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审委对上会企业询问更加细化 IPO审核未放宽
【摘要】7月1日至23日,39家上会企业中,33家获通过,5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过会率为84.6%。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7月1日至23日,39家上会企业中,33家获通过,5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过会率为84.6%。
39家上会企业中,33家获通过,5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过会率为84.6%。这是截止到7月23日,7月份IPO申请审核的情况。而纵观今年前6个月每个月的情况,《证券日报》记者经过统计后注意到,过会率分别是83.3%、77.8%、94.2%、85.7%、83.6%和72.5%。
“通过与以往月份的比较,84.6%的过会率,显然不能说明IPO审核放宽。”一位来自沿海省份的券商人士昨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后,市场上出现一种观点,认为IPO或进一步放宽。对于这一说法,证监会日前予以回应:将继续按照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的工作要求,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坚持问题导向,完善IPO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依法严格审核、严格监管,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防止企业带病上市。
事实上,对于企业带病上市问题,证监会有过多次表态。而据了解,证监会在推动新股常态化的同时,发行审核工作中秉持的标准、理念从未改变,相应的IPO规则也都是公开透明、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并没有因为发行审核节奏加快而放松审核要求。
从证监会的审核情况来看,发审委对上会企业的询问更加细化,问题数量在3个以上已是家常便饭,而且所关注重点也是多点开花,比如,医药行业企业多数会被询问商业贿赂问题,食品企业会被问及“舌尖上的安全”。
业内人士表示,从一定程度上来看,IPO发审常态化更加严格了监管层对于企业的要求。从近期监管层透露的信息来看,监管部门对企业IPO审核所执行的标准、流程均无变化。但随着IPO企业数量的增多,初审环节和发审环节的审核否决率也在同步上升,大大压缩了“带病闯关”的空间。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对拟IPO企业而言,千万不要“带病”上会,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一定要抓紧治,企图蒙混过关那是不可能的事。
另外,对于拟IPO企业的现场检查力度加大,多部门监管协作加强。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曾介绍,今后证监会将对IPO企业实施常态化的现场检查,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
今年以来,已经有12家企业被抽中参加现场检查。上市被抽中的企业中,目前已经有4家终止审查,分别是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而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已经有59家IPO排队企业进入终止审核的队伍。至于终止审查的原因,证监会曾给出过四方面的原因: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存疑、业绩下滑、股权或战略调整。
(编辑:郑惠敏)
来源: 证券日报

苏言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阿里版GPT“通义千问”官宣邀测;刘强东小幅减持0.28%京东健康股份;轻盐App发布关停公告
- 情报 | 2023年已有9家公司遭港交所除牌;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协议将被审查;字节启用季度OKR考核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小米汽车开始筛选交付中心;北京现代新能源车发展遇冷;FF宣布一项特别股东大会补充提案
- 情报 | 知情人士称马斯克最快本周买下推特;快狗打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券商回应App违法违规被通报
- 情报 | 苏宁易购回应被申请破产;美联英语陷入破产风波;罗永浩创业公司细红线完成天使轮融资
- 光年速递 | 华为起诉联发科专利侵权;美团推出“省钱版”;问界M9上市7个月大定破11万辆...
- 情报 | 小鹏第二代家用充电桩上线;Meta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宣布离职;步步高辟谣倒闭传闻
- 情报 | “苹果版余额宝”总存款已超100亿美元;黄浩卸任蚂蚁商诚公司法定代表人;Uber开发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 情报 | 京东进军餐饮外卖业务;法拉第未来计划2025年在国内开设工厂;百度90后程序员删改数据库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