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小米对垒智能摄像头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对于萤石网络、小米等玩家而言,其围绕相关领域的布局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刘旷 原创  ·  2022-08-08 10:46
萤石、小米对垒智能摄像头 - 金评媒
作者: 刘旷   

随着信息技术和传统家居产品间的结合愈发紧密,智能家居也逐渐深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几分便捷。与此同时,智能家居所蕴含的广阔前景也吸引了各个领域的玩家来此布局,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也愈发如火如荼。

尽管参与者数量不少,但就整体而言,智能家居行业的参与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传统家电企业,比如格力、美的;一类是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企业;一类是以百度、360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还有一类则是智能家居新势力,比如欧瑞博、云米。面对智能家居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玩家们并没有后退,而是积极备战、频频加码。

不过,纵观整个行业,智能家居细分赛道的发展状况却是迥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智能音箱“退场”

在一众智能家居产品中,智能音箱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了。此前,智能音箱不仅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在厂商端也是备受青睐,甚至一度引发“千箱大战”的竞争局面。然而彩云易散,被视为智能家居入口而引得各路玩家竞相追逐的智能音箱,却是一改之前的火热态势,反而略显萧条。

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智能音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China Smart Speakers Retail Market Monthly Tracker)》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416万台,同比下降了26.8%;市场销额为40.9亿元,同比下降了22.3%。

一来,智能音箱行业格局已定,部分跨界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入场积极性并不高。与其他领域不同,智能音箱市场较早迎来了巨头加码,这些巨头或具备深厚技术实力,或拥有丰富内容资源,实力皆不容小觑。凭借自身的优势,阿里、百度、小米等巨头迅速在智能音箱领域开疆扩土、争抢地盘,如今的智能音箱领域已经形成了极高寡占型的市场格局。

对不具备先发优势的其他跨界选手和初创类企业来说,从巨头口中争抢蛋糕绝非易事,要想撬动当前的市场格局更是有难度。不仅如此,当前的智能音箱领域非但没有新玩家入场,反而有不少老玩家陆续离场。随着参与玩家数量的减少,加之没有新鲜血液补充,智能音箱市场的活力也逐渐下降。

二来,智能音箱产品和其他智能电子设备功能重合度高,定位并不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智能音箱产品不仅具备查询天气/新闻、点播歌曲等多种日常功能,还能够控制智能家居设备。随着有屏智能音箱的发展迭代,智能音箱产品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更是增添了影视观看、视频通话等新功能。

但是智能音箱所具备的这些功能并不是无可替代,比如查询天气、播放歌曲、观看视频等功能,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搞定所有。即便是智能音箱最核心的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这一功能,也能够使用智能手机来进行操作。

三来,智能音箱智能化程度有限,用户复购率较低。新鲜感可以说是消费者选购智能音箱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智能化程度有限、内置资源有限等问题却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久而久之,智能音箱产品也逐渐边缘化,成为了消费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更不要说复购了。凡此种种,无一不加速了智能音箱市场的“退潮”。

智能摄像头“接棒”

尽管同为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摄像机和智能音箱的发展状况却是截然不同。据IDC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9.2%。具体到细分市场来看,2021年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同比收缩;2021年家庭安全监控设备市场则表现为增长与升级并行。

若依据人机交互方式来划分的话,智能家居设备可分为三类,即智能视觉产品、智能语音产品以及智能触控产品。据艾瑞咨询测算,2020年国内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为331亿元;预计在2020年到2025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858亿元。其中,家用摄像头作为家用智能视觉市场的核心产品,已经来到了相对成熟阶段。

从技术层面来看,关键底层技术的成熟,助推了智能摄像头的发展。随着计算机视觉、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摄像头产品也不例外。在这些新技术的加持之下,智能摄像头的智能化程度有所提升,功能也日益完善。在常用的监控功能之外,智能摄像头又增添了许多新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从场景层面来看,颇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加速了智能摄像头的落地。由于具有布设简单便捷等多重优势,智能摄像头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在家庭场景,智能摄像头不仅可以发挥安防预警作用,还可以起到家庭看护的作用,比如通过智能摄像头,用户可以时时关注到幼儿和老年人的动态,避免意外状况发生;在小微实体门店,智能摄像头能够进行实时监控,保障门店的商品安全,同时还能为门店纠纷等意外事件提供记录。

从用户层面来看,用户安防意识逐年上升,智能摄像头逐渐成为刚需产品。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意识到了安防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独居人群的不断扩大,智能摄像头的需求也随之上升。用户在通过智能摄像头进行长幼看护的同时,还能观察家中状况,降低用户心中的焦虑感。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用摄像头出货量达4040万台,预计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1%,这意味着智能摄像头或将成为下一个“蓝海市场”。

萤石网络“软硬兼修”

萤石网络在家用摄像头领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处于市场前列。据艾瑞咨询统计显示,2020年萤石网络智能家居摄像机的出货量为1279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4.39%;2021年全年出货量约为18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8%。萤石网络能够在智能家居摄像机领域取得如此成绩,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来,萤石网络通过不断强化技术实力,以打造高质量的智能摄像机产品。众多周知,萤石网络脱胎于海康威视,而海康威视又是安防领域的佼佼者,在技术和经验方面均有相当深厚的积累,背靠海康威视的萤石自然也能够从中得到借鉴。与此同时,萤石网络自身也在不断打磨技术、进行产品迭代创新。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萤石网络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07亿元、4.28亿元和4.90亿元,研发投入费用在营收中所占比例均保持在10%以上。

二来,萤石网络积极构建智能家居生态,以实现家居和类家居场景的全屋智能化。早在2019年,萤石网络就提出了“1+4+N”的智能家居IoT生态,其中1指的是萤石云,4则是萤石自研的四大硬件即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以及智能服务机器人,N则代表着IoT开放生态业务。

随着萤石网络智能家居生态的不断完善,其产品矩阵也日渐丰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比如,在合作开发模式下,萤石网络陆续打造了智能新风、智能净水、智能宠物喂食器等多元化智能家居产品。

三来,萤石网络线上线下渠道两手抓,以全面触及潜在消费者群体。在线上渠道方面,萤石网络采取了电商平台自营模式以及B2C模式;在线下渠道方面,萤石网络则是通过经销商渠道、专业客户渠道以及直营店渠道触达用户。线上线下渠道同时布局的模式,让萤石网络能够充分接触广大消费者群体。其中,线下渠道是萤石网络的主要销售渠道,从2019年至2021年,智能家居产品总收入占比分别为71.72%、82.03%以及81.21%。

小米生态反哺单品

深耕智能硬件领域的小米,同样已经在智能家居领域占据了一些之地。据鲸参谋数据显示,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和米家占据了市场一半的份额,360和萤石则稳定在第三位和第四位,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在10%左右。具体到细分品类来看,在智能摄像头领域,小米品牌暂时领先,今年上半年的市占率达到约34%左右。小米能在智能摄像头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与其完善的生态不无关系。

一方面,小米生态链模式能够迅速扩展新品类,持续丰富产品生态。智能家居领域产品品类众多,一家企业若想完全囊括所有品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小米的生态链模式能够轻资产化进行智能硬件生产,通过参股不控股的方式投资智能硬件领域的其他公司。这种模式不仅能为其他初创公司赋能,还有助于小米自身产品品类的拓展,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打造完善的智能家居生态。

另一方面,小米生态链能够为智能摄像头单品赋能,实现高效联动。智能家居领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不同品牌之间的智能家居单品并不能互联互通,这就大大局限了智能家居产品的使用体验。据了解,目前小米的生态链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400家,其中不乏专注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的企业。得益于小米不断完善的智能家居生态,其家用视觉产品也能够和小爱同学、智慧屏等设备实现高效联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使用体验。

此外,小米具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相较于其他智能摄像头品牌,小米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在选购智能摄像头等新产品时,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其熟知的品牌。另外,小米智能摄像头产品所具有的较高性价比,也是消费者选购它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说,这些原因都为小米智能摄像头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小结

尽管智能家居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但要想做出优质的、符合消费者期许的智能家居产品,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智能音箱产品还是智能视觉产品,这些智能家居产品的诞生与发展的意义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舒适。倘若这些智能产品无法契合消费者的需要,或将难以维系长久发展。

目前,随着各路巨头参与其中,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也将愈演愈烈,产品、生态、服务都将成为竞争的关键点。因此,对于萤石网络、小米等玩家而言,其围绕相关领域的布局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刘旷

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