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P2P资金存管意见稿 你最关心的都在这儿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为什么一则意见稿会让整个行业炸开了锅?根据文件要求,P2P资金银行存管成必选项,对于具体存管,文件里究竟都说了啥,有哪些是投资者必须知晓的?

专栏作者     许圣明  ·  2016-08-26 19:45 什么是流量分享计划
​ 关于P2P资金存管意见稿 你最关心的都在这儿 - 金评媒
作者: 许圣明   

最近一周舆论关注的焦点莫过于奥运赛事和王宝强事件,而在网贷圈,大家最关心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媒体曝出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存管意见稿”)。为什么一则意见稿会让整个行业炸开了锅?根据文件要求,P2P资金银行存管成必选项,对于具体存管,文件里究竟都说了啥,有哪些是投资者必须知晓的?笔者细读存管意见稿原文,拎取其中“看点”供大家参考。

1、平台需满足5大门槛  

相关配套政策待完善 存管意见稿明确了存管门槛,网贷平台需具备上述5项资质才可对接银行存管。就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和有相应的电信业务许可证这两点要求,目前绝大部分平台都无法满足,主要受限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关于P2P网贷平台备案登记相关细则的缺失,同时多数平台进行了ICP备案而很难拿到经营性许可证。

后续存管指引必须考虑到可行性,要想推进指引落地,还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合作,促使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尽快落实备案登记等相关政策。

而目前已经实现了银行存管的平台,相对而言在合规运营上无疑走在了行业前列,且对行业趋势把握具有前瞻性,及早进行了存管合作的布局。

2、“第三方支付+银行”联合存管模式将行不通

作为P2P资金存管的另外一方,银行也需要具备一定资质才能涉足网贷存管业务。存管意见稿不仅对平台提出进入门槛要求,对存管行的资质、存管系统技术和业务规范也都提出相应的详细要求。其中,最受业界关注的还是下面这条:   

众所周知,目前网贷平台与银行开展资金存管合作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银行直连、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依据上述条文,“第三方支付+银行”的联合存管模式就不符合要求,因为这一模式的存管系统是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而非银行自主开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8月15日,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有130家,其中上线直接存管系统的平台有39家,上线较早的有德众金融与徽商银行的合作等;而与银行签订联合存管的平台有46家,其中上线联合存管系统的平台有24家。一旦存管指引正式施行,这些平台和银行将面临整改。

需要提醒的是,P2P投资人在选择平台时,首先要看平台是否实现了资金银行存管,这是判断平台是否合规、优质的重要标尺,仅仅是签订了合作协议而没有上线的不能算实现了银行存管;其次,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平台委托银行存管采取的是何种模式,优选直连、直存模式的,对于联合存管模式需谨慎。

3、存管行需披露平台资金保管、使用信息
启用银行存管后,对于投资人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平台资金保管、使用情况到底如何。那么,如何能查看到这些信息呢?此次存管意见稿中,也对此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存管行需要定期提供网贷资金存管报告,披露平台资金使用情况。

在笔者看来,这项信披值得点赞,有助于投资人了解自己投资的资金存管状况,也有利于调动社会监督力量,促进网贷平台规范运营,督促银行认真履行存管职责,从而真正发挥银行存管的作用。据了解,存管意见稿下发后,实现存管的银行和平台正在对照研究。业内首批实现银行村官的德众金融技术部负责人透露,平台已经和徽商银行就意见稿要求进行了沟通,按照规范做好调整优化准备,包括加强资金存管的信息披露等。

4、银行存管并非“万能险” 关键看平台实力

从已经出台的政策文件和监管层态度来看,P2P网贷资金由银行存管已经是大势所趋。存管意见稿更是首次明确了存管合作的细则,让银行和网贷平台有规可循。毫无疑问,银行存管的真正落地将有效隔离平台与客户资金,促进网贷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那么,是不是有了银行存管就绝对安全,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显然不是。监管层为了鼓励银行积极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消除其顾虑,明确指出银行存管不等于担保,不承担资金管理运用风险。

上述条款其实就是在明确提示投资人,存管行不审核项目真实性,不保证收益,在进行投资时需自行判断项目的真实性,风险自担。因此,投资人在选择网贷平台时,除了考虑平台信息披露、银行存管等基础合规情况外,关键还要看平台的实力,多角度、综合评估,选择稳健优质的龙头平台,投资风险会大大降低。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许圣明

德众金融董事长兼CEO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