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转型开发者平台 推动“万物皆可支付”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VDP旨在打造一个“万物皆可支付”的网络。无论是商家、零售商还是个人,只要有意愿自己管理其账户,都可以在VisaDeveloper这个平台找到自己的需求。市场分析认为,VDP或将大举推动移动支付的浪潮。

  财经360  ·  2017-03-15 14:30
Visa转型开发者平台 推动“万物皆可支付” - 金评媒
来源: 财新网   

Visa去年宣布正式启动的开发者平台计划(Visa Developer Platform,VDP),今年进入实施阶段。

这一平台战略旨在向全球合作伙伴开放其API(应用程序接口)和软件开发者工具包(SDK),包括提供账户持有人识别技术、令牌技术、P2P支付方案的访问权限、线上交易的Visa Checkout服务等资源,对支付方案的开发者辅以专门的安全与反欺诈防护技术。

VDP旨在打造一个“万物皆可支付”的网络。无论是商家、零售商还是个人,只要有意愿自己管理其账户,都可以在Visa Developer这个平台找到自己的需求。市场分析认为,VDP或将大举推动移动支付的浪潮。

“这是个里程碑,意味着Visa从国际支付巨头向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 (Fintech)转型。”一位Visa内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

标志性的进展是,2月中旬IBM宣布和Visa展开合作,将IBM旗下的Watson物联网平台拓展到电子支付领域,使企业可以通过IBM的物联网平台获得Visa的令牌服务 (Visa Token Service) ,从而将安全的支付功能嵌入到整个的产品线。

借助IBM Watson物联网平台与认知能力,结合Visa的全球支付能力,未来所有IBM Watson物联网平台的顾客都将可以通过IBM云访问Visa支付服务。Visa和IBM将这些功能提供给所有顾客,无需再“一对一”地对接企业,使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更加个性化支付解决方案。Visa预计,其电子支付将在 2020 年推广到超过200亿台可穿戴、可连接的智能设备上。

“过去主推Visa银行卡,目前转向推移动Visa概念。”Visa亚太区创新和战略伙伴关系部高级副总裁Matt Dill在Visa新加坡创新中心介绍,Visa的全球交易量中,20%到30%的交易量已不再是通过实体终端完成,而是通过网络支付包括手机支付。

目前Visa在全球支持60%以上的支付业务,其全球交易量是8.2万亿美元,每秒支持65000多笔交易,每笔交易成交是毫秒级的。Visa拥有全球最大的支付网络VisaNet,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持卡人约31亿、有17000个合作银行或金融机构、4400万商家,其中有的平台型商家背后是成千上万的小商户,比如Paypal

万物皆可支付

Visa Developer平台上提供超过150种与Visa服务相关的API,Visa已在该项目上投入多年,这些API主要分为支付方法、一般服务及风险诈骗管理等三大类,例如以Token取代银行卡号的令牌技术、用来确认交易区域的Mobile Location Confirmation、支持各种支付工具的CyberSource Payments等。另外还有一个测试沙箱,开发者将被允许访问Visa自己的API测试数据。“Visa的战略是希望提供不同组合手段的数字支付方案。”Matt Dill表示。

在前述Visa平台的工具箱里,目前被市场最为广泛应用的工具是令牌技术,包括 Apple Pay、Samsung Pay 和 Android Pay 等在内的电子支付方式,都是采用令牌技术。令牌技术是指在支付交易的过程中,用支付标记(Token,通常是由 13 至 19 位的数字组成)来取代银行卡的主账号来进行认证,避免卡号等信息发生泄露。令牌技术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最广泛。

如果说过去几年Visa与苹果手机的合作,标志着移动支付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将网络的强大力量、全球范围的覆盖和高安全性的Apple Pay的应用相结合,那么此次Visa和IBM Watson物联网平台的合作,则将未来的支付手段拓展到一些更有想象力的场景——“小到一枚戒指、一块手表,大到一件家用电器甚至一辆汽车,都可以成为支付媒介。”

以汽车为例,随着汽车生态系统与Watson 物联网平台连接,当保修或认证即将到期时,或者如果特定的汽车零件(例如风扇皮带)需要更换时,驾驶员会收到提示,按下按钮就可以订购零件,或者选择4S店预约服务。驾驶员甚至可以通过汽车和油泵之间的直接交互为汽油付费。业内预计到2021年,市面上将出现3.8亿辆联网汽车。

“Visa的任何合作伙伴通过API的本土化,都可以做到账户的身份确认、风险管理、QR(二维码)支付等,这对于小公司来说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对于小公司来说,他们也可以通过Visa的先进支付工具,扩展到更大的市场。”Matt Dill表示。

他进一步举例称,有的大型公司希望创建自己的支付平台,不如与已经有了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验证的银行卡来合作,所以三星、苹果这些手机移动商开始和Visa、Master Card、中国银联这些拥有支付清算网络、连接无数家银行的卡组织合作,从而实现互联互通。

目前,Apple Pay已推广到全球13个市场,用户在2016年增长200%,2016年四季度整体交易量同比增长500%。

“眼下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开放之后,工具才能最大化地被别人使用。”Visa中国区副总经理兼创新部总经理王静玺进一步向财新记者指出。

打造开放平台

“开放对于Visa并不是一个新名词。”Matt Dill强调,作为已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清算组织,历史上VisaNet就是一个开放平台,连接几千家商户和银行等;此次通过Visa Developer向开放平台转型,“与其说这个转型是挑战,不如说是成长的机会,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Visa初期着重的是支付电子化,随着本世纪进入互联网时代,到今天的移动时代,现在的步调和业务规模都与过去不同;眼下,Visa更着重回应消费者的支付体验,更加强调本土化。”Matt Dill介绍,从一个国际卡组织巨头向一个开放平台转型,Visa的盈利模式并不需要有较大改变,主要仍是按交易量收费;在API方面,有些工具是免费的,有些增值服务根据交易规模、复杂程度等按照传统API方式收费。

“关键词是标准、互联互通、全球化。” Matt  Dill强调。

过去数十年,国际支付领域的很多行业技术标准是由Visa创新的,比如令牌技术、Atm技术等,而创造行业标准往往意味着占据产业链的最高端。

“当Uber、airbnb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时,发现当地很多人没有银行卡,怎么向其客户收现金成为挑战,所以他们开始向Visa寻求合作。”Matt Dill说。

在印度,Visa于2015年开始推广Visa标准的二维码支付。Matt Dill透露,目前Visa的二维码支付标准已成为印度的国家标准。今年,2月20日,印度国家支付公司(NPCI)联合三大国际卡组织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加上印度的RuPay(相当于中国的银联),发布了通用二维码支付方案BharatQR。目前,在印度有16家银行使用这个二维码支付标准,已经囊括了印度大多数银行。

近年,为加大反洗钱、反避税力度,印度政府力推数字印度和非现金交易。就在BharatQR发布当天,印度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Paytm也表示,将投入60亿卢比推广Paytm的二维码支付。

Paytm被称为印度支付宝,蚂蚁金服联合阿里巴巴占股比例40%。过去一年,蚂蚁金服“手把手”把旗下支付宝的技术和运营模式整套分享给了Paytm,包括在中国迅猛发展的二维码支付。不过,和支付宝在中国作为准清算组织、(虚拟)发卡行、收单方并直连银行的模式不同,按照印度监管当局的要求,Paytm是一个持有有限业务牌照的直销银行,并不能直连各家银行转接清算。此前,Paytm有关业务负责人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曾透露,Paytm也会开设线下网点、发行实物储蓄卡和支票本。

谈到在印度Paytm的QR和BharatQR谁的发展速度快,Matt Dill 告诉财新记者,“Paytm非常有潜力,增长也非常快,但长期来看,国际卡组织的互联互通模式发展最有潜力,会超过单一的平台。”

坚守四方模式

“只要接受Visa的标准就可以加入Visa的网络,但这并不是排他的,客户同样可以接受其他卡组织的银行卡,也可以接受支付宝的虚拟账户。”Matt Dill称。

无论是商家、零售商还是个人,只要有意愿自己管理其账户,都可以在Visa Developer这个平台找到自己的需求。“不过仍要通过银行来实现Visa的增值服务,即仍要遵循四方模式,这是我们一贯的立场,也是基于每个国家的反洗钱等监管要求。”Matt Dill向财新记者强调。

“四方模式”(卡组织、发卡行/持卡人、收单机构商户)是Visa等卡组织坚守的核心标准,是国际支付领域延续多年的运行体系——一边连接的是发卡银行和持有使用银行卡的消费者;另一边连接收单机构和各类商户;而卡组织搭建平台,提供技术标准和转接清算服务,将双边市场连接起来,完成支付服务。

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看来,这种四方模式是一种平台架构,但平台的多重功能(转接清算、发卡、收单)并非只由一家机构来实现,而是由卡组织引领多家商业银行和收单机构共同完成。在这个庞大体系内,发卡、收单和转接清算三大职能分工明确,每个企业各司其职,专业性强,安全性也强。

Matt Dill亦表示,四方模式连接买方、卖方、支付方和收款方,之所以被各国监管当局认可,是因为所有国家的监管都需要看到资金流动是透明的,所以四方模式是基于各方利益共享的结果。“从技术上来说,Visa并不受限于科技,任何需求都可做到,比如点对点即时到帐;Visa主要受限于各国的监管制度。”

王静玺亦告诉财新记者,“当万物皆可能成为支付载体、支付无处不在、具有普惠性时,交易的透明化、可追踪化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Visa东南亚产品部副总裁James Lim同时强调,对于商家和银行来说,要思考如何技术升级,才能融入这个市场;而对于监管者来说,要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保证这个生态圈是安全的,“对于Visa来说,不管支付工具是什么,支付速度如何更便捷,在安全方面,不会有任何妥协。”

王静玺指出,无论是亚马逊的“拿了就走”( Amazon Go),还是Facebook的“message 支付”,背后都是依托的四方模式,通过绑定银行卡实现移动支付。

“Amazon Go”是今年初,电商巨头亚马逊在西雅图推出的一家革命性的线下实体便店,一经推出备受关注——在这里不需要排队结账,亚马逊的注册客户拿了商品就可离开,所以该支付产品得名“拿了就走”。“Amazon Go”通过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对应人和账户体系,后台自动从信用卡扣款。Facebook的“message 支付”则是通过与Visa合作,Facebook的用户可以绑定银行卡,当给朋友发送聊天信息时,只要在信息栏输入美元符号$和金额,就可以把钱直接支付到朋友的银行账户。

值得关注的是,与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几乎都沉淀巨额资金、开设电子钱包相比,“Amazon Go”和Facebook的“message 支付”都“只是支付入口,并不是电子钱包,不会沉淀资金。”王静玺介绍,这也是基于美国监管当局出于反洗钱、支付安全等监管角度的要求。

与传统四方模式相对应的,是近年在中国兴起的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首、绕过银联直连银行的“三方模式”(支付机构、银行、商户),支付机构集收单、发卡(设立虚拟账户)和转接清算(直联多家银行)的功能于一身。相比四方模式,“三方模式”的协调方较少,协调成本低,推广迅速。在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支付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的主流支付手段。

但是三方模式中的封闭账户体系的资金流向不透明、信息来源不明、交易不留痕,不利于反洗钱等金融监管,有一系列安全隐患,包括账户安全、信息安全、用户隐私保护等。对于用户而言,个人信息在四方模式中不会被清算机构留存;而在三方模式中,支付机构违规留存客户信息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国,由于第三方支付的管理漏洞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包括电信诈骗在内的主要隐患之一。

中国央行今年已推出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网联平台等举措,切断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力推第三方支付回归四方模式,回归支付通道的本源。

近年支付宝和微信也在加快国际化步伐,特别是支付宝国际化力度最大。谈到前述两家中国互联网支付巨头的国际化,Matt Dill 表示,“可以看到微信、支付宝有接入visa卡,但仍然是遵循四方模式,是作为银行收单方的商户接入四方模式,而不是直连银行的三方模式。因为消费者的账户是由银行管理的,微信、支付宝的国际化,显然仍要遵循当地的监管法规。”

“在中国,微信和支付宝可以直连银行,但是当走出国门,和Visa、MasterCard这样的国际卡组织合作就可以做到互联互通,没有必要和不同的银行重复接洽。”Matt Dill表示。

比如,在Visa的四方模式中,支付宝的鼻祖PayPal就是以商户的身份,通过Visa的收单机构接入Visa的支付系统中,从而实现Visa卡在PayPal的受理的。同时,借助Visa在全球17000家会员银行机构的网络,PayPal通过与Visa在各地会员机构的合作,能较快地适应当地有关的金融监管,比如反洗钱、外汇管制等,因而PayPal就能够更迅速地进入并扩大其在当地市场的业务,同时也为Visa带来了更多的交易量和收入。

目前,转账、汇款和支付等跨境业务交易量已占PayPal总交易量的25%左右,而国际业务(美国以外市场)交易量和收入占比则达到45%左右。

来源: 财新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财经360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