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混改 国企破题城市养老新路径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对接中央政策,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国企正进行一场动真格儿的“京味儿”改革探索:深化董事会建设、分类考核、信息公开试点……作为地方国企改革的旗帜,如今已形成近20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墨尘  ·  2017-07-27 10:50
探路混改 国企破题城市养老新路径 - 金评媒
来源: 北京商报网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在各路资本争先恐后地抢食北京养老市场的大蛋糕时,有一家企业异常低调却迅速地立稳了脚跟。作为北京市国资公司旗下最大的养老品牌,诚和敬拥有雄厚的资金“靠山”,对养老行业有独特的思路。北京商报记者对话诚和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仰,讲述这家市属养老国企,是怎样在国企改革、非首都功能疏解、资本蜂拥养老产业的大背景下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的。

新尝试


1500906657586.jpg


怀揣着在美国留学以及之后外企工作的多年经验,2007年来到北京市国资公司社会事业部后,梁仰就在一直谋划寻找市场上的投资机遇。2009年,社会开始广泛探讨中国特别是超大城市即将迎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没多久,市国资公司就确定了进军养老市场的计划,决定组织成立诚和敬,“在当时的北京乃至全国养老市场中,能达到注册资本金3亿元(首期出资7000万元)规模的,除保险公司、房地产企业外,以养老服务为主业的几乎没有”。梁仰直言。

稳步前进处于首个五年发展期,诚和敬遇上了新一波的国企改革浪潮。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确定混改试点将覆盖哪些城市的地方国企,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诚和敬已经得到母公司北京市国资公司的批准进行混改和董事会治理模式的改革。

“去年初,北京市国资公司就提出希望一些所属二级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或者在完善管理架构上进行探索。当时,养老产业正处于虚火旺盛的阶段,因此,诚和敬并没有急于当‘吃螃蟹的人’,而是本着谨慎稳妥的方式推进改革,适时地做出一些尝试。”梁仰介绍,去年下半年,诚和敬率先将原有的董事会制度进行调整,即在不改变原有董事会结构的同时,扩大董事会的授权范围。

梁仰透露,在得到国资公司许可后,诚和敬董事会获得了主业范围内3000万元的操作权限,即在此金额范围以内的投资等动作可以由董事会自行决定,“虽然在实际过程中,诚和敬仍然会与母公司进行沟通,但至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诚和敬已在探索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逐渐加强与市场接轨,给计划年内完成的混改做铺垫。”

提起诚和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梁仰格外兴奋,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诚和敬的混改暂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与大型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合作,一起合并上市,由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引进新的业务扩大业务盘面,通过借壳上市等形式直接登陆资本市场;另一种就是借用基金的方式,某种意义上将诚和敬通过混改变成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由基金公司投资项目或者不断发掘新的产品和服务。

新定位

其实,不论诚和敬将走上哪种混改道路,在梁仰眼中,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各方都需要以更加市场化的思路去调整定位。

梁仰介绍,实际上,诚和敬的董事会制度自建立之初就已经形成,但是一直以来,国资公司仍然对诚和敬拥有绝对掌控力,授权制度不明晰,很多规定相对模糊。“去年初,市国资公司对于下属二级企业进行混改提出的目标是‘探索’,而今年初这一口径就进一步变成了‘希望’。”梁仰表示,由此可见,北京本地的国有资本确实在释放出一种不再大包大揽的信号,真正开启了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角色转变。

而在具体的表现上,梁仰透露,市国资公司对于二级企业股权管理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国资公司要求对下属公司绝对控股,以此来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从去年开始,国资公司放开了口子,对所属企业管理进一步宽松,允许进行相对控股的尝试,并且率先通过董事会授权改革等形式为混改后企业的市场化操作模式奠定基础”。梁仰直言,董事会授权、控股方式变化的背后,是国资公司经营思路彻底转变的驱动,一向稳中求进的北京市国资公司,意识到不做出改变在市场中就会落后的现实,引入灵活的机制,与下属企业共同达成了改革的“默契”。

除了国资本身,梁仰也期待养老市场中各种角色都能按照市场化规则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位置。近两年,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强调自身在养老工作中的“兜底”作用,提出要服务供给角色更多地让渡给社会资本,大量的养老相关机构、产品,服务行业中也不再有政府过度干预的影子。但是,梁仰认为,在此基础上,各界还需理清社会资本到底应以什么形式在养老市场上生存。“目前,各级政府大量的养老相关补贴、扶持政策都是针对民营非企业制定的,针对营利性的企业措施相对不够明确和充分,但一个行业如果要持续发展,市场主体势必不能以民非为主,更多地应该交给营利性的企业,而这也是目前时常被政府、政策所忽略的对象。”梁仰表示。

新格局

“如今,业外资本投资养老已少了几分盲目、跟风,多了几分理智、谨慎,尤其是民资更加成熟,见风使舵的逐渐从市场中消失了。”在梁仰眼中,这意味着,养老企业真正开始拼品牌、拼实力的关键期已经来临,灵活性更强的民资、资金成本更低的国资在未来的养老市场上愈发“势均力敌”。

对此,梁仰亮出了诚和敬的一张底牌:“借力混改,希望诚和敬能进一步放开手脚。”具体来说,梁仰希望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比如某些拥有养老业务的央企或者有上市渠道的基金,进一步壮大诚和敬的实力。据悉,目前诚和敬已经在接触有意向的伙伴,合作已有实质性进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诚和敬不是简单地去走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收购整合拼凑的路子,而是通过专业的队伍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逐渐寻找到医疗和养老的最佳会合点,慢慢地从养老过渡到健康,在‘十三五’期末形成以养老产业为核心、健康产业为特色、向居民提供形形色色服务的居民身边的服务商。”梁仰表示。

梁仰直言,目前北京城区的养老产业基本格局已经确定,今后更多的争夺战可能会出现在驿站层面,形成一场比拼谁能先构建起自己的养老网络的战争。“目前,诚和敬计划将不再自己新建大型养老机构,但可能会收购1-2家同等规模机构,然后以50-100个床位的中型机构以及养老驿站为重点,强化自身布局,真正稳固地在市场中扎根下来。”

其实,在去年5月,北京市民政局给出了酒店集团连锁经营的方向后,诚和敬就立即开始酝酿筹备成立专门的驿站管理公司,由诚和敬全资出资成立,注册资本金为3000万元。

梁仰认为,未来民资可能主要集中在机构养老的投资上,因为这个领域的管理、盈利模式已经相对明确,而中小型机构中国资占比会多一些,“目前,连锁驿站等形态的盈利模式尚处摸索区,需要国企利用自身较深厚的资金先去‘吃螃蟹’”。

此外,为了在日新月异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保证企业的发展持续性,梁仰提出了企业跨界生长的概念。在他看来,智慧养老将是养老行业中的一大趋势,“未来居家养老是基础的养老模式,而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仅凭人工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要依靠智能化的后台来完成运转,将服务流程标准化,通过智能服务,解决50%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需求,用智能化技术整合线下的服务资源,打破企业传统单纯做床位、做护理、做机构的局限,为企业提供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

(编辑:郑惠敏)

来源: 北京商报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墨尘

金评媒责任编辑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