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野心」
【摘要】对于雷军来讲,之所以会造车,并不是为了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自掏腰包来造车上看出一丝端倪。
雷军曾经用「赌上全部声誉」来形容自己投身到造车赛道上的感受,他是这么说的,同样是这么做的。
翻看雷军的言论以及他的行为,不难看出,现在的雷军,言必称造车,行必做造车。
总之,造车已经深入到了雷军的血液里。
正是因为雷军对于造车如此地坚定和执著,所以,小米su7的上市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无论是从小米su7上市发布会时的万人空巷,还是从小米su7的销量表现,几乎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雷军还将会在造车的赛道上带给我们新的惊喜,至此,雷军将会成为造车赛道上的「明星」。
对于雷军如此坚定和执著地投身到造车的行列里,很多人会简单地认为,雷军是看到了造车赛道上的资本红利,乃至有人认为,雷军之所以会投身到造车的行列里,是在做高小米的股价。
虽然这些揣测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这些要素看成是雷军造车的全部,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
事实上,雷军造车除了与小米股价有关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些要素才是真正导致他之所以会如此坚定和决绝地投身到造车的根本原因。
一
当造车的风潮开始兴起,各色玩家都开始投身其中。
无论是互联网玩家,还是房地产玩家,乃至是传统造车玩家,无一不是如此。
深入分析如此多的玩家投身到造车的行列里的原因,不难看出,他们看中了造车赛道上的资本红利,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的确,对于早期的造车赛道来讲,资本的红利,的确是充盈的。
对于很多的造车玩家们来讲,他们不需要真正造出一辆车,但凡是拿着造车的PPT,便可以获得资本的关注和青睐。
可见,这个时期的造车赛道,的确是资本驱动的,的确是充满着诸多的资本红利的。
然而,资本的加入在助推了造车的热潮的同时,同样也加剧了这个赛道上的泡沫。
我们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造车玩家开始加入进来,我们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出现在大街上。
这种景象似曾相识,在业已过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同样看到过类似的场景。
同样,我们需要明了的是,资本带来的,仅仅只是短暂的繁荣,资本带来的,仅仅只是大干快上的泡沫。
等到资本的热潮不再,一切终将回归平淡。
造车赛道,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当资本对于造车赛道的关注度开始下降,我们看到的是,一众造车玩家们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无论是恒大汽车,还是高合汽车,无一不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雷军加入了进来。虽然小米su7发布之后,小米的股价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因此,我们就断定雷军投身造车为了做高小米股价的话,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
事实上,除了资本的要素之外,雷军之所以会投身到造车的行列里,隐藏着其更大的野心。
这才是雷军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造车赛道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
如果要寻找雷军的野心的话,雷军之所以会投身到造车的行列里,其实是在为小米生态寻找新的载体。
通过小米造车,雷军不仅可以把小米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串联起来,同样将会把小米生态的边界进一步延展。
很多人仅仅只是从能源动力的角度来看待造车,于是,在很多时候,所谓的造车,其实就是新能源汽车。
事实上,仅仅只是将造车局限在新能源的范畴里,其实是极大地低估了造车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的。
造车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除了其在能源上的创新之外,更多地是其对于互联网的新的载体的拓展。
更为确切地说,下一代的新型汽车,将会取代手机,成为新的载体。
对于每一个想要在后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们来讲,以造车为载体,打开新的发展大门,或许才是真正可以保证他们在业已到来的物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关键。
对于雷军来讲,同样如此。
他之所以会如此坚决地投身到造车的赛道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在为小米寻找手机之外的新载体,以这样一个新的载体,打开外界对于小米的想象,从而真正将小米带入到一个更大的生态体系之中。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米推出的「人车家全生态」的概念上看出一丝端倪。
有了这样一个全生态,小米才能真正告别仅仅只是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弊端,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红利出清的发展困境,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生态的发展阶段。
对于一直都在将生态看成是小米发展核心的雷军来讲,自然是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打造小米全生态的绝佳机会的。
因此,如果我们要寻找雷军投身到造车赛道的资本之外的野心的话,为小米生态注入新的内涵,不断地筑牢小米全生态,让小米可以实现更多新的想象,或许才是他的真正野心。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明白雷军缘何会说「赌上全部声誉」来投身到赛道里;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明白造车在小米整个大战略之下的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三
对于小米来讲,它之所以会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找到了「手机」这样一个核心,并且围绕着「手机」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
可以说,手机,是小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
小米之所以会成为小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建立了一整套的围绕着「手机」这个核心的产品和服务。
当手机市场开始饱和,特别是当手机出货量面临的天花板越来越低,仅仅只是以「手机」为核心,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难题。
手机制造商们所遭遇到的这样一种困境,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小米的身上,纵然是头部玩家苹果,同样在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苹果早早就在秘密进行有关造车的尝试。
直到苹果vision Pro的出现,它才放下了对于造车的执念,并且全身心地投身到了这样一条全新的赛道上。
于是,苹果开始放弃造车项目,并且将相关人员分流到了AI部门。
对于小米来讲,其实同样在面领着与苹果相类似的发展困境。
对于小米来讲,它同样需要找到一个后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不过,最终小米将这样一个「核心」转移到了造车上,而非类似于苹果 vision Pro的新设备上。
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如果我们来寻找雷军之所以会如此坚决地投身到造车赛道上的野心的话,为小米寻找到后互联网时代的新「核心」,并且以这样一个核心来重新建构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来继续做大小米的盘子,或许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和手机不同的是,汽车所承载的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和多元。
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无一不是如此。
可以说,一个汽车所承载的产品和服务要比一部手机所承载的产品和服务要多得多。
正是因为如此,以蔚来、吉利为代表的造车玩家们,同样开始投身到了造手机的赛道上。
可以说,只有打通了手机和汽车之间的壁垒,并且真正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同,才能释放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小米来讲,在造手机的问题上业已非常成熟,如果能够通过造车补上汽车这一块短板的话,无疑可以与其他的造车新势力获得同场竞技的新机会。
透过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将造车看成是拓展新的产品和服务的载体,并且用造车来打通其与手机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一个全链路的新生态,才是雷军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地加入到造车的行列里的另外一个根本原因。
结语
仅仅只是一味地将雷军造车看成是资本使然,仅仅只是一味地将雷军造车与资本扯上关系,而没有关注到雷军更大的野心,我们是无法完整理解雷军之所以会如此坚决地投身到造车赛道上的真正目的的。
对于雷军来讲,之所以会造车,并不是为了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自掏腰包来造车上看出一丝端倪。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雷军之所以会造车,其实是在为小米的发展寻找一个更大的生态基座;
雷军之所以会造车,其实是在为小米找到一个联通互联网时代和物联网时代的桥梁和纽带。
当我们认识到了这样一种目的和原因,我们或许才能真正找到小米造车更为深层次的内在原因,我们或许才能真正明白雷军造车的真正野心。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行业观察家,知名KOL,数字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