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消费,能否帮助购物中心突破困局?
【摘要】信用消费,影响的将不仅仅是顾客的消费习惯,或许,还将是整个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方向。

你会使用你的信用吗?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信用对每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大到买房、买车的贷款办理,小到购物支付、信用卡的审核……越来越多线上线下的企业将消费金融植入其生态体系之中,信用,正在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缝隙。
消费升级
互金巨头们积极布局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审核办理信用卡消费,但是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消费金融中来。目前中国现有信用卡使用者只有2亿多,消费信贷结构只占总的信贷20%左右,而美国则超过60%。
正是看到了这十万亿级市场的潜力,巨头们纷纷布局消费金融:
2014年2月,京东推出互联网金融第一款信用支付产品——白条;紧接着天猫也推出分期业务;阿里推出“阿里花呗”;百度推出“百度有钱”;腾讯推出“QQ微粒贷”;平安推出“平安普惠”;还有最近风头正劲的腾讯“黄金红包”……
上述的产品还只是我们在生活中较常见的一部分。在支付、保险、理财、贷款、证券、基金、众筹等多个领域,互金巨头持续发力,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在不断构筑各家的闭环生态系统。近两年来,监管机构先后四次鼓励消费信贷创新,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互联网消费金融成为新的产业支柱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商业地产正如履薄冰
当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时,中国的商业地产却正如履薄冰。
2015年底,全国主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存量面积将达到3.6亿平方米,2016年以后更将突破4.3亿平方米。由于普遍缺乏优质运营实力,曾经红火一时的商业大多只能维持惨淡经营,甚至闭店,以成都的购物中心为例:
16年2月29日,摩尔百货天府店正式闭店,经营了14年后,变成天府广场旁被封尘的建筑;16年10月31日,在成都最繁华的商业地段盐市口矗立了15年的北京华联正式闭店;17年1月24日,仁和春天棕北店闭店……
商业地产的式微,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的市值普遍要比物业估值要低,有的甚至还低于账面价值。
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整体杠杆水平持续提高,但由于估值低迷,股本融资并不具吸引力,这导致了很多投资者都对商业地产行业的投资持谨慎态度。
面对困境,如何突出重围,找到求生之路,成为商业地产的当务之急。
信用消费
或将成为购物中心的突破点
先来看看消费者是如何在购物中心进行信用消费:消费者完成购物后,通过线上支付的方式付款。如果是提前消费,预支额度后,在一定期限内进行还款。每一笔消费记录产生的消费数据、行为数据,都可以反过来反哺用户的授信,这些数据能够丰富对用户评判维度,基于这些数据可以提升用户的信用。
随着产品的丰富,应用、优惠、积分、汇兑、信用卡、理财等功能将合为一体。当用户的大数据足够丰富,并且积累了一定口碑之后,就可以享受良好信用带来的商业福利:比如可以优先预定座位,不用离开桌子去收银台,现场买单,如果厌倦了手动缴停车费,信用还可以支付抵扣停车费,兑换各种新产品,甚至是参加一些品牌商家的众筹,非常便捷。
购物中心的商业品牌其实是有融资需求的,这些品牌在外部融资的成本比较高。当顾客凭借信用消费与品牌成功搭建了一个金融平台之后,通过大数据可以为双方都做出评级,根据得分,来合理安排某个品牌获得的众筹时间长短、众筹数额,实现购物中心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信用消费就像是一道桥梁,将消费者与商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购物中左手品牌商,右手顾客,以大数据链接,评判各自的信用,提升品牌商和用户甄别风险的能力。随着消费金融的深入和购物中心平台的拓展,信用消费,影响的将不仅仅是顾客的消费习惯,或许,还将是整个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方向。

柠檬科技大数据
柠檬科技 (LEMON TECH) 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成为消费金融领域大数据风控技术&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借助SaaS金融服务云平台、分布式爬虫和数据联盟拥有的海量数据, 利用模型平均、 数据降维、 知识图谱等方法,通过机器学习优化和集成应用,对个人消费者进行信用评估及分析,为消费金融服务商提供风控决策和数据咨询。

- 非洲手机市场变天了!小米、realme轰开传音手机堡垒!
- 药企跨界美妆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 TCL中环发布年度报告,2025年首季度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 喜报!王世平获“2024年无锡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2025年4月28日圆梦终章:泓基控股最高限度开放二级市场原始股权置换及抛售 ——泓基控股携手香港港交所释放全民持股共同富裕政策红利
- 2025 年亚洲金融科技独角兽名单公布,Matrixport、Hashkey均上榜
- 圆梦之路已然开启,全民持股担当泓基控股开启二级市场抛售赋能共同富裕,释放全民共享红利
- 哈尔滨银行 2024 年报出炉:多维发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宝付支付再获殊荣,以数智科技赋能电商企业创新发展
- 当“龙角散”遇上“咙角散” 看百年品牌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与消费者权益


- 情报 | 京东金融转账功能将停止服务;蔚来、小鹏已多次跌出销量前三;凌雄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 情报 | 京东闪付将于12月31日暂停HCE支付功能;黄光裕本月第四次减持国美零售;腾讯手游玄中记明年2月停运
- 情报 | 汇丰据悉拟拆分印尼业务上市;腾讯新闻回应传言;开课吧裁员规模控制在30%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世纪佳缘多位“失联”高管已被拘留;字节上线“头条号外”App;TikTok收缩全球业务
- 情报 | 积木盒子董事长董骏被警方带走;猪八戒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发布新家用壁挂式充电桩
- 情报 | ofo被恢复执行2276万;青年汽车资产被拍卖;特斯拉中国降价3天获3万订单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每日优鲜负债15亿到18亿元;李嘉诚拟“抄底”香港恒大中心;诺领科技人去楼空
- 情报 | 中国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将延至11月7日;网易云音乐回应音街App将下线;理想工作人员回应理想ONE降价及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