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踩雷P2P:通过小米买了28家P2P产品 竟有18家出问题
【摘要】通过小米推介购买的P2P产品爆了“雷”,小米应不应该承担责任?
50天163家P2P平台出问题,行业密集“爆雷”备受关注。昨晚,媒体报道,手机厂商小米意外中枪:有网友爆料,因在小米的会员VIP任务系统和小米运动APP中,推荐了P2P理财产品,而这些产品相继爆雷,将小米推到了聚光灯前。
《每日经济新闻》22日报道,来自浙江的李先生(化名)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没有用小米手机是吧?命真好。”
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把小米手机1S保存至今、一个月前还是6年资深“米粉”的人之口。而自从6月29日得知投资的小灰熊金服跑路以来,李先生的生活,和他对小米公司的态度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是小米的用户鲜少知道,此前通过“小米运动”App和小米VIP的每日任务,用户可以下载一些P2P理财平台,并且得到返产品、返现金之类的优惠。根据李先生的介绍,大概从去年7月起,小米开始在其运动App里对相关理财平台进行大力推广,“一开始是返产品,比如小米手机、电视、手环、运动手表、京东卡等。后来,小米VIP任务里也开始出现相关任务”。
根据李先生和其他投资者提供的截图,可以感受一下彼时的氛围:
而根据李先生的回忆,到了2018年1月,返现金的P2P产品推广开始在小米VIP用户的任务中频繁出现。“很多都写着‘米粉专享’,金额也都不错,看起来很诱人。1月份,我买了北京的一个P2P产品,号称投资3万元,半年就返现几百元再加一个小米2S。这家平台今年7月12日跑路了,等于我是3万元买了个手机。”说起这段经历,李先生有点哭笑不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公开资料以及一些投资者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小米在VIP用户中做的P2P理财推广力度还是相当大的:
动辄就是投资1万元、2万元返现几百元,甚至投资3万元、5万元返现上千元,还只能通过“我的小米”下载,对于李先生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也正因为如此,素来只在第三方平台上购买一些货币基金或其他低风险产品的李先生,从2017年打开了P2P投资的“新大门”。经过几次成功试水之后,他开始大量购买小米推荐的P2P平台产品。
“凡是小米推广过的,我基本上全都投了,估计得有100多家。幸运的是,有的之前就回款了。但到今天为止,还有28个没回款,这里面出问题、提现到不了账的已经有18家。号称返现的平台是注册之后打到余额里,有2个平台我刚买了产品没多久,返现都没给就跑了。还有10家的产品没到期,卖也卖不了,只能听天由命。”
李先生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虽然买了数十家平台的产品,但他每家金额都买得不算多,最多的不过5万元,其余3万元、2万元、1万元的都有。“现在跑路的、逾期的、提现困难的就有40多万,剩下的还有20多万没到期,加起来一共60多万元。父母的钱也买进去了,现在还不敢给家里人说。”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目前像李先生这样通过小米购买了财富平台产品的人还有很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加入了一个维权群,目前群内的投资者人数已经超过千人。据悉,类似的群还有若干个,成员几乎都是通过做VIP任务而购买了P2P产品的小米用户。
正如李先生告诉记者的,自己是一个资深“米粉”,认为既然是小米推的平台,起码得到了小米的背书,应该比普通平台更有保障,“怪自己对小米太信任了,也太贪心了”——这或许代表了很多投资者的心声。
而对于这段时间小米推荐给用户、但已经明确出现问题的平台,记者也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
上面这些平台出问题的时间集中在近两个月。事实上,除了这些已经明确公告逾期或暂停运营的平台,还有多家小米用户购买了产品的P2P平台,目前也已经出现了提现困难的局面,面临的风险不可小觑。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根据记者的最新观察,目前小米已将这些理财平台下架。据李先生介绍,6月25日,他还从小米推介的一家P2P平台购买了产品,但在此之后他再想找相关产品,就发现已经全部下架了。“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出事了,等到6月29日我买的小灰熊金服产品提不了现,才知道问题大了。”
心急的李先生曾多次联系小米金融客服,但显然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答案,“客服让我们自己去报案,其他的就再没提什么有效措施。难道只能认倒霉了?”
在采访过程中,李先生多次反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小米为什么要给我们推荐这些P2P平台?他们到底有没有把关?出了问题我们应该找谁?
事实上,有关小米推荐的P2P企业问题一事,早在今年1月份就有米粉反馈,小米推荐的两个P2P企业:金财蛙、金坳财富是“宋基”系的诈骗平台,并提醒小米加强审核机制,防止米粉因为信任小米,而上当受骗。
我们无法直接回答李先生的这些问题,但或许从小米近期公布的公开材料中,可以窥到一些蛛丝马迹。
小米官方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3月份,MIUI月活跃用户约1.9亿,MIUI是小米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将智能硬件与互联网服务结合在一起。在这1.9亿月活跃用户中存在着一群被称为“米粉”的热心用户,他们忠诚于小米品牌,积极参与小米平台、并积极为小米的产品研发提供建议。截止2018年3月31日,拥有5个以上小米互联网产品的“米粉”数量超过140万。
小米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智能手机、IoT和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在主要收入中,互联网业务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在这其中,“广告推广”又是互联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一季度为小米带来了18.74亿元的收入,占互联网服务业务的58%,甚至超过了2015全年广告收入的总和。而在过去三年,这一业务的收入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米粉”的给力和活跃功不可没。
除了为小米的广告业务出力,“米粉”们的另一大贡献则是在金融领域。
按照招股说明书所说,2015年小米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务,涵盖供应链融资业务、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支付业务、理财产品分销业务、互联网保险服务等。
而关于理财产品分销,该公司是这么定义的:
小米在招股书中也提到,目前公司的互联网变现主要集中在中国境内,重点为互联网广告以及增值服务。
既然如此,那通过小米推介购买的P2P产品爆了“雷”,小米应不应该承担责任?
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目前已有大量帖子讨论这一话题。大家将其与“百度、莆田系医院”“联璧金融、斐讯和京东”等话题联系起来,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讨。目前知乎“如何评价小米推荐的P2P平台相继暴雷?”话题的关注者已有1161名、被浏览了47万余次。
只是和前面这两个事件相比,小米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因为这些P2P平台不仅仅是在小米应用商店做置顶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展示,而是直接嵌入小米VIP每日任务中,用投资即可返产品、返现等方式吸引“米粉”来完成。换句话来说,小米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
搜狐号“悲伤了白犀牛”刊文称,小米推广这些“高风险”的投资信息看,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赚钱,毕竟从此前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上显示小米的资金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而推广P2P业务是一笔收入不错的生意,有熟悉P2P平台的用户称,成功导入一个有效用户的结算价格至少是数百元。大平台稍低,小平台还要更高一些。对P2P平台来说,用户在上面走完了注册,绑定银行卡,投资这三步,就可以认为是一个有效用户,用户转化率非常高。
小米的盈利能力一直是被人诟病的关键点,股东可以接受小米短期内不盈利,但是不能接受你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没有盈利能力,也就根本没有支撑股价的基础。所以,可以认为,推荐P2P平台业务是小米病急乱投医之下的无奈之举。
截至发稿,记者没有收到来自小米方面的回复。而对于大量通过小米投资了P2P产品的“米粉”以及其他投资者,“独角兽”小米或许还欠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
来源: 观察者网
小小财经
- 情报 | 开课吧被申请破产审查;腾讯音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京东快递将推全新保价服务
- 情报 | ofo被恢复执行2276万;青年汽车资产被拍卖;特斯拉中国降价3天获3万订单
- 情报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图森未来拟裁员至少一半;微软将于明年2月14日永久禁用IE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寺库公司被立案调查;钟睒睒再度成中国首富;吉利拟与雷诺成立合营企业公司
- 情报 | 蚂蚁集团拟回购不超7.6%股份;我爱我家杭州分公司所有高管均被停职;特斯拉呼吁收紧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 情报 | 京东进军餐饮外卖业务;法拉第未来计划2025年在国内开设工厂;百度90后程序员删改数据库被判刑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嘀嗒出行重启港股IPO;阿里本地生活或将进行新一轮裁员;美团打车上线半指派功能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