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征信中心覆盖人群8.8亿 信贷记录人群仅3.8亿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据易观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6月底,央行征信中心覆盖人群8.8亿人,其中信贷记录人群仅为3.8亿人。

  财经光年  ·  2016-11-03 16:54
央行征信中心覆盖人群8.8亿 信贷记录人群仅3.8亿 - 金评媒
来源: 金融之家   

今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一时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电商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受监管政策的影响,曾经备受追捧的p2p,也开是向其转型。

不良率成消费金融机构痛点

据零壹财经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火爆,交易规模约1400多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预计到2017年,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可能占据非放贷消费金融1/3的份额,市场规模至少达到4万亿元左右。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互联网消费金融即将拥抱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不仅如此,今年三月,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消费金融予以支持,央行及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的细化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积极培育和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等内容。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行业前景可期,又有政策的扶持,但行业中还是存在诸多不可规避的问题。

以不良资产为例,近日,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最新财务数据曝光,不良率达10.37%;此外,其前三季度贷款投放额、新增有效用户数等均未完成计划目标。其全年指标为:贷款投放额130亿元、新增有效客户80万人、不良贷款率4.13%、贷款收益率9.78%。

无独有偶,截至2015年末,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率大约在2%-3.7%之间。而截至2016年3季度末,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不良率为1.47%。

对此,一家消费金融机构风控负责任表示:“不良率8%-10%属于消费金融行业可承受范围。”

不良率偏高与征信有关?

不良率已经成为各个消费金融机构的“痛点”。但行业内机构对此披露的相关数据却少之又少,追其原因在于,出于对企业声誉的保护,大多数消费金融机构对此话题大多选择避而不谈。

面对不良率的攀升,电话催收或与外催公司合作,成为了众多消费金融机构“追债”的主要方式。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消费金融行业不良率偏高与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与一些客户缺乏央行征信记录有关。

对此,易观智库分析师张宁称:“不良率的产生确与征信体系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这种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征信中心覆盖率不足。”

据易观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6月底,央行征信中心覆盖人群8.8亿人,其中信贷记录人群仅为3.8亿人。

“除此之外,缺乏失信人群的惩处机制也是导致征信体系不完善,从而间接影响消费金融领域不良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毕竟,没有惩处机制,即便是违约了,也不会对个人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易观智库分析师张宁表示。

当下,消费金融俨然已成为众多人入局的首选方向,但其不良率也让众多“玩家”怀有忌惮之心,行业能否在未来理性发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而为了能够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消费金融机构都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做征信,以此缓解风控之痛。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征信也只是技术手段,若要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除了刚性的时间,还需制度的力推。

来源: 金融之家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财经光年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