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白条”隔空喊话“蚂蚁金服” 消费金融生态混沌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事实上,有调研数据显示,消费信贷商群体的构成复杂,不同监管部门之间标准不一,目前尚没有消费信贷立法,这些都成为人们对这个新兴行业的担忧所在。

   普拉达  ·  2016-09-06 16:09
“京东白条”隔空喊话“蚂蚁金服” 消费金融生态混沌 - 金评媒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一份消费金融报告引发京东白条、蚂蚁金服的隔空争论,其背后的消费金融现状也吸引了市场的关注。

事件的起源是蚂蚁金服3月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2016中国消费金融趋势报告》。这份报告对目前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现状、各类机构的消费金融产品都做出了解读,并对该市场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然而,隔天下午,京东白条官方微博发布一条公告称:“蚂蚁老弟,昨天看到你发了一份消费金融的报告,感谢你关注我,但是,里面有好多地方误读白条君。”

“争论事小,但其背后反映的消费金融行业现状值得关注。”3月11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学者冯明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事实上,有调研数据显示,消费信贷商群体的构成复杂,不同监管部门之间标准不一,目前尚没有消费信贷立法,这些都成为人们对这个新兴行业的担忧所在。

不过,随着监管部门明确监管重点、厘清监管责任,以及通过鼓励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推进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它必将成功促进消费的增长,最终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京东白条发微博称《报告》多误读

3月初,蚂蚁金服的一篇趋势报告引起了市场对消费金融的关注。不过,关注焦点不是报告本身,而是一场争论。

3月1日,蚂蚁金服研究院发布《中国消费金融趋势报告(2016)——场景化、数据化、共享化驱动新格局》(下称《报告》),通过对花呗、京东白条、微粒贷、分期乐等产品的比较分析展望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就在次日,京东白条在其官方微博上指出《报告》的多处问题,涉及京东白条的最高额度、分期余额、GMV渗透率、使用范围等。

如《报告》指出京东白条的最高额度为1.5万元,2015年前三季度白条分期余额约53亿元,白条在京东GMV的渗透率为4.3%,白条产品目前以京东体系内为主。京东对此逐条回应称,白条最大额度为10万元,分期余额和渗透率不实,白条产品在租房、装修、汽车、旅游、教育等领域都可以使用。

3月11日,京东金融事业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京东白条,《报告》中涉及到的其他几款消费金融产品如微粒贷的内容“都存在事实错误”。

京东金融事业部相关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京东消费金融产品体系中除了京东白条,还有“白条+”,如校园白条、旅游白条、租房白条等,这可能是引起研究者误会的原因所在,目前京东白条支持几乎所有的主流信用卡。

对此,蚂蚁金服并未就此事作出回应。不过,有知情人士3月11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因为获取数据的滞后性,研究机构并没有办法保证报告的百分百准确,就此事来说,蚂蚁金服不存在故意抹黑京东白条及其他消费金融产品的可能。

新兴行业突显监管漏洞

消费金融是一个新兴行业。在冯明看来,这正是京东白条和蚂蚁金服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种“争议”首先表现为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除了10余家官方认可的捷信、北银等消费金融公司,市场上还存在诸多设计消费金融业务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小贷模式、中介模式的消费金融公司。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红领曾在2015年10月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官方认可的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得更好。

此外,在监管方面,按照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调研,目前银监会、金融办、工商局都监管一部分消费金融企业,占比41%、18%、22%,另外,还有19%的消费金融企业毫无监管。

“尽管多重监管在中国的多个行业及多个门类中都存在,但出现问题的时候,监管部门之间有可能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行业人士此前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方面的立法还是空白,消费信贷商在开展业务时基本上还是依据《商业银行法》、《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这些法律都是为生产信贷制定的,很多时候并不适用于消费信贷。

例如,消费信贷商在向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时,一般要涉及两个合同,即消费信贷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贷合同以及消费者与销售商之间的销货合同,目前这两个合同间还没有相应法律规定,如果三方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免会造成利益冲突。

此外,消费金融高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坏账率。银监会2015年10月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率为2.85%,比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出1个百分点不止。

“不必太在意消费金融行业的不良率。”冯明表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初期,竞争主体们都会采取比较激进的战略去发展,所以不良率略高于商业银行是允许的,目前的不良率还在可控范围内。

厘清监管 推进资产证券化

“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允许更多的竞争者进入,不能因为牌照的问题而将其拒之门外。”针对消费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冯明表示。

实际上,就这一点而言,消费金融市场已经开放了很多,除了最早的4家消费金融公司,银监会后来又批准了10家消费金融公司,包括已经成立的湖北消费金融公司等,不久之后就会有14家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展开竞争。

不过,这并不能削弱监管在消费金融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指出,消费信贷商是否受到必要的监管,是其规范度高低的直接原因,在我国,受到银监会监管的消费信贷商规范度最高,接受金融办监管的次之,而那些受不到监管的样本,其规范度明显低下。

按照银监会的规定,捷信、锦程、北银、中银这4家消费金融公司受到严格的监管,每个月公司必须向监管部门申报其业务进展情况。

“监管是必要的,监管方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明确监管的主体和范围。”冯明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另外,消费金融行业的资产证券化也被看作是增强流动性、盘活存量的有力手段。京东金融事业部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从2015年10月起,京东白条ABS(资产证券化)共挂牌3期,共融资40亿元,“目前,京东白条ABS发行已经常态化”。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普拉达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