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锋和马化腾,坐在了一起
【摘要】腾讯,需要DeepSeek;DeepSeek,同样需要腾讯。

马化腾旁边坐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正是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
这,似乎是有意安排,亦或是偶然所致。
然而,从这一刻开始,马化腾和梁文锋,便成为了彼此交集最多的人。
无论是腾讯全方位接入DeepSeek,还是外界疯传的腾讯有投资DeepSeek的可能,马化腾与梁文锋之间的故事,注定不会这么早结束。
让马化腾和梁文锋的故事,得以延续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无疑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着的AI技术革命。
如果对于现在的AI赛道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正在进入到分水岭时刻,或许是再恰当不过了。
真正促使AI赛道来到这样一个奇点时刻的催化剂,便是DeepSeek的出现。
在DeepSeek出现之前,所谓的AI,只不过是不同的竞争对手们之间确立自身领先和优势地位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无论是OpenAI的ChatGPT、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还是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字节的豆包大模型,无一不是如此。
因此,如果对于DeepSeek出现之前的AI赛道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更像是一个建立在传统竞争模式之上的新式存在。
AI,是新的,但是,它的竞争模式,却是传统和陈旧的。
可以预见,以这样一种模式竞争下去,AI将会走向何方。
当DeepSeek出现之后,所有的一切,开始发生一场深刻而全面的改变。
原本的竞争模式开始失灵,仅仅只是依靠先发优势,仅仅只是依靠闭源,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那些曾经在AI布局上慢半拍的玩家们,开始了一场借助DeepSeek的绝地反击。
通过主动、积极且全面地接入DeepSeek,成为了弥补以往AI短板的方式和手段,腾讯,便是其中之一。
一
2月16日,微信官宣搜一搜内测接入DeepSeek;
更早前,腾讯元宝、微信、ima、腾讯文档、QQ浏览器、QQ音乐等多款腾讯产品,在接入混元大模型的同时,都接入DeepSeek R1模型。
一夜之间,腾讯,成为了接入DeepSeek最快的头部互联网大厂。
伴随着腾讯以如此深度和广度地介入到DeepSeek,一场有关腾讯的AI反击战,开始打响。
2月19日,腾讯近期内部完成一次产品及团队调整,包括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更多产品和应用,将正式转入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其所属的团队也将从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调整至CSIG。
不难看出,腾讯的这一系列的动作,直指一个终极目标——全面发力AI。
如果我们对于腾讯在AI上的布局有所了解的话,便会知道,腾讯在布局AI的问题上,并不是最早的,但在拥抱DeepSeek的问题上,却是最激进的。
缘何如此?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腾讯想要借助DeepSeek打一个AI的翻身仗。
2023年3月,百度发布了文心一言大模型;2023年4月,阿里巴巴发布了通义千问大模型;而在2023年的8月,腾讯才推出了混元大模型。
尽管腾讯在发布大模型上慢了半拍,但是,当DeepSeek开始出现,并且将AI的发展带入到新的奇点时刻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腾讯表现出来了与以往的佛系完全不同的狼性的一面。
时至今日,腾讯已经成为了头部的互联网大厂里对于DeepSeek持最包容、最开放的那一个。
说到底,腾讯需要的是,借助AI来完善自身的产品,以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腾讯是一家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
二
事实上,马化腾早就阐述过腾讯的AI策略。
2023年股东大会上,马化腾表示,对于工业革命来讲,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在长的时间跨度上来看是不那么重要的。「关键还是要把底层的算法、算力和数据扎扎实实做好,而且更关键的是场景落地,目前(我们)还在做一些思考。我感觉现在有很多公司太急了,感觉是为了提振股价,我们一贯不是这种风格。」
2024年度员工大会上,马化腾表示,腾讯会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算力的储备,希望各个事业部都能拥抱大模型的产品化落地场景。目前包括微信、QQ、输入法、浏览器等产品都将推出AI智能体。
虽然腾讯在大模型上保持着相对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是,腾讯在大模型的投资上,却保持着前所未有的激进。
截止目前,腾讯已经投资了「大模型六小虎」——MiniMax、智谱AI、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阶跃星辰以及零一万物——除了零一万物之外的另外五家。可以说,腾讯几乎与「大模型六小虎」都建立了联系。
2023年6月,腾讯参与投资了MiniMax的2.5亿美元融资;
2023年10月,参与投资了百川智能的A轮融资;
2024年8月,参与投资了月之暗面超3亿美元的B轮融资;
2024年9月,参与投资了智谱AI数十亿元的D轮融资。
从以往的大范围投资,到现在的全面接入DeepSeek,可以说,腾讯在AI上的策略,其实是一贯的,持续的。
即,腾讯更加关注的是,大模型对于腾讯自身业务和应用场景的助力、改造和支持,而非仅仅只是大模型本身。
在这一点上,腾讯一直都保持了一贯的积极与开放。
对于马化腾来讲,DeepSeek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次更加全面有效地优化和改造腾讯的业务场景和产品形态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腾讯以如此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全面接入DeepSeek,就连腾讯最为看重的微信,亦不例外。
现在,微信搜一搜,同样开始内测接入DeepSeek。
随着腾讯越来越多的业务模块,接入到DeepSeek,它,无疑可以借此来填补自身在大模型上慢半拍的局面,从而在AI赛道上实现一次完美的弯道超车。
三
相对于腾讯对于DeepSeek的积极拥抱,梁文锋带领下的DeepSeek,同样需要腾讯。
截至到现在,DeepSeek还没有公布具体的融资计划,有关DeepSeek融资的消息,同样此起彼伏地疯传。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DeepSeek内部已经开始讨论是否接受外部融资以获取更多的AI芯片和服务器资源。此前,有消息称,阿里将会投资DeepSeek,但阿里方面否认了这一传闻。
对于腾讯来讲,有了在大模型投资上的经验,如果DeepSeek有融资的计划,必然不会放过这样一次绝佳的机会。
如果说,腾讯对于大模型的投资,仅仅只是解决了DeepSeek表层的资金需求的话,那么,相对于资本的简单和直接,DeepSeek或许更加需要的是,腾讯海量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由此给DeepSeek的模型创新带来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因为DeepSeek之所以会快速崛起,更大的原因在于,梁文锋进行的算法创新所带来的成本的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传统AI商业模式的颠覆。
对于梁文锋和他所带领下的DeepSeek来讲,海量且丰富的应用场景,才是他可以进一步进行算法创新,并且进一步实现DeepSeek迭代更新的关键。
拿微信为例,现在它的月活用户高达13.59亿。如此庞大的用户体量,如果全面接入到DeepSeek的话,势必会带来更加可观的效果。
除了腾讯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之外,它的立体、丰富且全面的产品体系,同样为DeepSeek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以进行DeepSeek的落地和应用。
单单以微信来讲,海量的公众号数据自然是不必说的。
除此之外,微信体系下的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等其他的产品,同样可以给DeepSeek提供广阔的空间。
从这一点上来看,梁文锋和马化腾的交集,或许并不仅仅只是停止在坐在一起这么简单,后续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合作可能性。
结语
马化腾旁边坐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正是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
至此,马化腾和梁文锋,便联系在了一起。
AI,正是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
从全面接入DeepSeek开始,腾讯开始表现出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与开放,完全有借助DeepSeek实现一次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相对于腾讯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DeepSeek,同样需要的是一场与腾讯的双向奔赴。
除了投资方面可能会与腾讯产生的交集之外,腾讯方面海量、丰富且多元的产品体系,同样为DeepSeek的迭代和升级,进一步降低大模型的成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想象空间。
腾讯,需要DeepSeek;DeepSeek,同样需要腾讯。
于是,马化腾和梁文锋,坐在了一起。
因此,马化腾与梁文锋这样两个广东人之间的联系,或许并不仅仅只是坐在一起这么简单,更大的想象空间,或许还在后面。

孟永辉
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i黑马、创业邦、亿欧网、投资界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10年,长期关注互联网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钛媒体、创业邦、亿欧网、i黑马、网易、新浪、搜狐等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