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屡禁不绝 打击治理应以成立专项行动方式为主
【摘要】近三年来,社会民间资金借贷行为呈现出明显活跃上升的态势。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城镇化、智能手机普及等带来的超前消费诉求,导致短期资金拆借需求明显增多,这直接带来了各类网贷平台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有备案登记的合法从事民间小额借贷的公司,全国已有8471家,从业人数将近10.2万人。

近期全国多地“套路贷”乱象引发关注。在部分案例里,有受害者被诱使借款800元,随后被胁迫还一套别墅,还有受害者借1200元,一年后滚出高达190万元的债务……“套路”之深,让人咋舌。让人费解的是,由于性质恶劣,“套路贷”已是监管部门明确严厉打击的经济犯罪行为,为何还会屡禁不绝?
近三年来,社会民间资金借贷行为呈现出明显活跃上升的态势。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城镇化、智能手机普及等带来的超前消费诉求,导致短期资金拆借需求明显增多,这直接带来了各类网贷平台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有备案登记的合法从事民间小额借贷的公司,全国已有8471家,从业人数将近10.2万人。
民间资金拆借如此活跃,必然伴生出一些游走在合法合规边缘的非法借贷行为。尤其是“套路贷”,隐蔽性强、手法层出不穷,多披着正常民间资金拆借的外套,诱使一些借款人不明就里签下借款合同,进入圈套。
而且,借款人选择向贷款公司借钱,多半是着急用钱,所谓“病急乱投医”,面对层出不穷的套路自然防不胜防;此外还有一些在校学生,社会经验和风险甄别能力不足,更容易被“套路”。
民间灰色金融尤其是非法借贷行为往往牵涉人群广、利益链条复杂,一向是监管难点和痛点,近年来更是衍生出跨地区、跨行业、交叉传染等复杂新现象,监管难免会跟不上。当前,各地对“套路贷”的打击治理还是以成立专项行动的方式为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说到底,还是主动监管难,难以从源头去杜绝。这也要求民众要增强风险警示意识、提升免疫能力。
来源: 证券时报

企业新闻



- 情报 | 新东方旗下Okay智慧教育被曝裁员;北交所上市公司增至117家;全球近半数6G专利申请来自中国
- 情报 | 蔚来手机终于来了?车车科技完成SPAC上市;中国恒大回应恒大财富事件
- 情报 | 小红书福利社店铺宣布将停售;启明创投回应“信息套取”;2024款小鹏G9定档9月19日上市
- 光年速递 | 极氪辟谣新版001本月发布;官方回应萝卜快跑定价争议; TikTok在海外开启本地生活业务...
- 情报 | 马云史玉柱投资新媒体巨亏46亿;百家云完成借壳上市;拼多多海外版成美国下载量最高应用
- 情报 | 华为Mate50系列或将再成为理财产品;快狗打车上市3个月股价跌超70%;小音咖被强制执行1.9万
- 情报 | 特斯拉已正式开始裁员;趣店创始人罗敏开卖预制菜;快狗打车香港IPO孖展暂录逾1.12亿港元
- 情报 | 腾讯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汽菲克破产4S店已无售后;法拉第未来宣布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 情报 | 恒驰5将于7月6日开启预售;腾讯掌上WeGame宣布将停止运营;母婴电商平台蜜芽app将关停
- 情报 | 京喜拼拼并入零售业务;豆神教育收关注函;全球15家数字支付公司中支付宝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