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建议港股可引入人民币计价
【摘要】任志刚认为,如果香港以外的投资者及集资者利用自己的本土货币作为交易单位在香港进行国际金融活动,不需要承受任何货币风险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任志刚认为,如果香港以外的投资者及集资者利用自己的本土货币作为交易单位在香港进行国际金融活动,不需要承受任何货币风险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9月14日在其博客《观点》上再度撰文,提出港股市场可以引进用人民币计价、交易及结算。此举可助投资者消除货币风险,同时有助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任志刚在题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货币金融稳定》的博客中写到,要求一个700万人经济体的货币,为一个13亿人属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内地与外地之间的资金活动,提供融通服务,作为交易媒介,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香港保持货币金融稳定所面对的挑战日益增加,需要小心处理。
他表示,货币稳定的挑战需要及早思考,不能等到危机出现才处理,而在港股引入人民币,是处理货币稳定挑战的第一步,此举亦会有助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跟内地的政策目标一致,还有助香港银行更有效率地配对他们的人民币资产和负债。
“目前香港的人民币、美元及欧元即时支付系统已经运作多年,使用这些货币如同使用港元一样方便。”任志刚说。
任志刚的建议并非全新观点,事实上,港交所早于2011年便已推出用港交所计价的股票交易制度,并拥有“人民币单币IPO”及“双币双股”两种模式,后者指的是使用人民币与港币在港交所分别挂牌并各自交易,但发行价相同,不同则体现在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上。
不过,人民币计价股票交易模式推出6年,市场反应平淡,新制度推出前后,市场曾传出有多间公司计划用双币双股的形式进行上市,包括香港著名企业家郑裕彤家族拥有的周大福(01929.HK),以及海南航空( 600221.SH )的联营公司香港航空,但最终均无疾而终。
目前港股市场以人民币计价发行普通股的上市公司共有两家,一家是以人民币单币发行,主营内地地产业务的汇贤产业信托(87001.HK),另一家则是使用“双币双股”发行的合和公路基建-R(80737.HK),并伴有港币股的合和公路基建(00737.HK),但合和公路基建的港币股平均成交量较人民币股远高数十倍。
任志刚指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独特性,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在国际化程度可以说是最高的,原因是投资者和集资者两个资金融通的组成部分,都主要是来自境外。“香港目前已是内地企业筹集外地资金的首要场地。当内地对资金外流的担心减退,也让投资者规范地多走出去,香港亦有望成为外地企业筹集内地资金的重要场地。”
他表示,而内地与外地的投资者和集资者,也许亦会关心利用港元作交易时,承受的货币风险和进行货币对冲的有效性。“假如他们有忧虑的话,将会局限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的发展。”
对此,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向财新记者表示,长远来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以及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港股市场使用人民币交易是发展方向,然而现在由于人民币在香港市场的用途、以及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均有限,制约了人民币在港股的交易作用,再加上近两年人民币大幅贬值,拖累香港各类人民币业务发展,包括用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交易。
廖群认为,长远在港股市场用人民币交易是有必要的,最终股市也没有必要进行货币兑换,但由于牵扯到“一国两制”以及港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这一方向不会是由政府推动,而是市场的自然趋势。
任志刚在博客中从“相对流量”及“流动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他认为的香港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的挑战。首先,香港是个细小的经济体,但在香港以港币作为交易单位所进行的国际金融活动的成交量,却相对远远大于本地经济规模。因此,国际金融活动的流量变化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在货币金融稳定方面,是强大和不容忽视的。
他表示,随着内地投资者及集资者在资本项目进一步放宽下“走出去”,这个差距将会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对货币金融稳定的风险亦会增加。
此外,任志刚亦提到,外地投资者和集资者的活动,不仅受香港的各种因素影响,更大的影响会源于他们本土各种不同的变化,包括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及政策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极高,面对外资流入及流出而导致金融体系和港元所产生的波动,会较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所面对的为高,这亦为香港保持货币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和不寻常的挑战。
今年69岁的任志刚于1993至2009年间出任香港金管局总裁;自2006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荣誉教授,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专业研究员;自2011年起,加入瑞士银行,担任其管理委员会的会员;2017年6月,获候任特首林郑月娥委任为新一届行政会议成员。
任志刚在出任香港金管局总裁期间开设其名为《观点》的博客,但近年鲜有更新。在加入本届政府后,任志刚的更新频率大幅提升,而他也被特首林郑月娥视为行政会议团队中主理金融业的“左膀右臂”,市场亦有声音认为他的影响力与话语权,甚至超过了现任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后者此前曾任香港发展局局长,并于去年接替因参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而辞职的财政司长曾俊华,担任香港财经金融界的最高官员。
(编辑:杨少康)
来源: 财新网 尉奕阳

莉莉财经



- 情报 | 沪江教育更名为行藏科技;特斯拉明年或开启史上首个回购计划;推特世界杯期间50%几率崩溃
- 情报 | 羊了个羊40万年薪招聘研发;腾讯申请微信虹膜支付商标;哪吒汽车旗下车型价格调整
- 情报 | 腾讯大股东否认中信收购腾讯股份;Meta已退出全球20大公司行列;台积电被曝大砍供应链订单
- 情报 | 字节跳动已开启裁员;小米注销网络小贷牌照;富途控股推迟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陆金所回应裁员传闻;有货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微软AI识图微信小程序已暂停服务
- 光年速递 | 去哪儿实行混合办公;铁路12306硬刚飞猪;快狗打车下调天津抽佣率至10%...
- 情报 | 蔚来手机终于来了?车车科技完成SPAC上市;中国恒大回应恒大财富事件
- 情报 | 摩拜可通过美团退押金;金融业出台限薪令;阿里董事会新增2名独董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