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身体被掏空 P2P还值得信任吗?
【摘要】在野蛮生长时期,P2P行业积累和爆发了太多问题。表面上看导致投资人信心下降,实际上网贷累计成交额逐步上涨。经过市场筛选后的网贷平台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投资者该如何进行个人的筛选,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平台呢?
这是互联网金融最坏的时代,也是它最好的时代。
在野蛮生长时期,P2P行业积累和爆发了太多问题。2012年到2016年被视为网贷平台“圈地运动”的初期,四年间,互金平台从200多家飙升到4000多家,各大平台纷纷用超高回报率以及变相补贴等“烧钱”的方式来吸引客人、扩大市场占有率。
彼时,行业刚刚兴起,乘着新兴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东风,投资者们纷纷头脑一热,面对着比线下投资不知道优厚多少倍的利率,在纷繁的信息量中抱着刚性兑付的理念,在勾勒投资规划时分析的头头是道鸡血满满,而真正进行投资行为时却与投资理念相去甚远。就这样冲动的跳进了某些坑爹P2P平台的深坑。面对着携款潜逃的平台老总哭得像温州厂长黄鹤的员工。
稍有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投资的高收益永远伴随着高风险。可总有承受不了高风险的人去追逐高收益,前有股市熊市冒进被套牢,后有不良短贷平台接盘侠。从去年到现在,理财平台暴雷的事件几乎没有停过,某租宝、鑫琦资产、融宜宝事件等等。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新增了515家问题平台,其中不乏一些运营时间超过1-3年的老牌平台。一方面,平台可能确实存在违规操作,现阶段政策紧逼,这种平台往往经不起经侦检查,只要被盯上了基本就会爆雷。另一方面,由于运营时间长,风险项目不断积聚,平台的资金压力会越来越大,部分投资人有意今年撤离P2P,一旦资金集中提现,平台必然难堪重负。
在这样风声鹤唳的大背景下,不少人预测投资人会敏感得如同惊弓之鸟,信心一落千丈,带动网贷行业用户大规模流失,业绩下滑。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量数据表明,整个互金行业仍在高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P2P累计成交额达到了842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8倍;上海交大互金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上半年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投融资规模增长达337%以上。
由此可看出,实际上仍有不少互金理财弄潮儿能拨开行业表面的迷雾,看到内在发展的良好前景。早在今年5月,朗迪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杰森·琼斯就提到,中国互金即将“触底反弹”。他指出,“现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着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e租宝事件、政策不确定等大环境影响,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本面向好,行业的发展机会、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强劲的,所以必将触底反弹。”同时认为目前放贷、支付是两大主要业务,除此之外,区块链、财富管理和保险也势头日盛。
国内不少专业理财分析师也抱有同样积极的心态。首先,监管政策下的P2P更加合规与安全,银行资金存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银监会的硬性要求。而这举措,仍然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给予投资人最大的资金安全保障。其次,互金协会规范下,P2P平台信息披露更加严谨。例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7月底向各会员单位下发了“关于提供P2P业务合同模板的通知”,要求各会员单位据自身业务情况“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业务合同模板。以自律角度规范平台信息披露,既是网贷平台的增信行为,也为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做出努力。其三,平台自动退出从侧面反映行业的优胜劣汰。据网贷之家半年数据报告,2016年上半年,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515家,其中良性退出(停业、转型)的共有247家,恶性退出(跑路、体现困难、经侦介入)的共有268家。良性退出的平台占比48%,相对于2015年的60%,已降低12%。这从侧面反映,网贷平台正在经历优胜劣汰,经得起考验的平台,会走到最后。市场规律也会为投资者筛选出大浪淘沙后发光的金子平台。
经过市场筛选后的网贷平台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投资者该如何进行个人的筛选,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平台呢?
派派猪理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观念的逐步转变,越来越多城市新兴中产阶级有了投资理财的意愿和需求。但是从投资品种的选择来看,其面临较为尴尬的局面:信托和私募门槛过高,股市风险较大,且对金融专业知识有一定要求。相比之下银行理财产品成为相对较好的投资渠道,但是由于资金规模较小,通常也只能享受到年化收益率5%左右的理财投资回报,如果达不到理财产品的起步门槛,就只能享有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随着银行理财新规的出台,专家预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将进一步下滑。相比之下,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购买门槛较低,向投资者提供的年化收益率至少在7%以上,远高于3%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和5%左右的银行理财投资回报,同时,由于票据理财的底层资产为银行承兑汇票,一般平台持有到期且投资期限较短,因此面临的风险极低。从这个角度看,票据理财是城市新兴中产阶级理财一个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