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兑开始全面打破,越来越多理财产品亏钱自负!
【摘要】识别风险、承担风险,同时实现与其风险匹配的合理收益,才是投资理财的应有之义。
情人节刚过,很多姑娘又要男朋友许下海誓山盟的承诺,只是这承诺多半都会变成日后的一句空话。就像理财中的保本承诺,如今是越来越少。
近日,证监会公布保本基金改名为“避险策略基金”,从“保本”到“避险”变化,意味着今后基金产品不能再承诺保本,万一发生了亏损,投资人自行承担,不会再有刚性兑付。
不少人看到这个消息,可能还是非常惊讶:不保本了怎么投啊?其实,打破保本刚兑,近年来已经在投资理财市场中悄然发生。
就拿大家觉得最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实际上早在2014年,就有银行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就是银行出于打破刚兑的需求,净值型理财产品不承诺收益,定期开放申购赎回,提供净值查询,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
这两年来,大家会发现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目前银行发行的保本类理财产品占比不足4成,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越来越成为主流。而今年这一趋势将越发明显,大家今后会越来越难购买到保本类银行理财产品。
而所谓的保本基金业绩如何呢?拓天速贷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在存续的151只保本基金中,有3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发行面值,占比达23.18%。此外,在2016年具可统计数据的79只保本基金中,36只收益率告负,占比达45.57%。
此外,债券市场的刚兑也被频繁打破。一般民营企业发债,大家觉得风险高,对国企央企的债券,往往存在刚兑预期,毕竟是政府的亲儿子,见死不救也说不过去。
但是,亲儿子的烂账也是兜不住了。自2015年发生首例国企违约事件以来,债券违约主体从民营企业扩大到央企,2016年地方国企开始出现债券违约。
去年的东北特钢违约事件,更是震惊全国,最终破产重整。数据显示,2016年,央企和地方国企违约债券期数占全部违约债券期数的30.77%,仅次于占比50.00%的民营企业,可以说已经是常态化。
从去年年底开始,央妈已经全面收紧流动性,持续引发债市多重震荡,债券代持、违约等事件层出不穷,今年的债市继续承压。债市一旦收紧,对整个理财市场的影响更大。
大家要知道,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信托、基金产品,其投资方向都以债券为主,大部分保本产品中的债券占比甚至都超过80%。
所以,债券市场的震荡,实际上会引起理财市场的连锁反应,债券市场出现违约,最终会导致众多理财产品亏损,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所谓的“无风险利率”只会越来越低,市面上的理财产品哪里还有什么保本可言?
除了上述传统的理财市场,P2P市场也是一样。
首先,监管对于P2P的定义就是信息中介,撮合投融两端交易,不能承诺保本,也不能自行担保。
投过P2P的朋友们都知道,现在合规的P2P平台都不能出现“保本保息”的字眼。虽然投资的结果是保本保息,而且有第三方担保,但是如果真的出现投资亏损,在法律责任的认定上,平台是没有刚兑义务的。
有人要问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现在P2P基本上都是保本保息,甚至出现坏账也会刚兑呢?
这个就要从刚兑诞生的原因说起。简单来说,国内金融机构基本都是国有的,而绝大部分的理财产品都是这些国有的金融机构发行的,这些金融机构的信用背书就是央妈、政府和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怎么会让自己的信用受损呢?而国家信用出现瑕疵又很容易造成民众恐慌,就像中国的银行不能倒闭一样,为了维稳和谐,就只能背下保本刚兑的责任。
这也是很多国外经济专家,回国工作的金融人士对国内金融市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因为在国外尤其是欧美,从来都没有“保本保息”这样的理财产品。
一个兜底刚兑的资本市场必然是扭曲而无法长久的,不保本不承诺收益率,其实才是世界理财市场的常识。
只不过,几十年来,大家都对保本刚兑习以为常,投资理财时潜意识里就有“刚兑预期”,把理财当作存款,只盯着收益有多高。这也逼得金融机构、P2P等不得不尽量提高收益率,不得不在高收益的情况下还要承诺保本。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高收益加保本还勉强兑付;经济形势一旦恶化,高收益低风险就是天方夜谭。可是,国人都习惯保本刚兑,很多人都是压上身家性命投资理财,你现在说亏了,就会遭遇极大的反弹和恐慌。
唉,只能说这“刚兑预期”的苦果是以当年的信托和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自己种下的,长久以来扭曲的市场造就了国人扭曲的理财观念,能怪谁呢?看似人人都是无辜的,其实人人都有责任。
过去的错就让它过去吧,今后大家可不能再抱着“刚兑预期”的偷懒思维去理财。如今,已经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到,国家正在推动“脱刚”常态化,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前提下,让违约事件自然发生。
保本基金的更名,实际上已经标志着理财市场全面告别刚兑时代。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告别“保本刚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重塑理财观:
首先,破除“负盈不负亏”的想法。
投资有风险,这五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就是告诉你:本金有亏损的风险!因此,在投资任何理财产品时,都要有本金可能亏损的预期,你自己这样才能形成谨慎投资的观念。
其次,要提升匹配收益与风险的能力。
保本不意味着不亏损,不保本也不意味着一定亏损。实际上,亏损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投资与风险的匹配度。
比如说,现在有一款P2P产品年化收益30%,你肯定不会投,因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亏损的风险远大于投资收益。
一定要牢记“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想要多高的收益就要承担多高的风险,当你看不清风险有多大时,最聪明的方法就是降低你的预期收益。
最后,不断学习理财知识。
打破刚兑,投资者回归“买者自负”,对投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跟上理财市场的风云变化,就要不断学习理财知识,提升理财的专业水平,可以每天跟着拓天速贷投资百科学习。
总而言之,打破刚兑不必恐慌,这是理财市场走向健康成熟的必经之路。投资的本质就是风险定价,没有风险的暴露,哪来的风险概率,哪来的风险定价。
识别风险、承担风险,同时实现与其风险匹配的合理收益,才是投资理财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