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发审接近“即报即审” 审核趋严对冲影响
【摘要】从月度审核家数来看,刨去节假日因素,今年4月份的审核效率最为高。证监会发审委由原本每周审两次提速至每周三次,一周审核企业13~15家左右,是自去年11月份新股加速以来,IPO的再度逐步提速。在去年底以来的IPO提速潮背景下,虽然制度层面的新股发行改革安排并未出现新变化,但在IPO的实质审核层面,待审核的“库存去化”征兆已非常明显,并且正在朝着“即报即审”的状态持续发展。

从去年11月份以来的IPO发审提速至今,IPO实质审核状态已经发生质的变化。
从月度审核家数来看,刨去节假日因素,今年4月份的审核效率最为高。证监会发审委由原本每周审两次提速至每周三次,一周审核企业13~15家左右,是自去年11月份新股加速以来,IPO的再度逐步提速。
在去年底以来的IPO提速潮背景下,虽然制度层面的新股发行改革安排并未出现新变化,但在IPO的实质审核层面,待审核的“库存去化”征兆已非常明显,并且正在朝着“即报即审”的状态持续发展。
经过近半年的提速和优化,这些工作上的变化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IPO的审核“排队盛况”或已今非昔比,21世纪资本研究院发现,虽然目前排队的拟IPO项目数量较多,但实际上未真正进入实质审核程序,显示“已受理”状态的公司数量为81家,已减少至不足百家。
目前市场基本接受了新常态下的新股发行节奏,新股不再稀缺,炒壳借壳的成本下降,投资者逐步回归理性。这一结果距离业内预期本轮IPO提速至“即报即审”之目标,仅剩一步之遥。
审核从严对冲影响
当前的IPO发审状态已经与“即报即审”的最终状态非常趋近了,但是发审提速并不意味着审核标准的降低,甚至有审核更严的态势。
今年元旦假期刚结束, 3家企业IPO接连被否。此后,IPO被否企业渐次增多,特别是近期以来,几乎每周均有企业IPO被否。在IPO提速发行的同时,发审委严把质量关,IPO的过会率降至新低。
业绩下滑、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募集项目堪忧、规范运作是IPO被否的几大主因。就今年的案例来看,业绩下滑、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和规范运作成为IPO公司最大的“拦路虎”。
据统计,2016年全年,共计18家企业IPO被否。但是,2017年年初至今,短短4个多月,已有17家被否,数量急增。粗略统计,今年IPO申请的否决率达到11.18%,去年全年则是2.21%。
可以看出,在IPO发行速度加快的同时,审核趋严的态势也已确立,再加上股市再融资审核趋严、减持规则的完善化预期等,一定程度上对冲了IPO加速发行的冲击。
来源: 金融之家

哈姆雷特



- 情报 | VUE VLOG将于9月30日停止运营;Soul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愉悦资本近40亿元新募资首次关账
- 情报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图森未来拟裁员至少一半;微软将于明年2月14日永久禁用IE
- 情报 | 银保监会约谈前海人寿实控人姚振华;跨境电商Shein最快2024年在美IPO;女子称买9本书全盗版起诉当当网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
- 情报 | 陆金所回应裁员传闻;有货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微软AI识图微信小程序已暂停服务
- 情报 | 联想集团拯救者手机业务全员裁撤;法拉第未来开始生产FF 91;罗永浩明日将在直播间卖卫星
- 情报 | 腾讯音乐旗下TME数藏近乎停摆;重庆小米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美方将审计中概股
- 情报 | 小红书福利社店铺宣布将停售;启明创投回应“信息套取”;2024款小鹏G9定档9月19日上市
- 情报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小米汽车实车曝光;天府可乐因破产传闻销量暴增
- 情报 | 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相关协议最快月底达成;“退费难” 成职业教育行业通病;零跑汽车发布90天保价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