆增长的背后,预示着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被更多人悉知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这种新的理财方式,另一面,传统理财机构,如银行,正陷入利润增长停滞不前的困局,社会投资风险的加大和坏账率的攀升,使得用户开始选择性的把钱投入到了这个新起的行业里面,这也一定程度促成了交易额的上升。
在行业需求的推动,以及互金监管后,逐渐走向规范化,巨头们进军互金行业,是绝佳的时机,一来,行业发展模式成熟,行业人才储备多,前期组建平台相对容易,二来,巨头公司有足够的钱和资源,不管是烧钱运营还是平台扩张,都有足够的优势。市场潜力的进一步开发,使得互金这个块蛋糕将越做越大,乱象过后,相信会孕育出许多新的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