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出狠招!贷款类APP无资质不让上架和更新
【摘要】2017年12月,是监管出台现金贷系列政策的时间。苹果出台前述要求,是受到中国的监管政策影响。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自2017年12月以来,苹果应用店对做贷款(快速审批秒下款)业务的APP的上架和更新,要求有金融许可证或者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如省金融办、省银监局)出具的获准开展金融业务的资质(如互联网小贷牌照、P2P备案函)。
2017年12月,是监管出台现金贷系列政策的时间。苹果出台前述要求,是受到中国的监管政策影响。
“上传APP需要申请开发者账户。苹果审核APP是根据各国的法律制定的规则,比如在中国很多赌博、彩票类的APP没法过审核,但是在马来西亚就可以,”某科技公司人士对第一消费金融称,“如果现行政策下没法自己上架或者更新苹果应用,可以选择在海外申请开发者账户然后上架和更新,这并不影响使用,比如Facebook在中国就可以下载和使用。”
“目前市场上代上架的公司一般是有国外开发者账户的,甚至有一些已经上架的APP。国内的现金贷公司,APP不用原生语言来写,使用H5先做出来,然后直接装到已经上架的APP即可,反正这些贷款APP不讲究用户体验,只要能放款出去就行,”前述科技公司人士称。
一位体验过代上架、代更新这种中介服务的现金贷从业者告诉第一消费金融,代上架和代更新,操作办法是把需要上架、更新的APP迁移到有金融许可证的开发者账户,由具备金融许可证的平台向苹果方面提交上架、更新的请求。在苹果方面审核通过之后,已经完成了上架或更新的APP的团队再将一些细节信息修改回去,比如APP的运营主体信息,而此时苹果方面已经不再审核。
前述现金贷从业人士透露,一般代上架、代更新的中介一次收费在3万元到5万元,只在完成代上架、代更新之后才收取费用。到目前为止,尚无代上架、代更新成功之后被下架的案例。
APP代上架、代更新这个黑色产业链,一方面是中国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生存智慧在金融严监管之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苹果的制度缺乏灵活性的产物。
浙江某公司人士对第一消费金融表示,浙江省金融办称该公司开设的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属于类P2P平台(注册领红包),备案的权力下放到了市,所以市级备案就相当于省级备案,不出具备案函。由于该公司在完成了相当于省级备案的市级金融办的备案后,拿不到省级金融办的备案函,无法更新APP。
达安金控旗下互联网小贷公司总经理徐北告诉第一消费金融,广州地区用保理或者融资租赁资质,基本上可以应付苹果提出的资质要求,但不是100%给更新。
从第一消费金融了解的情况来看,苹果不让贷款类APP上架或更新,已经在整个行业成为普遍性的问题。而早在2016年,安卓的金融类APP很早就需要有相应的金融资质。
“如果安卓的应用商店是个商场,那么iOS就是政府,”前述科技公司人士表示,“因为iOS是个封闭系统,没法像安卓那样使用网页自由下载,所以iOS的开发者不把应用上传到苹果应用店基本上用户就无法下载。”
除了贷款类APP上应用店需要资质以外,现在,贷款类的微信公众号要完成认证加V,也需要向腾讯方面提交相应的金融许可证。
某场景分期公司的产品经理告诉第一消费金融,该公司的微信公众号XX分期(第一消费金融注:此处XX是化名)在认证过程中,被要求提交金融许可证。微信提出此一要求的原因是,只要微信公众号名称含有分期、白条、贷等等字眼,均被要求提交金融许可证或者省级金融监管部门的批文。迫于暂时缺乏相应的金融业许可证,XX分期方面将“XX分期”改为“XX官方服务号”,提交营业执照,即可完成微信公众号的认证。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各种细分金融业态的APP在各个流量渠道,都会遭遇资质问题。监管的牌照监管思维,配合应用店的这种主动要求开发者提供资质文件才能上架或更新的行为,无疑还是可以提高一点点金融业的准入门槛。
但是,问题的核心在于,监管跟得上市场的变化吗?
(编辑:郑惠敏)
来源: 第一消费金融

小猪
互金大咖 财经媒体 关注网贷、支付、创投的自媒体。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特斯拉年底前或推出新降价手段;法拉第未来称FF91今年不会交付;马斯克恐失去世界首富位置
- 情报 | 圆通副总裁被立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路试谍照曝光;特斯拉明年将推出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
- 情报 | 造车新势力10月份销售平淡;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蔚来整车工厂生产暂停
- 情报 | 蔚来手机终于来了?车车科技完成SPAC上市;中国恒大回应恒大财富事件
- 情报 | 寺库再被申请破产审查;网易云旗下社交App被指涉黄;多家共享单车被曝优惠价杀熟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
- 情报 | 每日优鲜负债15亿到18亿元;李嘉诚拟“抄底”香港恒大中心;诺领科技人去楼空
- 情报 | 每日优鲜签署两份融资协议;爱奇艺旗下VR公司业务陷入停滞;蔚来手机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并交付
- 情报 | 腾讯大股东否认中信收购腾讯股份;Meta已退出全球20大公司行列;台积电被曝大砍供应链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