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风险集中暴露,拍拍贷约50%贷款没有质保金保障
【摘要】年报显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拍拍贷全年总营业收入额达到38.958亿元,同比增长222.3%;全年净利润为10.816亿元,同比增长115%。然而同时公布的第四季度财务数据,则远没有全年数据漂亮。
金评媒(http://www.jpm.cn)报道:拍拍贷的股价也随着监管的收紧而一路走低,从上市当日收盘价每股13.08美元,下跌到7美元附近,近乎腰斩。
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超过5亿元,信用和风险评级不断下降,还被爆出暴力催收,负面新闻缠身。拍拍贷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啊。
信用风险增加导致巨额亏损
年报显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拍拍贷全年总营业收入额达到38.958亿元,同比增长222.3%;全年净利润为10.816亿元,同比增长115%。然而同时公布的第四季度财务数据,则远没有全年数据漂亮。
财报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拍拍贷营收为9.12亿元,同比增长85.3%,然而净亏损却达到了5.07亿元。而2016年同期净利润则为2.66亿元。
有分析指出,拍拍贷第四季度的惨淡是由于国内在2017下半年加强了对现金贷的监管。事实上,拍拍贷的股价也随着监管的收紧而一路走低,从上市当日收盘价每股13.08美元,下跌到7美元附近,近乎腰斩。
而随着信用风险的增加带来的损失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财报显示,拍拍贷的风险准备金出现了7亿人民币的亏损。“拍拍贷是否预计今年会因此出现新一轮的信用紧缩以及继续出现类似的亏损?”在拍拍贷年报电话会议上,瑞士信贷分析师就此提出自己的疑问。
对此,拍拍贷COO章峰的回复是:在去年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期间,拍拍贷所出现的贷款拖欠率短期内上涨,是行业普遍的现象。但是从12月底开始,贷款拖欠率就从此前的高峰开始慢慢下降,现在已经回落到上涨之前的水平。
约50%贷款没有质保金保障
保证金的覆盖率成为电话会议上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话题。“目前的贷款里有多少是有质量保证金的保障的?预计未来这个比例会是多少?”电话会议上,花旗银行分析师非常直白地提问。
对此,拍拍贷CFO何德亮表示,“2017年底发放出去的有质量保证金保障的贷款大约是50%,2018年预计这个比例会有适度的增长,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投资者风险保证金的下降,所以,贷款组合整体呈现平衡的状态”。
这个数字意味着,截止到2017年底,拍拍贷有将近50%的贷款没有得到质量保证金的保障。一旦借款人逾期率升高,坏账增多,没有得到保障的贷款出借人面临的风险将急剧放大。
而拍拍贷作为“老赖的天堂”早已在网络上“名声在外”。网名rYDS147937439的网友表示,“我了解拍拍贷内部情况,看你是借钱还是投资。如果说你是去投资借出,建议不选拍拍贷,因为拍拍贷是纯线上无担保无抵押,风控比较弱,审核很松,逾期率较高,坏账较多;如果说是借钱借入,比较容易,只要预审通过,满标挺快,但是个人初次借款额度只有3000,可以提前还累积提升额度。”
“我们的绝大部分用户是没有信用记录,没有银行信贷记录的,但这一部分人群正是非常有借贷需求的。”去年拍拍贷赴美上市时,拍拍贷创始人、CEO张俊如是说。
获客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自登陆纽交所以来,拍拍贷股价一路走低。1月18日,张俊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为智慧金融研究院注入10亿元资金,成立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云、大数据等四大研究中心。这之后,或许是因为蹭了区块链的热度,拍拍贷的股价曾大幅反弹,但反弹没能持续。
在现金贷业务被强监管的情况下,“智慧金融研究院不仅优化金融科技产业链服务,也为监督服务。”张俊认为,在监督部门积极防堵系统性风险之际,技术层面的提高将增加行业透明度,让监督部门有效地防范风险。
然而,上海厚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表示,对拍拍贷而言,关注、研究区块链技术只是初步阶段,如果公司尚未形成盈利性收入,仅停留在概念探索阶段,落地还尚有时日,投资者仍要谨慎对待,不要过分乐观解读。
投入10亿元成立智慧金融研究院,自然会增加拍拍贷经营成本,尤其是在2017年第四季度亏损的情况下。
何德亮表示,“第四季度我们获取一个新的借贷者的成本是120~130元人民币,而2017年全年的成本大约是100元人民币,今年前3个月的成本有进一步地上涨。”
即便如此,拍拍贷的获客成本也低到了同行难以置信的程度。2017年6月底有专家依据国内10家网贷平台的2016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推算出国内平台平均获客成本在人均1000元人民币以上。其中,陆金所平均获客成本超过1000元,微贷网最终获客成本可能高达4000元。而2017年第一季度的季报显示,宜人贷平均获客成本为2400元。
(编辑:杨少康)
来源: 金评媒 记者:菲奥娜
企业新闻
- 情报 | 京东金融定期还款业务关闭新增任务服务;亿家拼APP被认定传销;重庆蚂蚁消金增资方案出炉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恒大财富调整兑付方案;宝沃汽车正式宣告破产;花房集团预计12月12日上市
- ESG每周资讯 | 碳市场行业纳入优先序: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因成熟度高被列为优先纳入碳市场
- 情报 | 京东进军餐饮外卖业务;法拉第未来计划2025年在国内开设工厂;百度90后程序员删改数据库被判刑
- 情报 | 马斯克承认推特可能会失败;特斯拉新款Model 3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Skype国内10月1日停止运行
- 情报 | 极氪将择机完成上市;圆通拟收购网络小贷牌照;美团严抓考勤
- 情报 | 叮当健康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恒大回应恒驰汽车被并购传闻;北京多家银行可做接力贷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中国互联网大厂订购50亿美元英伟达芯片;吉利与百度合资成立汽车科技公司;极氪百万超跑 ZEEKR 001 FR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