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ab拿下虚拟银行牌照,新业态模式待考
【摘要】从线上贷款业务跨界虚拟银行业务,WeLab是否具备开展全新业务的经验与能力,又能否将其发展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都有待观察。
文/时代财经 唐汪凯
第四张虚拟银行牌照由WeLab Holdings(下称“WeLab”)旗下子公司拿下。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消息称,金融管理专员已根据《银行业条例》向 Welab Digital Limited(下称“WDL”)授予银行牌照以经营虚拟银行,牌照并于当日生效。
作为首家独资获牌企业,WeLab 业务范围由线上贷款拓展至虚拟银行。而面对新兴业态,WeLab是否具备开展虚拟银行业务的经验与能力,又能否将其发展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有待观察。
展业仍需时日
据资料显示,WeLab Holdings是香港在线借贷平台Welend以及内地贷款平台我来贷的母公司。而Welab Digital Limited则是WeLab为开展虚拟银行而专门设立的子公司。
2018年8月,WeLab正式向香港金融管理局递交虚拟银行牌照申请,2019年1月,WeLab表示已收到监管通知,进入下一轮筛选程序。不过,在首批申请牌照的近30家企业中,WDL并未成为第一批获得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企业。
2019年3月27日,香港金管局向 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及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授予虚拟银行牌照,上述三家公司也成为首批拿下该牌照的企业。
尽管牌照到手,但距离虚拟银行展业仍需时日。众安在线表示,预计将在未来6至9个月内推出首批虚拟银行服务。WeLab方面也表示,“我们一直在组建团队和规划产品,预计6到9个月正式上线并推出首批服务。”
对于WDL将如何开展业务,WeLab创始人及CEO龙沛智介绍称,WeLab 虚拟银行将以提供个人零售金融服务为主,专注于个人零售金融业务,为香港市民提供全新的服务体验,进一步完善银行服务。
“虚拟银行是WeLab集团未来在香港市场的主要业务,集团将会加注人力等相关资源支持虚拟银行发展。目前公司特別为虚拟银行组建了新的团队,保证虚拟银行的顺利运营。” 龙沛智说。
管理团队方面,WeLab虚拟银行将由WeLab资深顾问陈家强出任董事局主席、梁永祥出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李家达出任执行董事兼替任行政总裁,而WeLab集团创始人兼行政总裁龙沛智则会出任WeLab虚拟银行非执行董事。
成长空间待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申请银行牌照,WeLab也曾于2018年7月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申请上市。但时隔半年,申请失效,上市计划再无下文。业内分析认为,WeLab之所以上市申请未能获得通过,主要是因为近年来网贷行业风险较大,监管趋严,相关标的上市前景不明,监管态度较为审慎。
根据招股书显示,从2015年到2017,WeLab总收入分别为215.6万美元,3033.2万美元、1.55亿美元。其中超过80%的收入来自于内地借贷平台我来贷。
或是出于对我来贷业绩过于依赖的担心,WeLab开始了新业务的拓展之路。2018年9月,WeLab与印尼公司PT Sedaya Multi Investama联合成立合资公司PT Astra WeLab Digital Arta,正式进军东南亚线上贷款业务。
至于此次从线上贷款业务跨界虚拟银行业务,WeLab是否具备开展全新业务的经验与能力,又能否将其发展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有待观察。
“Welab网贷、助贷类业务积累了在香港及其他市场的宝贵经验,创新理念和技术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助力未来虚拟银行贷款产品的设计、运营和风控等方面。”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称,“但同时,从其收入的各类占比来看,Welab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内地贷款相关业务上,香港本地可能更薄弱一些,再加上对存款、理财等其它银行可开展的业务也不曾涉足,在产品设计、获客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另一方面,虚拟银行属于新兴业态,发展成为成熟的商业模式还需要较长的成长周期。李万赋表示,虚拟银行在香港作为新事物,本身会有一个较长的业务探索和尝试阶段。而且香港传统金融业务比较发达,互联网金融业务环境较差,两者竞争比较激烈,虚拟银行要想在短期内快速成长有一定的难度。
“对标内地有着庞大流量客户和贷款产品微粒贷的微众银行,发展成熟也经历了2-3年的时间。Welab相比而言没有强大的零售网络和客户资源作为支撑,预计成长周期只会更长。但长期来看,虚拟银行本身不管是对Welab扩展新业务,还是对其原本的贷款业务,都有着非常正面的意义。” 李万赋说。