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占比居高中小险企转型挑战重重
【摘要】保监会一纸暂停前海人寿万能险的监管函,在外界看来无疑是对其业务的一记“当头棒喝”。

保监会一纸暂停前海人寿万能险的监管函,在外界看来无疑是对其业务的一记“当头棒喝”。
根据第一财经梳理前海人寿的万能险数据发现,尽管其万能险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在10月单月较前两月已有环比下降的趋势,但是前10月其累计的万能险占比仍然超过了80.2%。停止万能险新业务对前海人寿目前的产品结构来说显然压力重重。
同时,这也让前海人寿即将到来的“开门红”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前海人寿在回复媒体时称将在明年“开门红”主动调整为以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为主,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在从理财为主的万能险调整为保障型产品过程中,像前海人寿这样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还将面临重重挑战。
前海人寿投资型险种占比八成
12月5日,保监会在其官网上公布对前海人寿的监管函,对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
消息一出,市场均对前海人寿的产品销售前景表示了担忧。
前海人寿对媒体表示,已关闭万能险销售系统,并且在此之前,已根据保监会要求停止了互联网渠道的保险业务,而据了解,部分银保渠道也已停止销售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业务。
那保监会的此次万能险监管措施对于目前前海人寿的产品结构会造成多大的压力?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前海人寿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其规模保费中占比高达80.2%,而同期行业整体这一比例为34.01%。
据本报根据保监会数据梳理,前海人寿的万能险占比在今年3月中短存续期产品新规发布之后有所波动。
3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随后的4月及5月,前海人寿单月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规模保费中占比为79%左右,但在随后的6~9月中单月上述占比一路攀升,最高达到9月的95.42%。而随着9月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险的两个重磅文件推出,其10月单月的上述占比迅速下降至77.65%。
尽管环比已有所下降,但前10月高达八成的比例使得保监会的这一监管措施对前海人寿业务发展无疑会造成巨大影响。由于无法开展万能险新业务,前海人寿保护投资款新增交费无疑将在12月遭遇“断崖式”的下跌,对其规模保费会产生巨大影响。
中小险企转型迫在眉睫
如果说声称自己在12月30日前将完成整改的前海人寿12月规模保费下滑已无可避免,那前海人寿在明年伊始保险公司最为重视的“开门红”中又将何去何从?
前海人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部早在布置2017年“开门红”工作时,就已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明确了产品结构以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为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坚持“保险姓保”。
而事实上,业务结构面临问题的远不止前海人寿一家。根据本报梳理,在76家人身险公司中,今年前10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规模保费占比超过50%的占到了19家,而超过80%的则超过11家。
“因为从原理来说,保险业是一个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而没有渠道、规模优势的中小保险公司为了迅速做大规模,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较为方便地吸引到保费的投资型万能险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公司最初发展的首选。但是很多公司也都清楚,这并非长远之计。想要可持续经营,最终还是要回到新业务价值率较高的保障型业务。”一名小型保险公司高管对本报表示。
众所周知,投资型万能险在目前低利率的投资情况下面临着众多风险,包括利差损风险,“短钱长投”的期限错配风险以及集中退保、提前给付的流动性风险。
而在目前的低利率情况下,万能险的平均收益率已经开始走低。
华宝证券数据显示,8月份万能险平均收益率为4.799%,较前一月下降4.1个基点,环比下降0.85%。
同时,在新政下,以投资型万能险为主的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对于资本的消耗也越来越大。
根据上述今年3月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切实防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也就是说,1份净资产投入目前仅能撬动2份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保费收入。
事实上,在自身发展需求及监管趋紧的双重作用下,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已经开始了转型计划。
总部位于广东的珠江人寿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据公司既定的战略,珠江人寿在2015年实现盈利之后,从2016年开始即大力推动业务结构转型,严格控制万能险的销售规模,提高传统产品的占比。2016年1月至9月,其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比大幅下降到44%,传统险保费收入占比提高到56%。
“公司将推动内涵式精细化发展,继续优化业务结构,保持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在产品开发和制定业务规划的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各类产品对资本要求的分散化效应,优化业务对最低资本的占用。”上述内部人士表示。
转型并非易事
不过,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从理财型万能险为主的产品结构调整成保障型产品为主也并非易事。
“这当中牵涉到产品设计、渠道、公司文化各种方面的改造。”一名正在转型中的中小型保险公司高管对本报表示。
据他表示,理财型万能险多通过互联网渠道及银保渠道销售,且产品形态较为简单,而保障型产品可能涉及到个险渠道的搭建以及对人员的培训,整个一套改造流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
而另一名保险分析师则表示,之前这些以万能险为主的中小型保险公司都是以高收益率为主要“卖点”,但这些客户的黏性也不会太强,现在如何以保障型业务来吸引客户,同时在很多已经进入转型收尾期的、占有很多资源优势(2062.590, 14.29, 0.70%)的大保险公司之间另辟蹊径,是考验这些中小险企的巨大挑战。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提拉米苏



- 情报 | 腾讯混元大模型或于明日发布;新东方不执行政府定价被罚15万;一嗨租车1.1万个直营网点接入滴滴APP
- 情报 | 富途控股预计于12月30日在香港上市交易;蔚来将在 NIO Day 2022 推出全新车型;睿蓝汽车宣布将进行价格调整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华为Mate50系列或将再成为理财产品;快狗打车上市3个月股价跌超70%;小音咖被强制执行1.9万
- 情报 | 威马汽车否认破产传闻;分析师称iPhone明年将输给华为;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安全数据报告缺失近一年
- 情报 | 软银正式终止旗下的小灵通服务;天际汽车发布停工停产通知;ChatGPT开始大面积封号
- 情报 | 消息称恒大汽车无限期推迟预售;网曝小鹏汽车大规模毁约应届生;广汽本田遭千名业主集体投诉
- 情报 | 京东将对10%高管进行末尾淘汰;天然乳品遭港交所除牌;小熊U租母公司凌雄科技挂牌港交所
- 情报 | 滴滴被罚80.26亿;恒驰5订单数破3.7万辆;字节跳动估值跌破3000亿美元
- 光年速递:Meta为AI花数百万美元购买明星声音授权;Character.AI核心团队并入谷歌;英伟达回应新款AI芯片推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