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未来:合规平台必将崛起
【摘要】2007年初现国内至今,网贷不觉已历10年,这期间,享受过舆论热捧、资本追逐、一时星光璀璨;也遭遇全盘否定,如过街老鼠,一文不值。未来的10年,基于合规基线,部分平台或迎强势崛起!
2007年初现国内至今,网贷不觉已历10年,这期间,享受过舆论热捧、资本追逐、一时星光璀璨;也遭遇全盘否定,如过街老鼠,一文不值。未来的10年,基于合规基线,部分平台或迎强势崛起!
网贷行业现状
恐怕没有哪个行业能如此快速的大起大落,如此获得国家和地方的全面“重视”。
监管整体架构趋于完整
监管职能部门及法律法规的整体框架已趋于完整。银监会、工商局、工信部、公安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地方监管部门……原有或新增网贷监管部门已明晰各自职责,并切实开展工作;2016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做出12个月的过渡期安排,如今时间仅剩1/3;2017年2月《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重磅出台;各地方监管部门也逐步发布针对备案登记、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整改细则等地方性监管办法,推进网贷平台淘汰,加速行业净化。
退出/降息潮
监管趋严致使网贷运营平台数量持续减少,据迪迪贷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正常运营的平台下降为2450家,2017年2月进一步下降为2330家,随着更多更为严格的地方性监管办法的陆续出台,退出与转型平台的数量将加速上升,年底网贷行业正常营业平台数量或跌破千家。
因平台合规成本的上升、优质资产的缺乏,投资者对网贷接受度越来越高等因素,2017年以来,占九成网贷行业成交量的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区的多家平台陆续降息直接掀起了行业整体“降息潮”,据迪迪贷监测数据显示,排名前50名的网贷平台中有超过30家平台利率在10%以内,超过20家平台利率降到了9%以内。从迪迪贷数据模型来看,这场“降息潮”仍未停止,网贷行业平均利率或跌破9%。
资金银行存管现状
当前阶段,实现资金银行存管成为网贷平台合规之路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联合存管、多投存管的明令禁止和银行开展存管业务的高门槛,以及对风险、成本、收益的综合考量,银行存管推进速度依旧未达预期,据迪迪贷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2月,共有38家银行布局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其中33家布局网贷平台资金直接存管业务。约260家平台宣布与银行签署存管协议,行业占比10.9%,其中209家平台宣布与银行签署直接存管协议,行业占比8.7%。不过随着四大行某行的试水、直销银行的加入和成商银行在资金存管方面的发力,或许会加速网贷行业整体资金存管的步伐。
未来的网贷行业
历经9年的发展,网贷平台在政策鞭笞下如过山车似的进入“谷底”,过之,“鱼跃龙门”,反之,“万劫不复”。
行业回归理性
网贷不能只顾投资人的利益、也要考虑借款人的利益、更有平台的利益,网贷行业的诞生,就是利用互联网帮助资金需求者方便快捷的借入资金,满足各方需求。只有三者兼顾,才能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高速发展。
高收益不是也不该是网贷的标签、平台高附加活动更不是网贷的标配、20%的年化利率不是借款人能够承担的,长期高额获客成本不是平台能够承受的……却成为多数投资人主观认定的投资必备要求和首选条件。
平台回归理性。将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创新金融、科技金融、不断提高用户体验和资金安全,普及大众,惠及金融。正如当前的降息潮,并非平台流氓和不道德,而是回归初心,回归理性。
投资人回归理性。当前政策禁止平台提供任何形式的直接担保措施(平台风险准备金),但是平台应该仍会有相应的风险措施。不过,对投资者而言,网贷投资只是拓宽自身的理财方式,投资人根据自身的投资偏好选择心仪的网贷平台、选择心仪的理财项目,并且接受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的观点,这也是国家在当前政策中所倡导的,因此,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成交额持续攀升
在当下严厉的监管风暴、平台大量消亡、降息潮的同时,伴随的仍是网贷市场整体交易规模的上涨,这说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网贷行业认知度的提升,网贷投资人群规模不断壮大,大型平台和志做合规类平台正在快速抢占市场。2016年行业累计成交量超2万亿,比上年增长110%。未来或会出现少数平台争霸,多数平台“百家争鸣”的行业竞争局面,通过残酷的市场竞争,带动行业创新发展,促进行业整体成交。
资本强势进入
严厉的监管风暴过后,必将阳光明媚,监管政策趋于平缓,平台终可稳步发展,但是商业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商业世界,一直都是草根播种,负责创新、开创新模式,而资本则负责收割。网贷行业更是如此,当前的政策无疑是在为资本开路,碾压草根,在监管进入尾声,网贷行业合规平台数量即将趋于稳定的不远的明天,大批资本必将卷土重来。
综上,尽管当下网贷行业依旧动荡,多数平台生死难料。但是,随着国家监管体系、征信体系等相关体系的建设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网贷行业认知度提升,网贷行业必将回归理性,资本卷土重来,合规平台势必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