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继续向房企敞开大门 今年前两月放贷近5000亿
【摘要】不久前最新出炉的国家统计局1~2月房产投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房企国内贷款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11.5%。这也是近6年来,1、2月份房企开发贷总量的同比最高点。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化,境内发行公司债、成立房地产集合信托、资管计划、资产证券化(ABS)等各类融资渠道,均对房地产企业大幅收紧。但是,银行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的大门继续敞开。
不久前最新出炉的国家统计局1~2月房产投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房企国内贷款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11.5%。这也是近6年来,1、2月份房企开发贷总量的同比最高点。
地产开发贷逆势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2月房企国内贷款额达4985亿,为2012年以来的同个指标(即1、2月相加)最大值。证券时报记者进一步调查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发现,去年10月地产调控政策以来,开发贷的金额逐月加速上行。
去年10月、11月、12月,房企开发贷款金额分别为1408亿、1896亿、2313亿,均高于前年同期的1396亿、1531亿、1586亿。按总量来看,2015年后3个月开发贷总量为4513亿元,而2016年同期为5617亿元,增长24.46%。
也就是说,在房企融资渠道收紧的大环境下,银行放出的开发贷却逆势增长。“这表明银行对于房企的资金只是部分收紧,并未完全收紧;另外也可能是银行没有优质资产,但是信贷额度又在高位,其他的不敢投,所以就只能投房地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房企开发贷款大幅增加,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却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
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由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构成。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以来,地产商到位资金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去年10月房企到位资金是12550亿,11月为12223亿,12月达到高峰14730亿(每年的12月份均为高峰);今年1、2月份的月均值(1、2月数据每年是合并披露,只能取均值)则下降到11440亿。
关于房企整体到位资金下滑的原因,分析师告诉记者,房企融资大环境仍旧趋严,其他融资渠道处于收紧状态。
其他融资渠道仍收紧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调控深化,房企的通道融资业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监管。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银监会对16个热点城市开展金融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的专项检查,包括且不限于首付贷款、房地产开发贷、与房地产中介及房企合作、理财及信托等多种业务。今年2月,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紧,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禁止私募、资管计划投向上述16个热点城市的地产项目。
这样的监管正在显效。
首先是地产公司债限发。从去年9月底房产调控政策开始,沪深交易所相继对地产行业的公司债监管加严。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分析师姜超的研报显示,2016年11月境内地产公司债发行18只,较10月的41只、9月的80只大量减少,发行金额也从10月的420亿元减少至120亿元;12月公司债仅有浙江万厦发行的5只私募债,发行金额仅为1.4亿元。2017年1月发行6只地产公司债,发行金额32.4亿,仅为去年同期的2.4%,即便考虑到春季的影响,与2016年2月相比,发行额也仅为其10.3%;而今年1月地产公司债发行额仅为同期的2.4%,2月以来地产公司债更是处于“零发行”状态。
其次是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收紧。1月房地产领域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仅100亿元,同比减少逾三成;2月以来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仅15.9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资金成本抬升至7%以上。
内地房企海外发债因此急剧升温。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内地房企共发行境外债券23只,规模总计79.5亿美元。
海通证券分析指出,从融资成本看,2016年海外地产债平均票息低于2015年,但随着人民币贬值和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海外发债成本开始反弹,万科、绿地、碧桂园去年年内发行的几只票据票息均有抬升。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大、美元债融资成本上行的背景下,地产企业仍选择海外融资,主要还是受国内融资收紧的驱动。
来源: 证券时报

嘿瑶瑶
金评媒责任编辑

- 非洲手机市场变天了!小米、realme轰开传音手机堡垒!
- 药企跨界美妆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 TCL中环发布年度报告,2025年首季度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 2025 年亚洲金融科技独角兽名单公布,Matrixport、Hashkey均上榜
- 喜报!王世平获“2024年无锡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2025年4月28日圆梦终章:泓基控股最高限度开放二级市场原始股权置换及抛售 ——泓基控股携手香港港交所释放全民持股共同富裕政策红利
- 此物不只应天上有!宇航级民用食品如何惠及万千消费者?
- 宝付支付再获殊荣,以数智科技赋能电商企业创新发展
- 哈尔滨银行 2024 年报出炉:多维发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圆梦之路已然开启,全民持股担当泓基控股开启二级市场抛售赋能共同富裕,释放全民共享红利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国产特斯拉已开始在泰国交付;蔚来手机预计很快上市;小米距离拿到造车资质还差很远
- 情报 | 字节跳动旗下时光相册今日停止运营;QQ宣布将停止运营群签到功能;通用自动驾驶汽车Cruise全面停驶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腾讯音乐旗下TME数藏近乎停摆;重庆小米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美方将审计中概股
- 情报 | 寺库再被申请破产审查;网易云旗下社交App被指涉黄;多家共享单车被曝优惠价杀熟
- 情报 | 京东进军餐饮外卖业务;法拉第未来计划2025年在国内开设工厂;百度90后程序员删改数据库被判刑
- 情报 | 苹果AR眼镜或将推迟上市;币安将收购竞争对手FTX;美国科技公司10月裁员近万人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
- 滴滴财报:二季度GTV达963亿元 经调整EBITA盈利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