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家上市公司发起设立险企 股东资格审核已趋严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随着申请数量的增加,发起成立保险公司的获批难度也有所提高,监管层对保险公司股东资格的审查开始趋严。由于主业不突出、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原因,个别上市公司的申请被驳回的情况也开始出现。

  小幸运  ·  2016-10-15 15:10
37家上市公司发起设立险企 股东资格审核已趋严  - 金评媒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险资频频“猎食”上市公司之际,上市公司也在竞相涌入保险领域。

9月18日,阳光保险再度举牌伊利股份(600887,股吧),成为关注焦点。《第一财经日报》统计后发现,仅今年以来,就有37家上市公司宣布计划发起设立保险公司,涵盖了寿险、财险、健康险、信用保证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等几乎所有细分门类。

随着申请数量的增加,发起成立保险公司的获批难度也有所提高,监管层对保险公司股东资格的审查开始趋严。由于主业不突出、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原因,个别上市公司的申请被驳回的情况也开始出现。

37家上市公司拟发起成立保险公司

9月14日,物产中大(600704,股吧)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出资4亿元,参与发起设立华商云信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商云信保”)。华商云信保拟注册资本20亿元,物产中大拟持有其不超过20%股权。

公告信息显示,华商云信保发起方共有7家,除物产中大,还包括永兴特钢(002756,股吧)、二三四五(002195,股吧)两家上市公司。早在今年5月,二三四五等就已发起成立华商云信保,物产中大并不是最早的发起人,而是后来引入的新发起人。

实际上,上市公司觊觎保险牌照并不鲜见。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8日,今年已经有37家上市公司申请设立保险公司,平均每月就有4家上市公司宣布进军保险领域。其中,仅3月、6月两个月,就分别有7家公司宣布发起成立保险公司。

从设立保险公司的类别来看,这些上市公司拟成立的保险公司,涵盖了寿险、财险、健康险、信用保证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等几乎所有细分门类。其中,拟发起财险公司的上市公司有15家,拟设立寿险的公司有12家。

根据行业划分,37家拟发起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分别来自材料、工业、公用事业、金融、可选消费、能源、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八个行业,只有电信服务业和日常消费行业并未涉足。其中信息技术类的企业有9家,金融类企业有8家,消费和工业类企业各7家,共计占今年计划设立保险公司企业的83.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申请设立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中,不少是房地产企业,或是具有房地产背景。今年7月,皇庭国际(000056,股吧)、黑牡丹(600510,股吧)分别披露,计划发起成立华侨人寿、江南人寿。而更早些时候,新城控股公告称,拟与红星美凯龙、红豆集团发起成立国峰人寿。今年6月,迪马股份(600565,股吧)也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迪马工业计划出资2亿元,参与发起筹建三峡人寿。此外,苏宁环球(000718,股吧)也披露了参与发起保险公司的计划。

主营地产的世茂股份(600823,股吧),在保险领域动作频繁。9月初,其参股设立的汇邦人寿拿到“准生证”,在今年初,乐视网(300104,股吧)参与发起产险公司,发起人中世茂股份也赫然在列。

对于不同的上市公司,参与发起保险公司的动机也各不相同。部分企业是为了配合其现有业务,另外一部分则是为了转型,进入金融领域。

在上述第一类企业中,二三四五具有一定代表性。2014年,完成资产重组后,二三四五从软件行业进入互联网行业。该公司在公告中称,发起设立保险公司是为了合理布局并及早参与投资互联网信用保险。同为互联网企业的乐视网,今年年初宣布参与发起设立保险公司时就表示,其目的是为了将互联网金融作为重要板块加以布局。

而房企意图进入保险行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转型。苏宁环球就将其参与发起保险公司的目的解释为,在确立了文体、健康、金融转型方向以来,其转型产业不断布局,参与发起设立健康保险公司,是其大金融转型的重要一步。

对于上市公司竞相进入保险领域,首创证券认为,吸引产业资本投资保险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资本供给过剩,却缺少高收益的投资渠道,而保险处于经济效益较高的金融行业;二是保险公司本身的经营特点,可以为为控股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三是保险业仍处于上升阶段,政策红利持续落地为行业快速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四是部分投资公司经营的业务,可以与保险业务产生行业协同效应。

股东资格审查趋严

2014年8月,保险“新国十条”发布之后,上市公司已经逐步掀起了一波“围猎”保险牌照的高潮。拟发起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两年来成倍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计划发起成立保险公司的A股上市公司,2014年仅有4家,2015年已经猛增到28家,数量是上一年的7倍。今年3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透露,有近20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保险牌照。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成立保险公司,监管政策也变得谨慎起来。今年初,监管部门就曾表示,保险业关系到金融资源的分配和金融安全,因此监管对此非常慎重。监管趋向谨慎,意味着获得牌照的难度也在逐步增加。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两年来,上市公司申请保险牌照只有不到六分之一获得批准。截至9月中旬,今年共有8家上市公司的申请获得保监会批复核准,包括大名城(600094,股吧)、世贸股份、爱施德(002416,股吧)、盛和资源(600392,股吧)、迪马股份、七匹狼(002029,股吧)、腾邦国际(300178,股吧)、爱仕达(002403,股吧).

近期,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较现行的2014年管理办法,由37条增加至79条,提高了险企股东准入门槛。在此情况下,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的申请被驳回的情况开始出现。

公开信息显示,中核科技(000777,股吧)发起设立的科畅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复不予许可筹建,原因是科畅保险将主业定位为科技保险,但从经营发展规划等材料看,没有论证形成系统可行的商业模式,加之其他几大主要发起人都不符合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的要求,甚至经营出现亏损。

除了科畅保险之外,今年还有另外3家非上市公司申请设立险企被拒之门外,原因也均与商业模式、业务定位、股东资本实力等有关。6月,上海欣安人寿被驳回,保监会认为,其存在主业不突出,商业模式不清晰、发起股东出资能力欠佳、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等问题;8月,阳光盛世财产保险因主业不突出,商业模式不清晰、拟任总经理任职资格不符合要求、发起股东出资能力欠佳等问题,申请予以驳回。

此外,9月份,北方人寿保险因没有论证形成差异化经营理念和系统可行的商业模式、拟任总经理任职资格不符合要求、发起股东出资能力欠佳等原因,被批复不予筹建。据统计,2012年以来,被保监会不予批复的设立保险共11家。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小幸运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