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财用户超1亿谁该担心?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最大程度地唤起了人们的理财意识,尤其是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崛起让真正的草根用户意识到原来理财可以如此简单,当然,最主要的是理财的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草根用户可以以一个非常低廉的门槛就切入到理财市场,这在以往银行主导的理财时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这也是为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倒逼银行改革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最大程度地唤起了人们的理财意识,尤其是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崛起让真正的草根用户意识到原来理财可以如此简单,当然,最主要的是理财的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草根用户可以以一个非常低廉的门槛就切入到理财市场,这在以往银行主导的理财时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这也是为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倒逼银行改革的关键所在。
因为理财门槛变低,更多的草根用户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有选择的理财布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流行,越来越多的APP应用都开辟了理财模式,理财变得更加简单和简约。这对于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无疑也是巨大的进步。近日,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互联网理财用户已超1亿。
当一个用户基数超过了1亿的时候,就是异常庞大的一个体量了,众所周知,余额宝为何能够发展迅速,就是因为支付宝带来的用户体量太大了,而堆积了大量的资金之后,余额宝在和银行商洽的时候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尤其是在货币基金的早期发展中这种优势更加明显,虽然随着资金面的逐步宽裕,资金短缺的情况日渐好转,不过对于大量用户的沉淀,并由此带来的发展机会依然是非常庞大的。
因此当互联网理财用户突破1亿的时候,其实银行企业应该感到担忧,因为这部分用户的转移是从银行而出的,诚然有一部分用户依然会选择的是银行的移动理财业务,或者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理财投资,但是更多的用户或许就会转移到新兴理财模式下,比如余额宝,比如财付通,甚至P2P、众筹、基金等等模式。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尝试更丰富的满足用户需求的组合投资产品出现的时候,他们是从银行的体量中开始剥离出来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不再信任银行的存款甚至理财产品,而是进行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模式的发展。
事实上,我们看到市场上已经有相似的产品出现,经过一些组合投资模式,帮助用户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不是银行的存款,或者理财能够比拟的,即使幅度不是最高,但起码要高于银行的收益率,这对用户本身就是充满极大诱惑的,因此部分资金就会抽离银行市场。对于银行企业来说,或许这才是需要担心的。当然由于银行本身的体量非常庞大,再加上安全边际更加可靠,对于很多中老年用户更具有吸引力。不过当80、90后一代逐步成长之后,他们的观念或许将决定未来的投资决策,如果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互联网金融模式,那么未来他们或许就会成为远离银行的一代人。对于银行来说,这才是真正令人心悸的地方。
虽然相应的监管和安全问题,依然会有大量的用户选择在银行的框架下进行自己的资产投资配置,不过这种牢靠性和忠诚度将会大打折扣,当基石出现松动的时候,未来颠覆不是不可能,而是相当有可能的。毕竟当初银行的出现也是如此。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这样的担忧其实也不是没有,用户的选择以及一种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同时相应的财富理念也是逐步形成的,当他们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发生根本的变化的时候,或许改变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当我们看到,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互联网金融类应用在2016年上半年保持增长态势,网上支付、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为9.3%和12.3%。互联网理财市场历经几年的快速发展,理财产品日益增多,用户体验持续提升,网民在线上理财的习惯初步养成。随着互联网企业的不断拓新、大众理财观念的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互联网理财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等新趋势。
有调查显示,近七成投资人尝试过2-5种理财方式。投资人青睐多产品、多渠道的投资组合,同时对理财风险的认知变得更为理性。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理财市场的基本规模估计在40万亿-50万亿元之间,理财参与人数约4亿-5亿。除了传统的银行理财、股票外,互联网理财、保险理财、信托、资管等新品类渐成投资人新宠。
很显然,传统单一的理财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如今投资人的需要,越来越多投资人青睐多品种的投资组合。这说明,一方面投资人的理财观念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互联网使投资人接触理财信息更为容易。目前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尝试综合性理财,表现为提供的资产品类较多,包括债权、基金、保险等多类资产;产品类型丰富,包括活期、定期理财产品;服务渠道多样,包括用户自助服务、机器人投顾服务、人工顾问服务等。
从个人资产分配来看,针对不同收益、不同风险的资产应该有合理分层。风险和收益都比较高的P2P显然无法满足一个理财客户的全部需求,单一产品的规模增长存在瓶颈。向综合化理财转型是顺应客户需求的选择,这样的服务更有利于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或许还会继续。而银行企业如果还不能更好地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过于高高在上的话,未来的处境或许会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