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变形记
【摘要】当监管缺位的“高息时代”过去,这样的高利润也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不良率正在节节攀升。所以在这个时候,对于一般性的现金贷公司来说,执行36%的年化利率基本上是等死。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当监管缺位的“高息时代”过去,这样的高利润也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不良率正在节节攀升。所以在这个时候,对于一般性的现金贷公司来说,执行36%的年化利率基本上是等死。
严监管之下,现金贷们开始谋求转型。那他们都“变形”成什么了呢?
供职于某中型现金贷公司、并观察着业内变化的“愉见财经”专栏作者“visi同学”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他发现,有的现金贷公司干起了线上消费商城模式,有的则看到了一批负债累累的借款人想“上岸”这中间的商机,与其把这部分利润让催收公司赚了,还不如自个儿去赚。
但这么大动干戈玩转型毕竟是难的。有的平台其实还是躲在原来的业务模式里,说白了就是继续在放“高利贷”,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监管一来,他们得通过各种办法,把“高利率”给藏起来。“愉见财经”观察到的手法比如,借款批准了,客户要取钱,就得先买商品或保险——这样一来,不就是变相的“砍头息”嘛!
转型
自去年12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发布至今,现金贷行业正在出现分化。
有一定体量、有调节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的平台,靠降息、砍业务退回监管“红线”以内,他们收缩了规模,一边维持着业务线,一边也在寻求着新的机会;
有些平台直接关门、歇业、解散、甚至跑路,胎死腹中;
有平台干起了线上消费商城及分期,这也被解读成是现金贷走向“场景”,把业务链条往消费金融的方向拓展了;
还有一些平台或机构,从下游出发,针对身陷网贷旋涡、遭遇过激催收的用户开发还款模式,在帮助他们“上岸”的过程中谋求利润。
做线上消费商城及分期的两大代表案例是掌众金服和趣店。掌众金服在2018年伊始,就由其旗下的闪电借款上线了“掌buy商城”;趣店除了也干起了消费商城,还披露说要布局汽车新零售业务。
其实稍微算个账就能想明白,典型意义上的现金贷,即小金额超短期的payday-loan模式借贷,要把年化利率控制到36%红线以内,在商业逻辑上是走不通的。除非,尝试走向基于场景的消费金融。
然而转型谈何容易。大部分的平台,缺少转型能力,比如最为关键的,缺乏用户基础、缺少流量支撑,场景转型很难实现。
变相
在过去大家之所以觉得现金贷公司们赚得盆满钵满,最大的秘诀就是高息。一名现金贷从业人员在现金贷鼎盛时期曾给我们算过这样一笔账:“月放款10亿,除去坏账、流量成本、运营成本,净利润大概是六七千万”。而排名前十的现金贷平台月放款金额在30亿以上,这意味着排名前10的平台,在“高息时代”,每月纯利润有2亿以上。
当监管缺位的“高息时代”过去,这样的高利润也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不良率正在节节攀升。所以在这个时候,对于一般性的现金贷公司来说,执行36%的年化利率基本上是等死。
上述业内人士又算了一笔账:
一个用户的“获客成本”是50~100元;
一旦用户申请了贷款,平台风控需要调取各方数据,单个成本是3~5元,行业一般的通过率是15%,也就是说,筛选判别一个用户的“数据成本”成本是20~30元;
再加上坏账拨备、资金成本、通道费等等,以上整体成本在120~220元。
如果年化率是36%,客户使用现金贷2000元,一个月还款,利息只有60元,利息根本无法覆盖成本!
然而正如上文所说,要真正业务转型谈何容易,大部分平台缺乏转型能力。他们中的一部分,还是实际做着“高利贷”的老业务模式,但在表象上进行了“裱糊”,目的在于绕监管。
有些平台,又开始尝试“换马甲”,换成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当“现金贷”了,以期先行逃避监管对于“现金贷”行业的摸底排查和整治;有些平台,除了一般性的息费外,又开始开发各种服务收费项目,其实质无非是分出一块“利息”,变成各种服务费代办费、甚至是隐性收费。
还有平台发明了“搭售”。账面上的利息是降低了,但客户在获得平台放款前,会被要求先行购买商品,甚至是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用户借款2000元申请通过,但平台是不会放款的,用户必须先行购买平台指定范围的200元物品、或是保险之类的,平台才会放款。这实际相当于平台收取了一笔“砍头息”。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夏心愉 · 零壹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