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犹在 消费金融申牌热再起
【摘要】分析人士指出,消费金融牌照的红利仍然存在,不过,牌照并非布局消费金融业务的唯一渠道。

在金融科技巨头纷纷“去金融化”、强调科技属性的背景下,金融牌照价值仍在,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近期,消费金融牌照热再起,十余家拟筹建消费金融公司正在等待审批。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整体来看,消费金融牌照价值趋降。未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内部会加速分化,获客能力或成为决定机构竞争力的最核心因素。
国庆期间,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近日,中信集团、中信信托和金蝶国际联合发起的中信消费金融也获得银监会审核通过,此外,光大银行于近期发布公告称,将与中青旅及王道银行共同发起设立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拟注册资本10亿元。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等待审批的消费金融公司达到十多家。
2009年8月13日,原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此后2013年、2015两次扩大试点,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到全国,目前,已有27家机构拿到牌照。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增长缓慢,2011-2013年没有新批消费金融公司,其余年份以个位数的速度增长。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消费金融牌照的发放节奏体现了监管对消费金融的态度,2015年以来,尽管互联网金融遭遇强监管,但监管层对消费金融一直持鼓励态度,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多方发声鼓励消费金融发展,为消费金融申牌与发牌提速创造了条件。
分析人士指出,消费金融牌照的红利仍然存在,不过,牌照并非布局消费金融业务的唯一渠道。薛洪言指出,随着消费金融产业链的成熟和分工的细化,牌照不再是涉足消费金融业务的唯一入口,如获客引流、贷款撮合、大数据服务、不良催收等环节均不需要牌照,整体趋势上看,牌照的价值是下降的。贷款发放、风险承担等核心环节只有持牌机构才可参与,从这个角度,只有持牌才能参与消费金融全链条服务,对于巨头而言,获取牌照仍是不二选择。
据了解,具备放贷资质的牌照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小贷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甚至融资租赁、保理等,不过,“从资金筹措渠道、杠杆率等角度来看,银行的牌照价值最高,消费金融的牌照价值次之,相应的,消费金融牌照的申请门槛也远高于小贷公司等其他小牌照。”薛洪言表示。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持牌系消费金融发展也出现分化。目前,27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九成为“银行系”。2017年业绩显示,19家披露经营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有5家亏损,亏损占比高达26%。而中银消费、捷信和招联消费三家巨头净利润破了10亿元大关,分别为13.75亿元、10.22亿元和11.89亿元。为进一步扩展业务,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更是展开增资竞备赛。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已有6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完成增资,马上消费金融更是连续三年增资,目前其注册资本已达到40亿元,成为继捷信消费金融后注册资本第二大的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
对于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状况,薛洪言指出,消费金融牌照试点8年以来,行业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蜕变,与之相应的是获客模式、风控模式、发展思路等均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批适应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后来者居上,而多数尚未适应新模式的持牌机构,要么发展步入困局,频吃罚单,要么则沦为资金管道,丧失了核心竞争力。
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在快速扩张之后,持牌消金机构违规情况多发,风险涌现。从罚单类型来看,包括信贷管理不审慎并形成风险;在办理贷款业务的时候收取“手续费”、“外访费”等各类额外费用;超出业务范围地通过ABS融资等。
对此,薛洪言认为,随着消费金融成为行业风口,参与者众多,竞争日趋激烈,牌照本身的壁垒效应快速下降,严监管下还面临非持牌机构的监管套利和不对称竞争问题,未来,持牌消费金融行业内部会加速分化,获客能力或成为决定机构竞争力的最核心因素。
来源: 北京商报 刘双霞

爱财经



- 情报 | B站被爆年底裁员;中公教育现2.92亿元折价大宗交易;中国银行元宇宙支付专利公布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恒大汽车公告称或有停产风险;中公教育回应考不过全额退款分十期;法拉第未来宣布FF 91将于3月30日开始生产
- 情报 | 威马车机App暂停服务;Mate 60系列供应商回应涨价;网易有道推出虚拟人口语教练Hi Echo
- 情报 | 京东七鲜长沙大悦城店宣布闭店;台积电或成全球最大半导体销售公司;乐视908件商标流拍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
- 情报 | 每日优鲜签署两份融资协议;爱奇艺旗下VR公司业务陷入停滞;蔚来手机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并交付
- 情报 | 恒大汽车达成复牌指引;苹果公司被评美国最糟糕雇主;特斯拉被曝成立秘密团队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