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沉浮:多米诺骨牌的必然崩塌
【摘要】兄弟,你只是个战士,不要想着那些,日天的事——银河之力《超神学院》
序章:
黑色六月、血色七月。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里,网贷行业过去10余年积累的社会信任被消磨殆尽。从业者焦虑,忙于自证清白;投资人恐慌,想方设法转出资金。
潮退之时,裸泳者的姿态不堪入目,穿着泳衣的人也难免被“海风”吹的打几个喷嚏,养几天病,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从业者必须明白,网贷不是科技的游戏,更不是非法集资的工具,而是金融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中,必须遵循金融规律。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八月、九月,监管出手,平台自救,利好消息不断,虽然恐慌还未消除,但是我们必须相信,网贷行业有其固有价值,黑暗总有过去的一天,即使我们无法预估黑暗的时间有多久。
正文:
有人曾预言:当第一棵长势茂盛的树木被砍伐,高山上会消失,高山日渐风化,最终,岩石掉落滑坡事件频发,这种现象被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6月,网贷备案工作意料之中的延期了。随后恶性事件频发,唐小僧、牛板金、钱爸爸、投之家......从点点雷声到天雷滚滚,网贷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倒塌,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大量投资人发起债转,所有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劫难中的幸存者,踩踏是他们唯一的选择。然而不知不觉间,踩踏成为了行业最大的危机,踩踏者也变成了被踩踏的人,从业者与投资人似乎再也看不到希望,如果有,也只能把它托付给命运。
痛未定,亦可思痛。此次雷潮,是谁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行业危机是偶然还是必然?
1、恶意的资本
7月18日,北京的暴雨终于停歇,短暂平静后的网贷行业却再次炸裂,“银豆网雷了!”一名网贷从业者告诉了我这个消息。
“银豆网伊始是在我的管控范围内合规运营,自2014年中光担保出问题后,李永刚作为中光股东,以代偿为由介入银豆网资产端,在华信入股前后整个银豆网就被李永刚集团操控。”银豆网CEO王鹏程的一席话,说出了网贷雷潮始作俑者:恶意的资本。
(注:资本不都是恶意的)
网贷行业的出现,给了大草根、小权贵们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希望通过创业获取财务回报,这种回报要么来自于企业的经营,要么来自于资本运作。
当有人告诉网贷平台的掌舵人:别苦哈哈的创业了,我直接让你财务自由。这种诱惑没有几个人愿意拒绝。
然而,当年人家注资不是占股,是收购,收购之后做什么呢?在很多资本的眼中,收购的网贷平台要么是自融的工具,要么是非法集资的工具。踏入陷阱,沦为工具的不止银豆网,还有投之家等一系列知名平台。
7月13日,投之家暴雷的消息传来时,行业懵逼。
投之家在过往的宣传中与网贷之家深度绑定,而网贷之家一直是网贷行业门户网站,也是公信力最高的民间结构,投之家事件让行业的社会信任度降低到冰点。
从公开资料及投之家CEO黄诗樵的部分聊天内容来看,投之家暴雷的根源是:网贷之家CEO徐红伟想要对外出售投之家,新股东将待收余额作为收购条件,并且投之家必须发布新股东推荐的借款客户。
投之家的这步妥协,相当于放弃了运营权,投之家已经成为了新股东的专属工具。在徐红伟之后的描述和公开报道中,大概可以判断出,投之家新股东的这种做法,有很大的套利空间,甚至可以直接发布虚假标的。
曾经,资本热衷于网贷平台的股权投资,投资的目的要么是未来财务回报,要么是想通过网贷平台自融、非法集资。前者可喜可贺,后者则直接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2、被忘记的金融本质
恶意的资本是推倒多米诺骨牌的人,但把网贷搭建成多米诺骨牌的人,却是行业自身。
网贷的定位是信息中介,本质是撮合借款人与投资人之间的借贷,换言之:如果完全按照监管要求,遵循金融本质,投资人资金撤出的后果,最多是新标的无人投资,但真实的后果是:挤兑危机。
挤兑危机从何而来?期限错配。简单来说,A平台上的借款人B有一笔3年的借款需求,但A平台投资人想投资1~3月标的,B无法获得借款,于是A平台将B的借款期限拆分为3+3+....+3,先从投资人C、D、E、F获得3个月的资金,3月到期后,再次发布新标的为B借款。
监管曾发布政策禁止网贷平台上的活期产品,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网贷资产出现期限错配,然而监管没有明确禁止同样存在期限错配风险的理财计划。“法无禁止即可为”,很多平台包括行业头部大量以理财计划、投标工具的形式、以期限错配为代价提升用户体验,为自己的危机埋下了种子。
“我们没有跑路,只是按照要求下线了理财计划,结果当天就逾期了”。一家百亿平台被投资人围堵的原因不是虚构借款标的或自融导致崩盘,而是理财计划到期无人续投,导致的逾期。
理财计划在平时的运营上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在雷潮之下,就不一样了。据网贷之家:期限(错配)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流动性风险上。一旦“发新偿旧”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比如某一期,投资者减少了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平台倒闭,投资人的钱拿不回来。另外,期限错配阶段过程中的借新还旧从本质上来说十分接近庞氏骗局。
雷潮之下,投资人相互踩踏,无人续投,但借款人却未到还款时间。平台们的理财计划成了一块块多米诺骨牌,块块索命。
“互联网金融过去太注重用户体验,嘴上喊着金融,私底下却忘记了金融,未来平台体量和用户体验,不顾一切,这次洗牌,不死的平台也要扒层皮,血的教训让行业重新认清自己是互联网还是金融。”一位头部平台高管提到。
3、听话者的幸运
“我们很幸运,资产都是小额分散的,没有自融、假标,所以在这次浩劫中没有受到影响”上海一家头部平台高管对读懂新金融表示。
“开鑫金服旗下的网贷平台开鑫贷,资金资产都是一一对应的,没有资金池和期限错配。平台项目成交都很正常,由于一些避险资金流入,新用户还有所增长,主要影响体现在最近债权转让有所增加。”开鑫金服一名工作人员对读懂新金融表示。(注:本观点来自7月)
上海这家头部平台和开鑫贷代表了一群平台——听话者,听话让它们“幸运”地免遭劫难。
过去很多从业者认为,网贷的监管者不懂这个行业,不知道应该如何管理,但若是我们细细品味雷潮,会发现监管不是不懂这个行业,而是太懂金融。
想要把规模做大很简单,大不了学学e租宝,但是想要健康的经营下去就一定要听话。如果网贷还大量对接金交所、还经营大额资产、还有资金池、还有大量线下理财门店,恐怕连“天雷”都无法形容这次浩劫。
金融,是国之重器,在这个行当中,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变革者,因为变革失败的代价太大;这个行业需要听话的人,相对于变革,管住自己过剩的想法,老老实实地“听话”才是是最难的。
如果听话的人太少,多米诺骨牌必然崩塌,对于从业者如此,对于借款人、投资人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