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上报数量再收紧 监管清库存意图明显
【摘要】“清库存”成为今年以来监管主旋律,也成为部分基金公司近期的工作重点。3月21日,市场上盛传,监管机构向部分产品积压较为严重的基金公司下发文件,对新基金上报数量、超期未募集基金产品清理等相关问题进行规定。由此意味着,今年新基金发行热潮或迎来退温。

“清库存”成为今年以来监管主旋律,也成为部分基金公司近期的工作重点。3月21日,市场上盛传,监管机构向部分产品积压较为严重的基金公司下发文件,对新基金上报数量、超期未募集基金产品清理等相关问题进行规定。由此意味着,今年新基金发行热潮或迎来退温。
上报数量被收紧
对于监管机构向部分超期未募集基金产品占比超60%的基金公司下发了去库存新规的传闻,北京商报记者随即对多家基金公司进行求证核实,南方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证实确实有收到监管文件。
对于积压产品较为严重的基金公司,监管从上报新产品数量方面作出约束。根据文件显示,对于超期未募集产品数量占比超过60%的基金管理人,经现场检查,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投资运营、人员配备等方面不存在相关问题的,则每一个月可以申报一只新募集基金产品的注册申请。对于超期未募集占比过大的基金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清除产品积压。
除了对新基金上报数量设限外,监管还对存量的未募集基金产品作出清理要求。监管规定对于超过六个月未进行募集的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需要提交变更注册申请,对原注册事项进行实质性调整。不过,基金管理人一个月仅可以申请一只基金产品的变更注册,每只基金产品的变更注册不能超过一次,变更注册申请获批后应当在6个月内展开募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中监管机构还附上了一份74家基金公司的名单,其中超期未募集产品数量占比从20%-100%不等。
监管主张去库存
部分基金公司去库存压力着实不小,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共有57家基金公司旗下有基金超期未募集,占全部基金公司的一半以上。而超过6个月未募集产品占已批复未募集产品总数比例超过60%(含60%)的公司达到27家,更有11家基金公司这一比例为100%。
对于基金公司库存量较大的原因,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表示,近半年基金公司超期未募集基金产品数量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委外业务激发基金公司积极上报新基金,提前为委外业务备壳现象频发,但随后股债市场不景气,和委外监管新规的下发,延缓了基金的正常发行,部分基金公司由此囤积了基金产品;另一方面,部分基金公司盲目申报新产品,未考虑市场实际需求,所以库存压力较大。
监管加速去库存的这些规定,有助于减少积压的“空壳”基金,避免基金批而不发的现象,从而进一步规范基金的审批与发行程序。
监管持续升级
去年年底,证监会就已将监管目光投向到基金公司清理库存上。为防止盲目上报造成积压产品过多的现象,多家基金公司收到来自监管层的“窗口指导”,要求短期内上报新产品数量超过10只的基金公司需出具书面反馈意见,主要内容包括论证短期上报大量产品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产品上报内部论证说明以及人员配备和风险控制执行情况。去库存的工作任务被提上日程。
此外,监管部门还加大了对基金公司内部产品情况的摸底检查力度,对于存在“超期未募集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募集基金产品总数的60%”(分级基金及因外汇额度受限导致未能募集的QDII基金除外);“短时间内大量申报基金产品”;“未募集的同质化基金产品泛滥”;“迷你基金数量较多”;“基金经理一托多现象严重”;“一年以内被采取两次以上行政监管措施等情形”等6种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再次申报产品时,将受到相关派出机构的现场核查。如今,监管持续升级,对于积压产品较多的基金公司一个月只可以上报一只新基金,新基金发行热潮将持续退温。
来源: 北京商报网

财经360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2023年已有9家公司遭港交所除牌;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协议将被审查;字节启用季度OKR考核
- 情报 | 中国互联网大厂订购50亿美元英伟达芯片;吉利与百度合资成立汽车科技公司;极氪百万超跑 ZEEKR 001 FR 官宣
- 光年速递 | 苹果不会在iOS 18发布时同步推出AI功能;英伟达发布软件和服务,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快速普及...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
- 情报 | 滴滴被罚80.26亿;恒驰5订单数破3.7万辆;字节跳动估值跌破3000亿美元
- 情报 | 违规运营“团贷网”非法集资案一审宣判;腾讯一年关闭超40个项目;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被爆离职
- 光年速递 | X数据被用于训练Grok模型;SearchGPT官方演示闹出乌龙;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给电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 诈骗信息,防不胜防,提醒读者关注
- 情报 | 软银旗下Arm 计划9月IPO;松下宣布清算LCD面板子公司;大众旗下捷达品牌或购零跑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