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消费金融欺诈已经渗透到营销、借贷、支付等环节
【摘要】过度消费、恶意欺诈、重复授信等行业乱象伴随而生,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阴影。

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迅猛,除了持牌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之外,还吸引了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涌入市场。在此背景下,监管也不断趋严,对于消费金融企业来讲,风险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前,金融城与麻袋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消费金融风控创新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指出,由网络黑产主导的消费金融欺诈发展肆虐,已经渗透到消费金融营销、注册、借贷、支付等各个环节。未来风控技术创新,最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领域在大数据处理环节,如果该环节能够有效排除“脏数据”对用户数据的污染,整个消费金融风控体系的效能还将取得显著的提升,进而保障整个行业能够继续平稳健康发展。
《白皮书》指出,过度消费、恶意欺诈、重复授信等行业乱象伴随而生,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阴影。遏制市场乱象,强化风险控制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事实上,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针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客户群体、杠杆率、合作模式及借贷利率,均做了严格限制。
“这对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的风控效率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皮书》指出,由网络黑产主导的消费金融欺诈发展肆虐,已经渗透到消费金融营销、注册、借贷、支付等各个环节。无论是监管政策变化还是行业黑产攻击的升级,都要求消费金融企业不断应用新的技术,提升风控系统的“免疫力”。
随着消费金融市场风控技术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反欺诈、反套现、贷后催收管理能力逐渐加强,为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从创新风控模式的应用现状来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运用是大势所趋,并且仍有极大地提升空间。
《白皮书》的研究显示,新的风控模式目前主要运用了生物特征识别、机器学习与模型训练、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抓取与数据处理、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等五类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消费金融领域的金融服务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反欺诈、智能客服、质量管理、贷后管理等多个方面。
来源: 北京商报

小小财经



- 滴滴财报:二季度GTV达963亿元 经调整EBITA盈利13亿元
- 光年速递 | 软件制造商Covariant收到亚马逊收购意向;英特尔财报“爆雷”,将裁员1.5万人...
- 情报 | 360数科预计11月29日挂牌港交所;咪咕抖音或砸超10亿买世界杯转播权;QQ邮箱群邮件功能将终止服务
- 情报 | 恒大集团负债超2.4万亿;拼多多旗下Temu起诉Shein;新东方旗下公司非法出版教材被罚
- 情报 | 蚂蚁消费金融发生工商变更;谷歌Stadia云服务被关闭;腾讯申请微信刷掌新商标
- 情报 | 红岭创投周世平等18人被立案移送深圳中院;商汤收缩智慧城市事业群;腾讯音乐将以介绍方式于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承认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搜狗地图将终止运营;马斯克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腾讯收购黑鲨科技搁浅;盒马旗下邻里业务再关两城;学而思模仿东方甄选搞直播带货
- 情报 | 华为Mate50系列或将再成为理财产品;快狗打车上市3个月股价跌超70%;小音咖被强制执行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