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取代讨债公司? 俄媒:需要配套专业监管制度
【摘要】人工智能催收不能限制或影响到其他与债务人有关的人,比如他的亲朋好友,这个限度和边界就需要严格的法律介入。

俄媒称,在中国,人工智能正逐渐取代讨债公司,一些P2P借款平台正在试验这种偿还债务的新技术——人工智能在网上寻找有关债务人的信息,包括他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并开始打电话,发SMS要求还债,同时机器人借助语义分析勾勒出对方的心理肖像,选择合适词语催促他还债。
俄罗斯卫星网6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人工智能或取代讨债公司?》的报道称,P2P借款平台大约在10年前出现在中国,市场每年以三位数的速度增长。据统计,P2P借款平台的到期债务已经达到1.3万亿元,因此市场中还出现了一些非常规讨债手段的需求。其中一些例如要求提供裸照作为抵押,或者向债务人家中派“广场舞大妈”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跳舞等等,已经引起中国执法部门的注意。
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应用人工智能讨债目前属于合法手段。
刘英说:“人工智能催收系统可以对债务人进行上中下游业务层面收款和催收,通过发电子邮件、发送短信和打电话等方式要求还款,但是仅仅到此为止。人工智能催收不能限制或影响到其他与债务人有关的人,比如他的亲朋好友,这个限度和边界就需要严格的法律介入。金融科技的创新需要配套的专业监管制度,需要有相关的立法作为保障,不应该让智能催收的应用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某个人欠款未还,除了对本人进行催收外,还利用所谓的高科技手段对其亲朋好友狂轰滥炸,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能因为追讨欠款而骚扰到与债务人相关的其他人。即便是中国古代有‘父债子还’之说,但也仅限于‘子’这一代人,而非针对所有与债务人有关系的人。所以,高科技的应用同样不能跨越法律的底线。”
报道称,不过用人工智能来讨债,暂时更经常依靠的还是中国人向来具有的那些痛点,例如,在亲人面前感到害羞等。机器人会在互联网上寻找债务人的联系人和个人资料,在社交网络上寻找他朋友的资料,并给所有人打电话,发短信。人工智能利用语义分析和大数据处理方法,绘出债务人的心里肖像,以选择最具说服力的讨债战略,请求亲朋好友对自己熟悉的债务人施加影响。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参考消息网

财经360



- 情报 | 魅族确认吉利收购股权;罗永浩宣布今起退出社交平台;美股或迎15年最大改革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光年速递 | 鲁花直播间主播喝油自证品质;普华永道回应“广州所关闭”传闻;中文大模型2024半年报出炉...
- 情报 | “苹果版余额宝”总存款已超100亿美元;黄浩卸任蚂蚁商诚公司法定代表人;Uber开发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 光年速递 | 扎克伯格看好智能眼镜;OpenAI向部分用户开放GPT-4o语音模式...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
- 情报 | Meta本周启动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推特每天亏损近3000万元;许家印7亿港元山顶豪宅被建行接管
- 情报 | 苏宁易购回应被申请破产;美联英语陷入破产风波;罗永浩创业公司细红线完成天使轮融资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恒驰5将于7月6日开启预售;腾讯掌上WeGame宣布将停止运营;母婴电商平台蜜芽app将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